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西南端与越南接壤处,有一块古老神奇的红土地,一条汹涌澎湃的红色大河自西北向东南在哀牢丛山之间奔波。红河州这片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哈尼族、苗族、傣族等。10多种民族300多万人口。其中有能歌善舞的彝族。“假如没有改革开放,阿细人的彝家乐舞不可能走出哀牢大山!”一个纯粹由山寨农民组成的  相似文献   

2.
彝族,火的民族,火的子孙。崇火,尚火,恋火的彝族先民认为火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结。居住在四川西部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的150多万彝族人民,至今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在彝族的社会生活中,火有神性、灵性,具有某种神秘性和权威性,人们不仅敬畏它、祭祀它、崇奉它;同时,还借其神力驱除一切邪恶,助猎、助耕、助医、助战,火传承着历史、演绎着文化。  相似文献   

4.
彝族,中国四川西部一个崇拜火的民族。这里的彝族人口计150多万,他们居住在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彝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片有着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神奇传说的土地上,至今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他们祖祖辈辈崇火、尚火、恋火,认为火是生命的起点,火也是生命的终点。他们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  相似文献   

5.
彝族,中国四川西部一个崇拜火的民族.这里的彝族人口计150多万,他们居住在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彝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片有着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神奇传说的土地上,至今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他们祖祖辈辈崇火、尚火、恋火,认为火是生命的起点,火也是生命的终点.他们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  相似文献   

6.
伦理道德是关于人类社会善恶标准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彝族人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构建的一套伦理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且贯穿在彝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准则和规范。彝族古典文献是彝族古代社会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彝族古典文献中,蕴藏着许多值得珍视的彝族伦理道德思想。通过对彝族史诗、彝族毕摩经文、彝族谚语等彝族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深入解析背后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发现彝族伦理道德最大的特点是以家支为本位,归宿点是从家族利益出发的观点,并在彝族史诗、彝族谚语等彝族古典文献中得以印证。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媒体盛行的新媒体时代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新媒体高速便捷的信息交互优势推动了各类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普及,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被大量发掘。对于少数民族资源来讲,新媒体时代是一股强大的文化趋同冲击,也同样是一种良性的生存发展机遇,这些传统民族音乐在适应时代的同时又受到了互联网多元化音乐的影响,“生存”与“繁衍”成了如今民族音乐文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巍山县琢木郞村作为一座千年彝族古村落,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具有特点的音乐元素,彝族“打歌”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此,该文以大理巍山县琢木郞村作为考察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来探究当地民族音乐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石林大糯黑村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实践经验中发展成独具特色的"石头寨",堪称云南彝族地区的民族民居建筑中少数民族石板建筑的标本。作为特色旅游村寨,糯黑村有着浓郁的乡土景观文化特色,对其他民族地区开发传统旅游村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晓政 《文化交流》2008,(11):39-41
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9周年纪念日,适逢杭州孔庙复建工程落成,举行祭孔大典,重现了这一在杭州沉寂多年的古老祭祀大典。坐落在杭州市劳动路65号里的孔庙占地1.3万多平方米。国庆黄金  相似文献   

10.
彝族自古就有着自己独特的婚俗礼仪,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地区的彝族婚俗逐渐发生改变。本文分别对彝族婚配和恋爱、定亲和结婚礼仪进行分析。在现代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彝族的民族习性、信仰文化,同时也应该努力倡导一种文明合理的婚恋观念。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省,彝族是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也是典型的拜火民族,可以说,火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生命。随着历史的积淀,彝族有着深厚的火文化,基于此,本文以云南彝族为研究对象,对云南彝族的火塘文化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2.
过年是一个充分展示包括饮食、起居、服饰、祭祀、娱乐、礼仪、社交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节庆活动。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县松阳有一些完全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风俗。水南桥头村:除夕分岁吃年夜饭是过年的高潮。松阳人把吃年夜饭叫作"分岁"。在"分岁"的餐桌上,糕、米果、山粉丸是永远的大菜,离了这"老三样",也就不成其为松阳人的年夜饭。我外公外婆家住水南桥头村,这村做的糕和米果在松阳非常有名。松阳童谚云:"雪花飘飘,外婆炊糕,雪花浓浓,外  相似文献   

13.
三线建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政府在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建设运动。位于四川的三线建设项目多分布于彝族村落聚集地,伴随着三线建设者与当地彝族百姓的交往,外来的移民文化与彝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交融,尤其体现在饮食、服饰、风俗等方面,这些文化上的影响促进了彝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拉近了彝族和汉族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入新时代,彝族文化必将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大放异彩,谱写中华民族文化多层次、多样性的绚丽篇章。  相似文献   

14.
用祭祀的方式来缅怀先祖、纪念对民族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使之流芳千古,激励后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近几年,清明节在陕西黄陵县祭祀黄帝陵的活动已成为国家大典,对黄帝和祭祀文化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比较活跃的时期。4 月 4 日至 4 月 8 日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历史博物馆等研究机构的50多名学者,在西安和延安举行的“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反映了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一 祭祀黄帝是封建迷信吗黄帝是人不是神研讨中,一些学者对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黄帝观和黄帝祭祀观提出了不同…  相似文献   

15.
我省的瑶族主要分布在中越、中老边境一线,是云南13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之一。说来也巧,1992年,中老两国联合对边界进行勘定时,双方代表发现,位于我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曼腊彝族瑶族乡吗叭村瑶族农民李民忠家的草房,正好不偏不倚坐落在国境线上,成了名副其实的跨国人家。据说,当时曾让李  相似文献   

16.
这里依傍会稽山脉,三面环山;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艺术村、网红村、富裕村.这就是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云松自然村.只要您一进村口,就会听到村民演唱的带有浓厚绍兴特色的曲艺"莲花落",配合着满山茶田,给这个小村庄平添了几分宁静祥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绍兴有名的"上访村",村民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滞后,村容村貌脏乱差,违法建筑...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一位农村指导员的视角,提出了余姚市鹿亭乡晓云村的旅游资源特点是:集"红"、 "绿"、 "银"、 "古"于一体,由此提出了"四色"旅游振兴乡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乌蒙山区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走廊,是西南彝族主要聚居区。乌蒙山区的贵州海坪彝族文化小镇,在旅游开发中坚持民族文化元素为主体,按照“无中生有”“荟萃一堂”等原则,在海拔2 000 m左右的山顶建设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再造了彝族九重宫殿、支格阿鲁、希幕遮、六祖分支等神话景观,展示了彝族典籍和口传神话中的相关人物和神话内容,凸显了彝族文化元素,丰富了文化小镇的旅游业态,呈现出特色的彝族文化景观。该区域借助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旅游开发,带动区域各民族参与开发建设,实现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多元传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19.
道教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斋醮是道教祭祀仪式的名称 ,道教斋醮在世界宗教祭祀中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斋”、“醮”内涵的辨析 ,认为道教灵宝斋法、正一醮仪的产生 ,不同斋法、醮仪的配合使用 ,使道教具有完备的科仪格式。在道教兴盛发展的唐宋元明时期 ,斋醮仪式成为国家祭祀大典 ,并成为民间传统祭祀文化的主流。道教斋醮具有济度、祈禳的宗教功能 ,斋醮是道教思想的仪式化反映 ,它充分显示宗教仪式象征的特质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苑杰 《文化学刊》2010,(5):151-156
满族萨满教宫廷祭祀是满族萨满教上升为国家宗教形态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既有传世之经典,又有完整的祭祀体制,因此是我们全面和历史地认识满族萨满教的重要基点,也是我们今天辩证地看待中国北方民族民间信仰特点的重要依据。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对满族萨满教神灵和祭祀活动所做的分类性介绍,本文则是在这种基础上尝试着融入对满族宫廷萨满教信仰和祭祀主体的考察,希望能够对满族萨满教宫廷祭祀的性质及功用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