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活动背景 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搭建技巧.在一次游戏中,教师发现晨晨将雪花片拼成盔甲并尝试穿在身上,模仿电影中的超级英雄"钢铁侠".幼儿的这一自发的游戏行为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并进行了持续观察、指导与支持,重点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交流、合作和创新行为,以及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对材料的综合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教师当众点评幼儿是指教师在其他幼儿在场的情况下对当事幼儿的行为进行或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教师当众点评幼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班级的一般行为规范和具体活动规则.教师在当众点评幼儿时主要使用肯定性语言,使用的具体策略有被点评者与受影响者同一、被点评者与受影响者分化两种.教师当众点评幼儿可以有效规范幼儿的行为,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维持班级正常活动秩序,但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慎重选择当众点评幼儿的方式,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幼儿生理及心理尚处在发展阶段,其认知和行为具有显著的探索特征。而一些成人之所以常常发现、纠正幼儿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从成人的视角去评判幼儿的认知行为,其结果常常是扼杀了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鉴于此,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树立容忍孩子犯各式各样“错误”的理念。当然,“容错”并不是放纵,而是在发挥幼儿自身积极主动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当幼儿出现不当行为时,幼儿教师与家长们常常为怎么惩罚幼儿而苦恼.重了怕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轻了则担心没有效果,幼儿还会再犯错误.本文在此介绍一种名为"time-out"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第一反抗期的出现是幼儿的生理、心理成熟发育的必然结果,是幼儿发展行为品质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成长进步的标志.但大多数家长对幼儿第一反抗期特点、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幼儿教育的过分娇惯或粗暴的教育方式.由此,正视幼儿第一反抗期,家长应采用理解、完善或软处理教育策略,变幼儿的第一反抗期为第一发展加速期.  相似文献   

6.
夏雁 《教育导刊》2010,(1):64-6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赋予了保育员明确的角色定位:“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员应结合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教育,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幼儿健康发展。”可见,保育员同教师一样,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幼儿管理的实践中。管理者往往不重视保育员的工作,加上保育员工作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  相似文献   

7.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幼儿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为促进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要有创新实践的意识;需通过对游戏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支持与引导游戏过程;需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程做出具体调控,为幼儿赢得游戏活动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蒋桂丽  范宁宁 《教育》2022,(1):53-56
教师用叙事性的语言把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过程记录下来,即可形成游戏故事.游戏故事是幼儿学习过程的记录册,它能够反映幼儿游戏学习的整个过程.一般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实现对幼儿学习的观察、用于对幼儿学习的评价以及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从关注判断到关注欣赏,从关注课程到提供教育支持的过程,我们不断解决谁来评,怎么评,评...  相似文献   

9.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近二十年关于幼儿分享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相关的文献为基础,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方法、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现状、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幼儿分享行为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幼儿分享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李艳 《教育导刊》2005,(5):25-27
孩子是独特的,其行为也是各不相同的.面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表现,我们要做的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密切关注,尤其是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行业".幼儿的"问题行为",是指在幼儿身上存在的某些非常规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幼儿个案:小A,男,5周岁,幼儿园大班幼儿。两年前.父母到上海经商,将他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爷爷奶奶对他娇生惯养,致使小A从小就养成了不少的坏习惯。他经常与班上的小朋友闹矛盾,谦让行为不足,满口脏话,不明行为多;不讲卫生;没礼貌;口袋经常有钱,爱买零食;注意力不集中,行为习惯差。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来,“反抗行为”是一种消极性行为,但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看,“反抗行为”又是规范内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当幼儿屡屡出现“反抗行为”时,教师应该反思班级规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说谎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幼儿说谎的研究也由来已久.文章回顾了洛克和皮亚杰对幼儿说谎行为的研究,以及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分类,分析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并提出了矫正幼儿说谎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自私行为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派生出的行为偏差。幼儿的自私行为常出现于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中,是与人交往中的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因此成人要防止幼儿自私行为的产生,一旦幼儿出现自私行为,应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幼儿自私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行为的矫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通过多种活动,反复练习,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问题行为一般都可以在幼儿与成人的互动中找到关联性,家长对幼儿行为的不当反应强化了幼儿的问题行为,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影响了幼儿行为的发展。面对幼儿的问题行为,成人要接受幼儿的想法和情绪,设置合理界限;学会观察和适当介入,避免幼儿问题行为的恶性循环;倾听幼儿的心声,主动关注幼儿的需求;正确传递成人的感受与想法,给幼儿更多信任与自主权。  相似文献   

17.
陈欣生 《教育导刊》2006,(12):23-24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导”与“放”的尺度,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使美术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幼儿在各种美术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愉悦身心,完善人格,全面提高素质。一、正确理解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导”与“放”所谓“导”,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幼儿进行行为、情感态度上的引导和技能技巧的辅导。当幼儿学习兴趣不浓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当幼儿不能正确掌握技能时,教师给予指导;当幼儿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取事件取样法对100名大、中、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向同伴,极少指向教师;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教师通常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做出积极反应或消极反应;同伴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多做出积极反应,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帮助行为、安慰行为多做出中性反应.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未得到及时强化.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取事件取样法对100名大、中、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向同伴,极少指向教师;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教师通常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做出积极反应或消极反应;同伴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多做出积极反应,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帮助行为、安慰行为多做出中性反应。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未得到及时强化。  相似文献   

20.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它们的本质都是一种反映.但是情绪的特殊性在于它们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并且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形式的内心体验.情绪对幼儿行为动机、心理活动组织、个性形成及生长发育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影响幼儿情绪的因素对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物"作为幼儿的一种独特的交往对象,对幼儿的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