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海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必须要着重致力于政府职能改革,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对各级政府债务进行有效监控,并建立健全省各级财政的公共风险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2.
试论公共财政视域下的农村职业教育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分配模式。农村职业教育的受益"外部性"决定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资源供给不均衡,财权和事权不对称,教育经费供给渠道分散等诸多问题。要加强各级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必须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强化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实现事权和财权对称;统筹各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4.
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在公共经济学中,公共经济和公共财政是一对可以且经常互换的概念,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要从事任何形式的经济活动,政府部门总是要花钱的,要花,就要去酬钱。  相似文献   

5.
目前,社会各界在运用公共财政这个概念时,所指的涵义各不相同。本文拟从公共财政含义、是否建立公共财政以及构建框架等方面来分析它们的异同以及产生这种异同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就公共财政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再根据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构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拨款模式属于政府部门分散主导下的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体制,拨款渠道多元化,经常性科研财政拨款较少,竞争性经费配置不合理,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不科学。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科研真正的创新,必须明确高校科研公共产品属性,增加高校经常性科研拨款,合理配置竞争性拨款。  相似文献   

8.
郑新风 《莆田学院学报》2003,10(1):15-17,31
通过引入“原生性公共产品”和“制度性公共产品”这两个概念,阐析以外延性过大的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的公共财政理论并不能正确指导我国的公共财政实践。指出西方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分配活动。在这一分配活动中,公共支出是其完成环节。目前,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公共支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笔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与投资增长不协调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深入分析发现,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是这一问题产生的财政体制根源,所以,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我国当前来说,公共财政应该尽早退出竞争性的私人产品领域,转而加大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三农”问题、收入分配和就业问题的支持力度和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11.
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隐性税费负担沉重、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足、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的资金投入保障体制尚未建立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适度倾斜于农村的税收制度、建立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的资金投入保障体制、加大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投入规模、理顺财政管理体制、发挥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统筹西部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分割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城乡分割格局虽然主要不是因财税政策不当而产生的,但却大多与财税政策有关。西部地区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发展相对滞后,可借鉴东部经验,通过有效的财税政策调节,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3.
城乡二元分割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城乡分割格局虽然主要不是因财税政策不当而产生的,但却大多与财税政策有关。西部地区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发展相对滞后,可借鉴东部经验,通过有效的财税政策调节,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4.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地市区域则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平台。在我国,地市区域是一个重要、特殊且在发展阶段上具有多层次性的地域经济单元,从地市区域视角理清制约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塑造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措施,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下建设新农村运动已初上轨道,我国已经进入"工业支持和反哺农业、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单一制供给主体,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在税费改革后的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讨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构,从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特点和各供给主体的优势作用,构筑一体与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学习、模仿苏联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传统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存在一些弊端,如财政范围过大,预算编制内容较粗,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时间过短等。建国后,我国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建设阶段,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过多次的改革,但基本上都是围绕财政收入管理体制进行的改革。特别是1994年建立了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使财政收入管理逐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打破了财政统收的局面。尽管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已在多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架。本文借鉴西方国家的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结合我国的情况,论述今后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7.
农民负担沉重是中央政府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诱因;现行财政体制的弊端是造成农民负担沉重的根源;现行的财政体制不改革,农民负担就仍有反弹的压力.因此,农村税费改革的趋势必然是财政体制创新,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制,使农村税费改革彻底跳出“黄宗羲定律“怪圈.财政体制创新的内容包括: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按照事权范围合理划分财权;统一城乡税制;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业、农村与农民。针对目前“三农”现状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的内容、以及政府在促进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方面所应采取的扶持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