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2,(11):48-48
有两次我与打球擦肩而过。1968年初,在西安驻扎的二十一军乒乓球队招队员,找到了我。就快办妥时却黄了。因为当时部队没能西安的指标,要我把户口转到宝鸡市。当乒复员是哪儿来哪儿去,我怕将来还得办调动;再者我还做着上学梦。  相似文献   

2.
李辉 《围棋天地》2013,(22):110-110
三十年前,围棋热还没有兴起,电视转播也没有,更不要说围棋频道和视频了。我当时所听到的聂卫平谈围棋,是一没有影像,二没有声音,只有文字和棋谱,要用心去听的《聂卫平谈围棋》一书。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足球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但信虫之路却刚刚开始,这让我有一些后悔。以前觉得写信很难,要英语好,要找球队地址,要去邮局买航空信封等等。虽然经常看《天降信使》栏目,看到别人的收获也很羡慕,却迟迟没有下笔。如果说原来上学比较忙没有时间,那么现在工作了时间还算宽裕,我开始尝试写信了。  相似文献   

4.
我被美术界的朋友称做叛徒是有原因的。妻子问我:“你要棋还是要我?”随手是要付出代价的,学棋也是。我回答:“没有你日子还能过,没了棋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我总认为,职业棋手没有业余棋手的那种痴劲儿。一个业余棋手的实话实说在街上有个人和我打招呼,我怎么也没认出他是谁来。他说起十几年前,一次中日业余棋手交流赛上他给我记过谱。当时觉得和日本人比赛,任务艰巨,过于紧张竟没有看他一眼。我连忙道歉,因为当时他是慕我之名才自告奋勇给我作记录的,但我一下棋,就什么都放下了。这次邂逅却让我想起了很多快要忘了的事。我…  相似文献   

5.
老夫子其实并不老,才刚刚过三十岁生日。记得那年大学新生报到最后一天,送子上学的家长闹哄哄地陆续离去,我下铺有位大叔却一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斜靠在床上, 笃悠悠地看起书来。没想到后来竟和他做了四年的同学,此人便是老夫子。老夫子酷爱围棋,是我们班第一高手。当时班上同学会下围棋的不多.在他的发动和感召下,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围棋扫盲运动。我也是从那个时候才知道一颗子一般是有四口气的。老夫子喜欢看人下棋,更喜欢在旁边指指点点,在他跟里,天下最有意思的事  相似文献   

6.
宋斐 《乒乓世界》2005,(7):10-13
刘国正的解读 “四年前.我就知道网络上有人说‘嫁人就嫁刘国正’那句话了.当时我没上网去看。但是打完比赛,我的朋友告诉了我,我也不好说是什么感觉.当时小,更不可能有什么领悟。反正.我觉得每个人在他的生命中都会扮演一种角色吧.至少在打球中,我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可能就是让人放心吧。我感觉,关键是自己干什么事情都能坚持。和队友.朋友相处.我都是用一种随和的态度,大家和我开玩笑,我也不在意.没必要因为这些事较真儿。”  相似文献   

7.
孙海平指导谈训练(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教练员工作已整整20年了,如果从做运动员算起,接触田径项目有3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成功的地方,主要是后期,前些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确实也有很多的教训。可以说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在不断地找问题、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不断地加以总结和反思,发现了很多问题和值得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近几年,在训练观念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三个步骤来体现的:第一,是自己做运动员时的经历;第二,是从教过我的11位老师和教练员身上学到的东西;第三是自己做教练员后在对知识改造更新过程中得到的提高和升华。我做运动员时训练非常刻苦,经常是一天四练(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一周24次课,可成绩还是提不高,还总觉得练得不够,于是周日上午就再加一次课,一共练25次,训练的刻苦程度当时在上海队是出了名的。可结果是成绩却没有提高,当时在组里虽不是最差的,也是倒数几位的。不仅如此,还带来一身的伤病,到1978年就再也练不下去了,只好考入上海体院去上学。读了四年书,留校做了两年教师,1984年又回到上海队做教练员。过去写过一些关于训练的东西,现在看来只是当时的想法,不够成熟,当然也不是说现在的就都正确,有些东西还是在摸索、思考和完善中。今天主要讲一些对跨栏训练比较成功的地方和一些问题,都是  相似文献   

8.
刘树春 《武当》2004,(12):63-66
先师孙剑云先生仙逝已整整一年了,但我至今也不愿、不肯相信这会是真的,常常是电话铃响起时还下意识地想老师又有什么事在找我了,刹那之后才明白这已经是永远也不会再有的幸福与美好了,留给我的只能是苦涩和悲凉了。几十年的教诲栽培抚育之恩,再也没有机会做哪怕是点滴的回报了。屈指算来,从1968年我12岁那年开始受教于恩师膝下,到她去世,整整35年,从来没有超过一礼拜不见到老师的,每星期必去,平时她有事也总是找我,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从小随侍左右,使唤惯了,我也知道她的脾气习惯,办事对路,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也因为我是小车司机(当时还没有私家车),跑起来方便。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7,(1):32-33
多哈亚运会前,我并没想到自己要参加女团,女单、女双和混双四个项目的角逐,一开始的时候压力挺大,因为这样的话肯定特费精力、体力。其实,我也烦恼过,女队就我自己一人去兼四个项目,毕竟体力和精力肯定都不如年轻的运动员。赛前,我觉得各个方面的训练和准备强度都比以前更大,当时觉得一下子去打四个项目挺难的,  相似文献   

10.
难舍吃东湖     
瞿高兴 《钓鱼》2013,(10):44-45
医圣故里,湖北蕲春,有一处令钓鱼人流连忘返的神奇水域,那便是闻名遐迩的赤东湖。一直想去,一直没有寻到合适的机会,一拖再拖。直到看见钓友叶小四发的“昨天去蕲春钓了一天,手臂都快爽掉了”的微博,我又兴奋起来。“在哪儿钓得这么爽?”“赤东湖!还会去的!”“我也想去,有车位吗?”“你要去,没有位子也要留给你啊!”小四钓友这样的回复无疑让我久违的激情一下子进发出来,我开始兴奋,我要去j一定要去!我要去见见那让我朝思暮想的赤东湖!  相似文献   

11.
小包留言台     
夏天在不经意间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虽然很闷热但却是学生们的快乐时光,因为暑假也随之到来。记得小包上学的时候是很喜欢放暑假的,原因很多啊!首先可以把书本暂时抛到一边(当然是得在先完成暑假作业的前提下);其次,可以痛痛快快地吃冰淇淋,吃西瓜;第三,可以舒舒服服地去游泳(要注意安全,游泳馆是最佳的选择);第四,可以去爬山、  相似文献   

12.
记者:还能回忆起你最初写作时的一些情况吗? 卢劲:我最初喜欢足球是在1987年,当时中国队参加汉城奥运会的东亚区预赛,那场在东京与日本队的比赛,吸引我走进了足球。开始写足球文章,应该是在大约1992-1993年的时候,当时有一个父辈的好朋友,他也喜欢足球,他说既然你这么喜欢,为什么不用文字记录下来?当时也就自己写下些随笔式的足球文章,不过没有想过去投稿发表,它只是一种写作表达的冲动罢了。记者:足球在你的眼中是一种怎样与众不同的姿态? 卢劲:我觉得自己对足球的态度一直是一种“求道“的方式,我喜欢足球的过程美,喜欢欧洲足球中那种纯粹的美感,其中包括感性也包括理性之美,我对比分没有感觉,和过程比较起来,我觉得比分不过是一个臭皮囊。所以我肯定无法去买足彩、去赌球。这种对足球的美的追求,的确让我放弃过很多,因为生活必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你如果在足球中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那么必然要支付其中的机会成本。不过时至今日,我并不后悔(笑)。  相似文献   

13.
对过去的执教不满意 一年前,Heart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他选择和他的好朋友imp、Acorn在一起,为LGD效力.但Heart对自己过去一年多的执教并不满意,他说:"我能做更多,但是我没有做到,有一些遗憾." 《电子竞技》杂志:去年是你转型教练的第一年,当初为什么要转型教练? Heart:平时和LGD联系得比较多,而且imp和Acorn曾经是我的队友,当时看了LGD的一些比赛.我觉得如果我去LGD的话应该可以帮到很多忙.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7,(2):42-43
早得知要去奥地利俱乐部打球是在2006年8、9月份,当时是刘指导(刘国梁)和我说的。他说你和王皓去国外打一个俱乐部,是队里帮你签的,到欧洲去锻炼锻炼。当时我感觉很新鲜,也很高兴,因为队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派人去欧洲打俱乐部了,同时自己也好几年没出去比赛了,借此机会到欧洲去开阔眼界,这也是教练给的机会。此后,我还连续打了中国、日本,新加坡这几站公开赛,刘  相似文献   

15.
李春光 《武当》2009,(8):37-39
(接上期)四、自修 因为军列要为其它火车让道,所以走走停停,一天的路程用了两天一夜才到达天津。下火车上汽车一直拉到师直属新兵连,开始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新兵军事训练。新兵训练的课目我在上学时候就都训练过了,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难。训练结束门门优秀,在新兵连照样每天早起练拳,还时常给大家做表演。我被分到师直属汽车连。当时,我以为是叫我去开车,所以很高兴。到了汽车连后,修理所的所长把我领走了,其他新兵都去北京总后汽车大修厂学习去了。惟独把我留下来,给了我一套修理工具,叫我开始工作了。  相似文献   

16.
曹家凌 《乒乓世界》2012,(12):139-139
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对于乒乓球,我就已经不能自拔。尽管那时候用石板做球台,用木板做球拍,但每次我都是一打一整天,完全不知道疲倦。还记得我买的第一副球拍是两块木板。就是为了这10元钱的两块木板,我几乎花费了一年的积蓄。可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自从有了球拍之后,我天天都带着它去上学。每次一听到下课的铃声,我们几个小伙伴便马上跑到操场上去占领球台。我对于乒乓球的如痴如醉,爸爸看在眼里。他担心经常打球会影响我的学习。所以有一次趁我忘记带球拍去上学,爸爸就把它当柴火直接烧掉。  相似文献   

17.
球员日记     
终于有时间放松了。我想大家也一样,因为复活节刚开始! 今年我的迈阿密之旅结束予第四轮,可能大家会认为太早了点,捞率可以打得更好的。不过我打得已不错了,因为当时的大风让我没有机会制胜,根本找不到节奏,力气也使不上来,虽然技术上我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我想只有力气更大、击球更有力的人才可能赢得那样的比赛。  相似文献   

18.
乔红  王斌 《乒乓世界》2006,(12):82-83
我带彭陆洋已经四年了,刚开始她分到我这个组的时候,我主要带王楠,几乎所有的训练计划都围绕王楠进行的.彭陆洋只是跟着大家一起练,我并没有特别地抓她.当时我对她也没有太在意.在这种环境下.她练习了一年多的时间。今年在无锡的比赛她获得了单打冠军,这次的比赛她发挥了自身的技术水平,更让她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9.
史俊波 《收藏》2006,(10):146-146
我与《收藏》最初结缘是在1994年冬天,那时我还在廊坊市上学,因为家在县城里,所以每周周末都要回家。有次等车时,偶然在小书摊上看到一本《收藏》。由于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作为学生当时虽然有困难,还是下决心掏出4.20元买下了这本1994年第10期《收藏》。回家阅读了很多次。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全国兴起乒乓热的时候学打球的。1959年,容国团拿了世界冠军。当时我在太原铁四小上学,老师们喜欢打球,同学们就更喜欢了。太原的乒乓球基础好,省市都有专业队,出名的运动员有周兰荪、仇宝琴等。26届世乒赛后不久,1961年在太原市举办全国比赛,分赛场就在离我家只隔一条马路的 太原铁路体育馆。很难想象,那时球场的地面是三合土的。我在那儿看到了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韩玉珍等名将的精彩球艺。当时没有球星和追星族之说,但我的确把他们当偶像崇拜。我的梦产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