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面报道要吸引人,就要增强指导性和针对性;为了增强指导性和针对性,就要善于选角度、抓问题。一提抓问题,有的同志就感到和正面报道是对立的,认为既然是正面报道,就要回避问题,这其实是对“抓问题”的误解,把“问题”理解得太狭隘了。关于“问题”,《现代汉语词典》有4种解释:一是“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二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三是“关键、重要之点”,四是“事故或麻烦”。4种解释中,只有第4种和正面报道是对立的。正面报道并不排斥“抓问题”,不论对问题作“题目”、“矛盾”、“疑难”、“关键”等何种理解,正…  相似文献   

2.
党报以正面报道为主,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是“政治家办报”的必然要求。但近一个时期以来,尤其是在报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有些党报在宣传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认为“以正面报道为主报纸就不可能办得生动活泼”、“以正面报道为主报纸就没有‘卖点’,甚至直接影响到广告创收”,等等,有的甚至公然散布“政治家办报没有饭吃”的错误论调。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反映到版面上便是“四多”,即带“血”的新闻多(热衷于渲染凶杀、事故、灾害);带“色”的新闻多(色情与性充斥版面,不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越来越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传播正确信息、为政府实施措施、给百姓释疑解惑,起到了任何手段无法替代的舆论引导作用。如抗击“非典”报道、南丹特大透水事故报道等等。但是海宁“2·15”特大火灾的发生,对新闻媒体提出了如何做好农村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新的要求。由于这次火灾偶然性大、死亡率高、影响面广,而且发生过程简单,原因却很复杂,上牵动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下关系老百姓生命安全,对各媒体来说没有经验可借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笔者认为,从媒体的新闻职能与报道效果上看,还有必要从新闻原…  相似文献   

4.
随着舆论监督的加强,新闻官司也多起来了,湖北宜昌市最近就发生一起案子:三峡电视台、宜昌日报和三峡晚报,报道了8位勇士征服长江三峡的壮举,中央和外省新闻单位也纷纷转发,这完全是一篇正面报道,只是叙事中客观地提到了一游船从勇士身边冲过时,造成一死、一失踪的事故,并未涉及任何事故责任者。但该船所在的船务公司,还是以“报道失实”、“损害名誉权”为由把三家新闻单位和四名记者推上了被告  相似文献   

5.
增强趣味性     
正面报道大多是“硬”新闻,要使读对“硬”新闻感兴趣,不生厌,就要注意对“硬”新闻作“软”处理。增强正面报道的趣味性,就是“软”处理的办法之一。趣味性是可读性的主要元素,读对正面报道感不感兴趣,爱不爱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面报道中趣味性元素的含量。而要增强报道的趣味性,做到寓庄于谐,别具风采,情趣盎然,可以在报道的内容、情节、语言、结构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成昆线“3·2”事故,多亏了无线电对讲机现代化设备的作用,也感谢机车司机王玉伦一把闸停下了3115次货车,终于以1分钟的时间差和524米的距离差,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重大旅客伤亡事故的发生。现在,这次事故仅仅作为一次一般险性事故记录,存在于单位安全生产记录簿和有关文件、通报中,存在于一些受奖励、被处理的有关人员人事档案里。更多的人已经从震惊、激愤和不安的心绪中解脱了出来,淡漠了对这次事故的记忆。而我,报道这次事故的党  相似文献   

7.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地市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 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格调; 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 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其实,对“正面”和“负面”报道做如是的界定…  相似文献   

8.
一突发性事件对新闻记者是最富有挑战和刺激的,因为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8月5日下午1点25分,深圳清水河安贸危险品仓库发生大爆炸,用中央领导同志的话说:“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爆炸事故。”深圳城市建设速度, 被西方誉为“一夜城市”,这里又是中国改革开放处在最高层次之一的特区。当天晚上,全世界几大传媒及时报道了这次重大爆炸事件,但猜测“未经证实”的消息诸多。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如何“快速、准确、真实”地将这次世人瞩目的特大事故告诉读者?我是驻深圳的记者,深知报道这次突发性事件的分量。尽管如此,面对这场突发性事件,我先后共见报新  相似文献   

9.
“多从正面报道”——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我们的事业,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总是在发展,在前进。多从正面报道,反映了我们事业的本质和主流,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多从正面报道”的要求,其真理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多年来,在按这一要求报道的实践中我感到有的同志,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对“多从正面报道”的“多”字,在理解上似乎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0.
“多从正面报道”——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我们的事业,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总是在发展,在前进。多从正面报道,反映了我们事业的本质和主流,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多从正面报道”的要求,其真理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多年来,在按这一要求报道的实践中我感到有的同志、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对“多从正面报道”的“多”字,在理解上似乎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1.
孙为林 《新闻知识》2004,(12):13-14
长期以来,受对内宣传一定要“弘扬主旋律,坚持正面报道为主”这一方针的影响,对外宣传中正面报道占绝大多数,几乎没有负面报道。外国受众打开中国的外宣电视,或翻开中国的外宣刊物,所感到的是中国无时无刻不是形势一片大好。这没有完全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没有完全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好心干坏事”的现象在生活中时常碰到,而在新闻宣传中也时常出现,本来是从正面去报道一件事情,结果却产生了负面影响,背离了初衷。也就是说,正面报道没有起到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一欲跳楼妇女被成功解救》这篇报道,可说是类似报道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3.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题目来看是对立的,但从内容上看,所引论点、论据却基本相同,只是各自作了不同的发挥。前者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问题就出在没有注意上述三个“分开”。  相似文献   

14.
表扬与批评是统一体的两部分,合二为一成为有机统一体:新闻的正确报道,这是作对“正面报道”“批评报道”的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D301次和D3115次动车发生追尾,造成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初步调查表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暴露出诸多问题,这是一起不该发生、且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面对这次事故,媒体及时报道事件进展,大胆质疑事故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故事性上下功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 《军事记者》2005,(7):10-10
让正面报道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然而正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可读性不强、不贴近受众的问题。笔认为,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报道缺乏故事性。由于没有用故事手段“包装”,不少正面报道显得概念化,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导致了受众对正面报道的疏远。  相似文献   

17.
“正面宣传为主”是近年来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工作方针,正面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报道。但是不可忽视不少正面报道并未获得理想效果,有的甚至引起受众反感,因而正面报道中的负面效应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史占旗 《传媒》2002,(2):25
今年夏季,撞车、沉船、瓦斯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发生了,记者在报道时应实事求是,不应渲染,也不应掩盖,更不应在事故报道中玩弄文字游戏,否则不利于吸取教训,不利于改进工作。在事故报道中有以下三种不得体之处。 其一,关于“领导重视”。有的记者在写报道时,总喜欢用一种老套子,不管什么内容,总是写“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等等。在事故报道中,有的记者也忘不了“领导重视”一词。诸如领导亲临现场,领导连夜赶到,领导亲自部署云云。 在自己领导的辖区内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19.
王玉婷 《青年记者》2007,(12):86-86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主格调;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事件对新闻记者是最富有挑战和刺激的,因为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8月5日下午1点25分,深圳清水河安贸危险品仓库发生大爆炸,用中央领导同志的话说:“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爆炸事故。”深圳城市建设速度,被西方誉为“一夜城市”,这里又是中国改革开放处在最高层次之一的特区。当天晚上,全世界几大传媒及时报道了这次重大爆炸事件,但猜测“未经证实”的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