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凤阳县野生白头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记录凤阳野生白头翁的植物形态、生长期发育规律、繁殖性能。分析野生白头翁分布区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总结了凤阳地区野生白头翁的生物学特性。为中药白头翁野生驯化、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6,(3):74-76
大黑山野生中药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包括白头翁和朝鲜白头翁,经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未发现有对其进行研究的报道,因此,为了开发和保护野生资源,课题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白头翁项下规定的测定的方法,以大黑山野生白头翁、朝鲜白头翁为供试品,以白头翁皂苷B4为对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头翁和朝鲜白头翁的浸出物含量分别为23.0%和20.5%;白头翁和朝鲜白头翁中的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分别为10.2%和9.2%。证明大黑山野生白头翁、朝鲜白头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版)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凤阳民歌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体弱化、客体分化、环境巨变等问题,指出了凤阳民歌传播过程中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凤阳民歌传播中线上线下结合的新举措.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凤阳民歌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凤阳民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明初,在朱元璋的诏令下,全国数十万民众徙居凤阳,其中,有十多位当时一流的文人.他们用诗文真实记录了这次移民经过,以及在凤阳的生活和情感.本文从相关的几个概念界定、明初移居凤阳文人述略、明初凤阳移民诗歌述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5.
明朝初年,凤阳因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一跃而成为皖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淮河流域的首府,城市地位明显提高.成化元年,在凤阳设立钞关,包括正阳、临淮二关.因居于水陆交通要道,二关迅速成为皖北地区的交通与商业中心,其在交通与商业上的地位超过当时的凤阳城.清代,颍州设府,打破了凤阳府“独霸”皖北的格局,给凤阳城市的政治地位带来挑战.入民国,津浦铁路通车,蚌埠城市崛起,成为皖北地区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和商贸中心.这致使凤阳城市地位进一步下降,逐渐成为一个普通的县城.  相似文献   

6.
凤阳这个小地方,最初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多是因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其老家从一个小县升置凤阳府,视其为龙兴之地.她也曾成为南京的陪都,其历史地位显赫一时.但是凤阳府的设置,不仅仅限于这一个原因,当时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在明初政治军事社会形势还不稳定的时候,凤阳因其地理位置、凭借其地理形势,发挥着重要屏障作用.同时,这也是历史传统,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最终促成了凤阳在明初的地位.本文着重从凤阳府自身的环境特点和明初政府的设置两方面,来考察凤阳府设置的历史地理原因.  相似文献   

7.
朱元璋登基以后,为凤阳的发展作出了诸多努力,这其中饱含着他浓浓的故乡情结.他为凤阳所做的一切,确实给凤阳带来了短暂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出生地的记载,明清以来的地方志有凤阳、临濠、濠州、钟离、盱眙等说法.其中无论是钟离、临濠、濠州、临淮或者是钟离之东乡、濠之东乡均指凤阳,都说明朱元璋出生于凤阳,应该符合历史事实,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9.
明代王府音乐在凤阳民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弄清凤阳民歌传遍神州大地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对明代藩王与帝乡凤阳的关系研究和对朱权、朱载堉、朱宪火節等藩王的作品研究,揭示了王府音乐中的凤阳情结,阐述了王府音乐体制中的凤阳音乐文化渊源,论证了明代王府音乐在凤阳民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滁州学院学报》2021,(6):11-14
音乐口述史的蓬勃发展为凤阳民歌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此,首先介绍了音乐口述史的概念与方法,继而以凤阳民歌老艺人、媒体从业人员、政府工作人员、高校教师为采访对象,从音乐口述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凤阳民歌的艺术特征,并总结了凤阳民歌的发展问题,包括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音乐创新存在不足、传承方式单一守旧、目标受众持续减少,最后提出了凤阳民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野生蔬菜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野生蔬菜资源进行的野外调查与研究发现,全省现有习见野生蔬菜共67科180余种.结合加工方法、食用特性、利用价值,对河北省野生蔬菜资源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加强良种选育、改良加工工艺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洪湖十年野鸭捕获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1990年冬季调查了洪湖野鸭捕获量,捕获的野鸭有12种,其中种群相对密度大幅下降的有7种,占种数58.33%,密度上下波动的有5种,占种数41.67%,每年获野鸭总数量也明显向后下降,反映了洪湖野鸭资源衰退和越冬生态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3.
江西野生观赏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野生观赏植物过1018种,本文就江西野生观赏植物的特点,分类以及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园林部门发掘野生花卉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开封市野菜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查明开封市野菜植物有34科127种,并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家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张家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整理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有283种,隶属于85科,其中乔木64种,灌木57种,藤本40种,草本94种,蕨类植物25种,此外还有4种特殊竹类.按照生活型及园林应用价值对张家界野生观赏植物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初步评价了张家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与观赏价值,最后,对野生观赏植物在张家界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红山诸文化的经济结构、原始宗教信仰及民俗学、文字学等资料分析,红山文化玉雕龙造型的主根系应是雄性野猪,但野猪与猪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决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7.
云南石林县野生蔬菜种质资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独特,通过云南石林资源植物调查,呈现云南石林石灰山地区野生蔬菜种类多、分布广、营养价值高和利用率低等特点.研究云南石林野生蔬菜资源种质资源,对于当地野生蔬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地区几种主要的野生动物开发利用及其变迁过程进行探讨,认为历史时期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凉山地区野生动物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分布地域逐渐缩小,数量逐渐减少,但变化过程相当缓慢;人类的开发利用是造成凉山地区野生动物变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paper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effort of rethinking scientific literacy in a form that is appropriate for describing and theorizing its occurrence “in the wild,” that is, in the everyday world that we share with others (as opposed to testing situations in classrooms and laboratories). Consistent with our commitment to practice, we exemplify relevant theories of everyday cognition with a case study of scientific literacy in the wild. Accordingly, we conceive scientific literacy as situated, distributed, and dynamic. We use this case study as a touchstone for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n scientific literacy as it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past 50 years. Our review shows that sociocultural and 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etic models of knowing account for scientific literacy in the wild better than other theories. If the purpose of science education is to produce a scientifically literate citizenry, the question now can be asked what these models propose to frame school science and the possible trajectories that might lead to scientific literacy in the wild.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开发利用野生葛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葛食品加工技术现状,展望了葛的开发前景,并结合鄂东地区野生葛食品开发实际,介绍了几种野生葛食品深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