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整体感知1.导读:“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是呀,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妈有办法吗?齐读课题。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的什么办法传播种子?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然后小组交流。二、赏读悟趣1.导学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导学哪一节。过渡: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抽说时相机追问:(1)“降落伞”是什么样的?仔细看插图。这降落伞多美呀。有了它,蒲公英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板书:风力吹)…  相似文献   

2.
[预习课文] 一、读一读、想一想: 1、“我们”乘坐的汽车在怎样的公路上行进? 2、汽车陷进泥坑里去了,司机怎么说?这时遇上了什么人?什么物? 3、课文里哪些地方是描写美丽景色的?请把它画出来。 二、查一查,弄清下面生字、词的读法、词意。 坑 司 叹 悦 妇 招 绕 鼻 聪 示 感 睐 喷 乖 赞 三、通读课文,说一说: 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经过?通过这件事赞叹什么?颂扬了什么人的什么优秀品质? [初读课文] 一、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2、3自然段)。 ①汽车是怎样陷进泥坑里去的?司机他们能把汽车拉出来吗,为什么? ②课文里哪些地方写车难行,路难走?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8自然段)。 ①谁指挥小象把汽车拉出泥坑的,又怎样把汽车冲洗干净?  相似文献   

3.
[预习课文] 一、看图,想一想: 1、小公鸡和小鸭子有什么不同? 2、小公鸡吃什么?小鸭子吃什么? 二、看拼音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写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什么事? [初学课文] 一、看第一幅图,读第一段话,联系你看到的公鸡和鸭子,从下面几个方面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嘴的形状 头上的冠子 脚的形状 叫声 走路的样子 小公鸡 小鸭子 二、看第二幅图,读第二段话: 1、说说小公鸡怎样帮助小鸭子? 2、填空:第二自然段共——句话。 3、联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训练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知道植物的神奇,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2、学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怎样抓住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进行具体描述。 [预习课文] 一、读一读,说一说,查一查,做一做。 1、本文的作者是谁?你知道有关他的事吗?说给大家听听。 2、你见过爬山虎吗?把它的样子说给大家听听。 3、读读课文,查查带点字的意思。 空隙 漾起 叶柄 拂过 萎了 4、默读全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再填空。 这篇课文的第( )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第( )自然段写了和爬山虎的脚有关的内容。 二“、读一读课文,根据描述内容不同,给课文分成三段。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师:蒲公英娃娃是怎样离开妈妈的?生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纷纷出发。师:你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问题,可以。如果能把课文中的句子变成自己的话说一说就更好了。生2:蒲公英娃娃拿着妈妈给的降落伞,风一吹,它们就离开了妈妈。  相似文献   

6.
[教例]《妈妈的爱》师 :课文1~3节写了几件事 ,分别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生 :课文1~3节写了三件事。第一节讲炎热的夏夜妈妈为“我”扇扇子 ,第二节写凉凉的雨天妈妈为“我”撑伞 ,第三节讲生病的日子 ,妈妈抱“我”看病。师 :你说得很正确。同学们想一想 ,“我”把妈妈的爱分别比作什么?你能联系自己谈一谈吗?生 :作者把妈妈的爱比作清凉的风 ,他写得多好啊!我也有这种体会。去年暑假的一天 ,我去奶奶家玩 ,不知怎的 ,突然发高烧了。发高烧的时候是不能吹电风扇的 ,可我很热 ,妈妈就坐在我床边 ,轻轻地扇着扇子。妈妈的爱真的是清凉的风。…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复习生词,掌握生词的读音,复习“得”的读法。   2.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 2— 4节。   教学重难点:目标 2、 3。   教具准备:   灯片 3框,录音带一盒,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查词语:植物、知识、已经、旅行、准备、降落伞、许许多多、四海为家   2.查多音字“得”的读法,出示课后的三个句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我们家的猫》(第1自然段教学)教法(一):1.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出示中心句: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提问:“古怪”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相似文献   

9.
[片段]师:现在我们先看看在2、3、4自然段中,兔妈妈、小黑兔和小白兔都说了什么。从它们的话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呢?先读一读,再分学习小组讲一讲。(生自由读,小组交流。)师:先看妈妈的话(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在“最出色”和“最大”下面加点)。大家听,“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多亲切呀!妈妈是多么关心自己的孩子啊!大家读一读,读得亲切点。(生自由试读。)师:小黑兔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说的?生:小黑兔得意地说:“得了第一名。”(生做得意的动作。)师:(出示插图2,说图意)大家看画面,想像一下当时小黑兔和乌龟赛跑的情…  相似文献   

10.
教例:小蝌蚪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师:这两句话中,“迎”和“追”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迎”是“欢迎,迎接”的意思,“追”是“追赶”的意思。生:我有不同意见。“迎”在这里不是“欢迎,迎接”的意思,而是“赶上去”的意思。生:不对。如果“迎”是“赶上去”的意思,就可以换成“追”了。师:小朋友,我们读一读课文,看一看插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一下好吗?(教师适时的引导,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学生读课文,观察插图思考。课文的插图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师在…  相似文献   

11.
这里先向大家大略展示文质兼美的传统课文《桂林山水》的两种迥然相异的教法。教法一:1.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给课文分段,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3.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征?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4.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山水特点的?山美与水美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呢?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5.作者把桂林山水写得这么美,是为了说明什么?教法二:1.读通课文,知道课文大致的内容。2.品读课文,体味言语表达的精妙。(1)分别品读写“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语句,找出那些写得特别吸引人的句子,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而后…  相似文献   

12.
“透”出信念《海上日出》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想一想,“透”是什么意思?生:“走”的意思。生:“跑”的意思。生:“冲”的意思。生:“离开”的意思。教师出示一组句子:(1)太阳慢慢走出重围。(2)太阳慢慢跑出重围。(3)太阳慢慢冲出重围。(4)太阳慢慢离开重围。(5)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哪句写得好?为什么?生:第五句好。从“透”字可以看出太阳不是一下子离开黑云的。生:第五句好。从“透”字可以看出太阳不是很容易就离开黑云,黑云很厚,它…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情感目标:品读诗文,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2.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主线“送别”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李白是怎样送别好朋友孟浩然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来细细体味。二、学习1、2自然段,品味“不去触动…  相似文献   

14.
说说写写     
练习二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看图说话画面上,妈妈和孩子正在说什么呢?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快乐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它去请教啄木鸟。啄木鸟说:“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它去请教水牛。水牛说:“耕地最快乐。”它去请教小蜜蜂。小蜜蜂说:“采蜜最快乐。”咦?怎么3人说得都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段: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是“稀奇”的意思。(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  相似文献   

16.
[教例]苏教版第三册《夕阳真美》师:学了课文,谁知道“夕阳真美”是什么意思?生:是说夕阳的色彩美。生:是说傍晚的太阳下山时的景色确实美。师:对。说明你已读懂了课文。爷爷说“夕阳真美啊!”表达了爷爷对夕阳有怎样的感情呢?生:爷爷热爱美丽的夕阳。生:爷爷热爱夕阳映照下的壮丽景色。师:再想一想,谁知道“爷爷满面红光,望着奶奶说,‘夕阳真美啊!’”这句还有什么意思?生:……师:课文中写日落时的变化过程用了“它那圆圆的脸变红了”,“脸变得更红了”,“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等句子,这是把太阳当着什么来写的?生:是把太阳当着人来写的…  相似文献   

17.
1.Do you like doing the housework? Today he is making a machine. [问] do和make都有“做”的意思,它们有区别吗? [答] 有区别。do一般指“做”某件事,也可表示“做”某种工作,如做作业、练习、家务劳动等。make一般指“制作,制造”某样东西,含有创造性劳动的意思,如制作(造)蛋糕、风筝、机器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在自主语文实践活动中,读是最根本的学习手段,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每一篇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可安排3个层次:1.读一读,想一想,初知课文的大致内容;2.读一读,想一想,细嚼课文的内容意境;3.读一读,想一想,品味课  相似文献   

19.
张咏梅 《山东教育》2002,(13):31-32
(第一稿)教学目标:1.复习生词,掌握生词的读音,复习“得”的读法。2.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3.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4节。教学重难点:目标2、3教具准备:灯片2框,词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查词语:植物、知识、已经、旅行、准备、降落伞、许许多多、四海为家。2.查多音字“得”的读法,出示课后的三个句子。二、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2.谁能说一说?(板书蒲…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_1:老师,我不明白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先不忙着来解决,好吗?生_1:好。师: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雨把颜料送给了谁。(生认真阅读、思考,在课本上做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