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老年教育》2015,(2):37
1945年,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他,请总统谈谈连任的感想。罗斯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很客气地请这位记者吃了一块蛋糕。刚刚吃完,总统微笑着请他再吃一块,他觉得这是总统的诚意,盛情难却,就又吃了一块。当他再想请总统谈谈时,总统却又请他吃第三块,他有些受宠若惊了,虽然肚子里已不需要了,还是勉强地把它吃了。谁知罗斯福竟又说了一句:"请再吃一块吧!"这位记者赶忙一再申明,实在是  相似文献   

2.
1945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第4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他,请他谈谈这次连任的感想。罗斯福稍加沉思,并不回答,而是请这位记者吃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便十分高兴地吃了下去。接着,总统又请他吃第二块三明治,他觉得这是总统的恩赐,情不可却,又吃了下去。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虽然他已有饱胀之感,但还是勉强吃了下去。这时,罗斯福又  相似文献   

3.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第32任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请他再吃一片,记者仍觉得这是总统的恩赐,也就把它吃了。罗斯福  相似文献   

4.
《老年教育》2010,(11):39-39,51
1944年3月,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 一位记者为此采访罗斯福,问他对自己连任总统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先请记者吃下一大片三明治。记者顿时受宠若惊,很痛快地吃下去了。接着,罗斯福继续让他吃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记者虽然觉得肚子有些撑,但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 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下一站又下去了74人,上来69人;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回答:"小儿科!告诉你,车上还有——" "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列车一共停了多少车站."  相似文献   

6.
再爬一次     
从前,有个人捉到一只鳖(biē),很想把它煮了吃,却又怕别人说他不仁慈(réncí),连鳖都不放过。于是,他就烧了一锅开水,又在开水锅上架了一根很细的竹子做桥。他对那只鳖说:“如果你能够从这桥上爬过去,我就放你一条生路。”他等着鳖掉进水里被烫死,别人问起来就说是鳖自己不小心掉了进去,完全不关他的事。鳖明白这个人想用诡计(guǐjì)吃掉自己,但它还是费尽力气,小心翼翼(xiǎoxīnyìyì)地从竹子上爬了过去。这人见自己的计谋没有得逞(déchěng),又说:“啊,真不错,你能够爬过这座桥,真是太妙了!请再爬一次,我还想再看看。”可怜的鳖最…  相似文献   

7.
馋食的理由     
小儿三岁余。一日晚餐前,捏着一块巧克力似乎在自言自语道:“这块巧克力不能吃了,是等会儿给妈妈吃的。”不一会儿,他撕开了巧克力的包装纸,同时说着:“就吃一点点,其它的是留给妈妈吃的。”“一点点”一下就被他吃掉了。巧克力的香甜显然更强烈地诱惑着他,他又说了:“再吃一点点,就不能再吃了,要留给妈妈吃了。”半块巧克力又被他吃掉。终于,他想出了最后的理由:“大人是不喜欢吃糖的,我就吃掉算了。”他终于把本来打算留给妈妈的最后那点巧克力吞进了嘴里。我冷眼旁观了这一切,没有说一句话,但我已经很清楚地看到:“欲望”是怎么一步一步…  相似文献   

8.
今天晚餐有儿子最喜欢吃的风干火腿,看到剩下最后一块了,我就夹给了儿子,谁知儿子说:"妈妈,我已经吃了好几块了,好东西大家吃,这块您吃了吧。"我有点儿惊讶,要知道这可是儿子的最爱啊,他怎么不吃了?于是我故意逗他,夹起火腿咬了一口,说:"我吃一半,你吃另一半吧。"谁知他竟然一脸认真地摆摆手说:"妈妈,我已经吃饱了。"然后就走开了。  相似文献   

9.
一袋甘蔗     
正那天的语文课,当我把"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讲得十分尽兴时,我的目光瞥到了第七组最后一个同学身上。只见他两腮鼓鼓的,嘴唇轻微地一进一出,可以断定他在吃东西。唉,这个小泽,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不动声色地朝他走去,快要到他身旁时,我连忙布置学生自由朗读练习册上的句子,要求边读边判断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趁朗读声起,我弯下腰轻轻地对他说:"能把你吃的东西拿出来吗?"他脸红了,从抽屉里提出了一袋切成了小圆饼状的甘蔗。我又微笑着说:"能送给我吗?"他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0.
小熊数糖     
有一只小熊特别爱吃糖。那天熊妈妈刚买回五块糖,小熊就向妈妈张开了小手;“我要,我全要!”妈妈说:“不行,一天只能吃一块,糖吃多了,牙会疼的!”小熊说:“我知道,我只吃一块,剩下的我放在盒子里。”妈妈把糖给了他。小熊吃了一块糖,咂咂嘴,还想吃。可是又想,已经向妈妈保证过了,再吃,多不好意思啊。小熊自言自语:“我不吃,光看一看。”说着就把盒子打开了,用小手指头点着数:“一、二、三、四!对了,我还有四块糖。那,明天再吃一块,还有几块呢?”小熊给  相似文献   

11.
名人幽默     
总统保密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某日, 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 “你能保守秘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过生日,叔叔说:“我请你吃日本名菜。”我一听高兴极了。下午,叔叔拎回来一条活鱼,有一尺来长,身子胖胖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叔叔把鱼拿到厨房里,剖肚洗净之后,再用一块干净的布把鱼身上的水吸干,然后剥掉鱼皮,再把鱼肉从鱼身上削下来,切成了一块块指头大小的薄鱼片,整齐地码在盘子上。我好奇地说:“叔叔,这鱼没煮怎么能吃呀?”叔叔说:“这你就不懂了,这可是日本名菜‘沙希米’,我们叫生鱼片。”吃饭了,一家人瞪着这盘“生鱼片”,就是没人敢下手。叔叔一拍脑门说:“忘了忘了。”急忙从屋子里拿来一管“牙膏”,把绿中带黄的“牙膏”挤…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我和朋友谈起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我的朋友忽然又兴奋又吞吞吐吐地说:"唉,你的高中同学现在和我住一个寝室……他现在洗澡只用白水冲,不用肥皂和洗头膏的."他面露尴尬而为难的微笑,又说,"你和他比较熟.能不能稍微提腥他一下?他闻起来已经像一块儿不甚勤快的家庭主妇的厨房抹布了."  相似文献   

14.
将计就计     
吃点心时,小朋友们拿着动物饼干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而在吃的人却很少。我就将计就计说:“谁先吃完饼干,老师就请谁告诉大家,吃的是什么动物饼干。”这下小朋友们都赶紧吃起来。王宇飞小朋友第一个吃完,他说:“我吃了一头大象和两匹马。”我打趣道:“哟,你的肚子能装得下一头大象和两匹马吗?”他赶忙笑着更正:“我吃了一块大象饼干和两块马饼干。”短短的十几分钟,全班每个幼儿都发了言。将计就计,满足了小朋友们“想说话”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讲陶行知先生和三块糖的故事:有一个学生犯了错误,陶行知让他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拿出了一块糖,说:"为了表扬你按时到来,奖给你一块糖。"学生很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陶行知又拿出了一块糖,说:"为了表扬你的诚实,再奖励你一块糖",学生马上低下了头,最后,陶行知先生又拿出一块糖,说:"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再送你一块糖。  相似文献   

16.
职场幽默     
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某日,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 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当然能。”“那么” 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女儿悦悦: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你已经七岁了。可是,你小时候的事情仍然像电影一样经常浮现在我眼前。记得三岁前你一直不会自己吃饭,需要爸爸妈妈喂,有时喂你你也不好好吃。那时爸爸妈妈想尽了各种办法,但都收效甚微。那时给你吃消食片,特意给你做精美的饭菜,但你都不好好地吃。我记得当时有两种效果较好的方法,一是假装把勺子往前伸,说:"小鸟吃一口。"再把勺子放到你面前,说:"悦悦吃一口。"然后就成功把饭喂到你嘴里。另一种是爸爸扶着你往前走,嘴里念叨着:"找,  相似文献   

18.
隐性教育——有效的教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经读过一则讲述陶行之先生用四块糖果教育学生的故事:一天,育才小学校长陶行之在校园看到男孩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之来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陶行之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接着,陶行之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之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  相似文献   

19.
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聊的人说一些无聊的话题,让人不厌其烦,如何应对呢?请看一下妙招: △"这种东西你怎么吃得下去?" 对方问这句话,通常是你嘴里正吃着东西的时候,你可以把东西慢慢嚼完,咽下去了,然后回答他的话.  相似文献   

20.
幽默细菌     
《同学》2002,(4)
溶剂化学课上老师讲解溶剂与溶质的关系:“一定的溶剂只能溶解一定的溶质。比如说, 你吃了一碗饭,又吃了一碗,第三碗吃下去已经饱了,你还能吃下去吗?”有个学生问:“还有菜吗?”先见之明小约翰对他的同学说:“我妈真有先见之明呀!她说今天会下雨,叫我带上伞,你瞧,果然下雨了!”同学说:“我妈更有先见!她说:‘反正小约翰会带伞的,你就同他共伞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