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原名《新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五年第一期,曾刊载过李会典、和富兴二同志合写的《韩文公河阳人辨》一文。读后,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总觉有未尽善处。为了进一步搞清楚韩愈的真实籍贯,并使人们确信不疑,我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亲赴河南省孟县对韩愈的籍贯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属文以补李、和文章之不足,并对我国古代作家的籍贯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避讳趣谈     
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即“避讳”。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即“民风”,用“人风”代替“民风”,是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相似文献   

4.
避讳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避讳与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关系,分析避讳对中国古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避讳杂谈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说,北宋时有个州官叫田登,为人专制蛮横,非常忌讳别人触犯他的名讳,所以州内百姓说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就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所以举州皆呼“灯”为“火”。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依照惯例州城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贺,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准许百姓放灯。出告示的官员为“灯”与“登”同音而左右犯难,最后只能用“火”来代替“灯”,写成:“本州照例放火三日”。外地客商以为州府真要在城里放火三天,都争相离开这是非之地,本地百姓一见这个告示,无不气愤异常,…  相似文献   

6.
浅说避讳     
《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不用“民风”,而用“人风”。在封建社会里避讳是普遍的。所谓避讳就是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回避。《春秋公羊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避讳通常采用四种办法。一是“缺笔”,即缺一个字的最后一两笔。如,将宋赵匡胤写作匡胤;为避孔子的讳,将“丘”写作“丘”。二是“空字”,即用“某”或“□”来代替。如《文帝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某”指“启”,是汉景帝的名。三是“易字”,即改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如《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  相似文献   

7.
避讳漫话     
中国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权威和尊严,规定臣民子孙对君上、圣贤、尊长不得直呼、直书其名,凡与帝王、圣贤、父祖名字相同的人名、地名、职官名、书名、物名等,都得设法避开或用改字等办法代替,这种习俗就叫避讳。它利用汉字的特点来强化臣民子女对君父的人格依附,是封建宗法礼教、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等级制度在语言文字使用上的体  相似文献   

8.
避讳趣谈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尊亲、上司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必须用其他方法避开或代替,叫做避讳。古人把避孔、孟、周公、三皇五帝等先圣与当朝君主的名字叫做公讳;子孙避父母及尊亲的名子叫做家讳;下属避上司的名字叫做宪讳。  相似文献   

9.
趣话避讳     
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指的是修辞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来表述。常见于文学作品,用以描写各类人物。从古到今,死是人们特别避讳的。人们用了数十种同义的词语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常用的有亡、尽、  相似文献   

10.
趣话避讳     
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指的是修辞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来表述。常见于文学作品.用以描写各类人物。从古到今,死是人们特别避讳的。人们用了数十种同义的词语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常用的有“亡”、“尽”、  相似文献   

11.
避讳趣闻     
向明康 《初中生》2013,(16):14-15
悦读之前:旧俗迷信,新年时厅堂多贴上"童言无忌"四字,意指孩子说话不必忌讳,即使他们说了不吉利的话也无妨碍。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的话很可爱,或孩子说出的语言幽默生动,让人捧腹大笑。小孩天真,不懂人情世故,不知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说话当然便不知避讳。那么大人说话呢?  相似文献   

12.
封建时代,文人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不能照字直书,而要加以回避,这种手法就叫避讳。对皇帝名避讳,谓之“国讳”;对圣人名避讳,谓之“圣讳”;对尊长名避讳,谓之“家讳”。避讳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到清代更加完备。常用的避讳法有以下几种: (一)缺笔避讳法。例如: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将“世”字写成“(?)”、“民”字写成“(?)”;为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把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期是混乱的年代 ,战乱频仍 ,社会动荡 ,传统礼法遭到严重破坏。然而历代沿袭的避讳制度并没有被消弱 ,反而有所加强 ,甚至出现了避皇后讳、太子之讳。避讳的兴衰与皇权的兴衰有着本质的联系 ,这是研究避讳的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14.
韩愈     
正~~  相似文献   

15.
避讳略说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特有的现象。它是中国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和宗法制度的产物。辛亥革命前,人们对于皇帝及其祖、父、后妃等和自己家庭的祖先及尊长的名字,在说话或书写时,都要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示不敢、不能、不愿直接说出或写出的意思。全国都避讳的,称为“国讳”或“公讳”,全家都避讳的,称为“家讳”或“私讳”。 古代书籍中不少因避讳而将文字改易的,甚至改变前人的姓名、官名、书名、地名、物名、常语以及年号等等,还出现一改再改和回改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韩愈     
《中文自修》2007,(7):F0002-F0002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称;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被合称为“韩柳”。  相似文献   

17.
避讳,是中国古代史上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在世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即原来为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文字,一旦被当代皇帝用为名字,就被皇帝垄断专用,臣民不许使用及对其直称,而要用其他方法称呼,这就叫避讳,这种字叫“讳字”。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中说;“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  相似文献   

18.
避讳琐谈     
我们在阅读古籍时,往往会遇到文字上由于避讳带来的不少麻烦。避讳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尊严而搞的一套愚弄人民的把戏。即凡与帝王、圣贤、父祖等名字同字或同音的字都要回避,不得照字直书,要改用其它的字代替。否则,就是犯讳。轻则遭到非议,重则要去官或丧命。如北齐高祖欢的父亲名树生,一次朝臣辛子炎议论政事时,无意中把“署”字念成了“树”音,几乎被打死。又如清代江西的王锡侯献书时,因触犯了康熙、雍正等人的名讳,不但他自己掉了脑袋,而且还株连了一大批人,造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触讳惨案,使人不寒而栗!这种避讳的把戏,据现有文献记载,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几乎与整个封建社会共存亡。大约  相似文献   

19.
避讳与成语     
避讳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名目繁多,规定严格,影响深远。尤其是在古代语词的园地里制造了许多不必要麻烦。现在流传的成语中有不少打上了避讳的烙印。下面择其一、二说明之。  相似文献   

20.
请注意,避讳     
所谓避讳是指对于帝王和尊长不能直呼其名,比如某人的父亲名远送,你就不能当着他的面说恕不远送,他本人也不能说这句话。一般来说人名是两个字的避其中的一个就可以了,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宽容,他在世时规定只要不是“世民”这两个字连说,就不用避讳。这意思是说单一的世字,或者单一的民字都不用避。因此,在贞观年间,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照样叫民部,在人名中,虞世南,李世勣也不用因为有世字而改名。唐太宗去世之后,高宗李治即位伊始就下令天下避太宗皇帝的名讳,因而将民部改为户部,李世勣也改名李勣。如果帝王或者尊长的名字是单字,避讳就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