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山滑雪运动员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镇雄 《冰雪运动》2007,29(5):29-31
高山滑雪运动中,骨折性损伤时有发生,为了使运动员受伤后尽快恢复,通过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等方法探讨出高山滑雪运动员骨折后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等治疗骨折的3个基本原则。骨折的早期复位可使骨折修复顺利进行;合适有效的固定,可继续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对线,又可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转力和成角的活动。经过复位、固定后,就应该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这是骨折恢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提出具体的功能锻炼步骤及注意事项,为高山滑雪运动员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于斌 《体育师友》2006,(1):55-56
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损伤,叫做骨折,它是严重的运动损伤之一。在骨折后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 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骨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甚至出现骨畸形。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三个基本原则。骨折的早期复位可使骨折修复顺利进行;合适有效的固定,可继续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对线,又可以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转力和成角的活动。经过复位、固定后,就应该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这是骨折恢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有效地防止患侧肢体出现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骨折是大学生运动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它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预防和减少外伤性骨折的发生,本文对上海电力学院31例骨折病例的骨折原因、部位进行分析讨论,并对防范措施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骨折或关节脱位后能否做“312”? 答:在固定复位后可以做“312”。进行经络锻炼可以加快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因为只有经络气血通畅了,氧气和各种营养成分才能随血液循环到达损伤部位,同时损伤部位的组织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及有害物质能得以及时清除,下肢骨折患者不能进行下蹲运动。  相似文献   

5.
对如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采用手法整复、牵引或穿“丁”字鞋、中药内服外敷、手法按摩及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67例儿童严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整复治疗,认为骨折的尽早良好复位、合理的外固定和尽可能的缩短固定时间,肘部软组织损伤的及时有效处理,医生指导下的功能锻炼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解除固定后功能康复的综合治疗,可减少肱骨髁上骨折所引起的肘  相似文献   

7.
冬季是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高峰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骨折是常见病,冬季发生骨折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对老年人来讲,冬季骨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β-转化生长因子与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族具有多种功能的多肽生长因子,也是骨折愈合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概述了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以及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 :了解太极拳训练疗法与普通运动疗法对踝关节骨折后僵硬的康复治疗效果的区别 ,进一步探讨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太极拳训练对踝关节骨折后僵硬的康复治疗作用。研究方法 :将 40例踝关节骨折性质、程度、部位、复位方法及效果等基本相同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太极拳训练作为其功能康复手段的为A组 ,共 1 4例 :太极拳训练作为康复手段的为B组 ,共 1 3例 ;普通运动康复的为C组 ,共 1 3例。经不同方法康复治疗 3个月后 ,采用关节测角器测得伤踝康复后的活动度 (主要为背伸与跖屈的角度 ) ,通过统计学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研究结果 :A组的效果优于B组 (P <0 .0 5) ,B组的效果优于C组 (P <0 .0 5) ,A组与C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为了使踝关节骨折后的活动度得到充分恢复 ,关节不至僵化 ,中药熏洗配合太极拳训练同时进行是一种更好的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0.
腕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诊为腕关节软组织挫伤,贻误治疗。本文通过对运动员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观察与总结,认为正骨固定配合中药薰洗和功能锻炼治疗腕舟骨骨折效果最佳。对于运动员腕舟骨骨折的疗效判断采用患侧与健侧对比法,用关节运动幅度测量仪测量桡腕关节的运动幅度为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1.
刘盼盼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1):55-56,51
应力性骨折发病初期往往不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因而易被忽视,误诊率较高。如果应力性骨折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损伤程度的加重,会出现骨皮质断裂而发展为完全骨折。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应力性骨折的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应力性骨折的易发部位及防治进行了综述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为摸索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训练提供思维方法和实践体会。郑裕蒿在髌骨骨折后,通过10周的康复训练,恢复后1个月获得全国第十届运动会武术男子散打77.5kg级别的决赛权并在随后的决赛中荣获冠军。10周康复训练中主要采用肌力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耐力训练、神经肌肉本体感觉训练等一系列运动疗法,阶段性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制定一系列康复训练阶段性目标及预案。结果认为,骨折的康复训练计划以医学检查(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物理及传统治疗方法为前提,依据运动专项特点,制定阶段性个体化运动处方,会有效缩短伤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应力性骨折是运动性损伤的常见病,由于青少年特殊的解剖生理学特点使其较易发生应力性骨折,文章从应力性骨折发生的生物力学基础,应力性骨折易发部位的生物力学原理,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预防与治疗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使运动员及教练员能充分认识应力性骨折产生的原因,做到对应力性骨折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减少运动员的损伤,提高训练的质量,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武术发展中文化断裂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解析与反思。发现:中国武术在文化层面上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文化断裂现象,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发展极为不平衡、不顺接。认为:要走出瓶颈、摆脱困惑,实现中国武术从边缘走向文化的复兴,必须打破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竞技武术文化中二元对立的断裂思维僵局,接续武术的文化传统,实现武术的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对接和延续。  相似文献   

15.
骨与关节运动损伤及外伤性骨折,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疾病。x线检查又是骨折及关节脱位诊断的可靠方法之一,对于骨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临床实践,介绍了x线在运动员外伤性骨折诊断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运动性骨折是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的损伤症状。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往往把运动性骨折归结为外因——外力作用和内因——骨骼劳损作用的结果。而实际上,青少年运动性骨折还存在一个潜在的风险性原因——青少年骨质疏松症。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运动性骨折及青少年骨质疏松的论述,旨在引起人们正确分析青少年运动性骨折的内在原发原因,以加强对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运用国产气垫夹板对37例急性踝关节损伤进行了治疗效果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证实:国产气垫夹板对踝关节扭伤后所致的韧带损伤和稳定性骨折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踝关节气垫夹板固定时间相对较短,韧带拉伤平均18天,稳定性骨折平均31天;国产气垫夹板限制踝关节内翻和外翻,但不影响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运动,患者可进行早期关节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下肢应力性骨折在专业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较为常见,而在群众体育活动中没有外力作用下发生下肢应力性骨折非常罕见。本文通过一例中学生在训练中发生的下肢应力性骨折报告提示:在业余训练中应注意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制定适当的“运动处方”,训练场地符合安全训练要求,以免发生骨折等意外伤病。  相似文献   

19.
Bone is a dynamic tissue whose functional mass is controlled by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endocrine drive towards bone resorption and the mechanically‐engendered drive towards bone formation. Strain is the key intermediate variable between loading forces and bone remodelling. Anim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tatic loading of bone has no osteogenic effect; bone loss occurs as if there were no loading at all. However, dynamic loading, that is, cyclic change in internal strain, is strongly osteogenic, with relatively few cycles required for maximum effect. However, if a sufficient number of cycles is applied, repetitive loading can cause stress fractures. This number decreases as internal strains increase. Thus strain redistribution within bone, as caused by muscle fatigue or improper sports equipment,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fra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