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过许多教《水能溶解别的物体》的课,就教学中几个常见的问题议论如下: 1.涉及“溶解度”的问题 作食盐和砂在水中溶解、不溶解的实验,常常是砂子准备得多,这样就只好用等量的食盐,使食盐溶解达到饱和以后,有不少食盐颗粒因不能继续溶解而沉降到水底。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教师硬要学生说食盐都“化”了,看不见盐的颗粒了,这是不科学的态度。所以要按小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准备盐粒,即每100毫升水准备的盐粒应少于35克。  相似文献   

2.
课前,我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八个烧杯和八种需要鉴别的物体,按照使用的顺序,整齐地摆在各实验桌上。 上课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等量的砂、食盐在水中的不同反应,借以认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接着观察一粒灰锰氧在水中缓慢分解的现象,让学生对溶解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最后观察比较食盐溶液和灰锰氧溶液的共同点,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灰锰氧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溶解”概念的建立,要通过实验操作进行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进而通过想像,归纳形成“溶解”概念,又通过运用概念进行识别,加深学生对溶解概念的掌握。 在准备好了实验仪器(烧杯、搅拌棒、水槽等)和分组实验材料(食盐、高锰酸钾、砂子、白糖、碎石子、粘土、纯碱、小苏打、面粉等物)之后,我先抓了一小撮食盐,对学生说:“如果我把这一小撮食盐投入盛满水的烧杯里,然后用搅棒搅动,大家猜猜杯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就在学生猜测考虑的同时,我把食盐投入水杯然后搅动,学生们看到投入杯中的颗粒状的盐不见了,这时又问学生:“杯子里这时有没有食盐?”有的回答“没有。”有的回答“有。”我让学生说出各自的理由。回答“没有”的理由是:因为食盐在杯中不见了,我用搅棒蘸了一点杯中的水让学生尝尝,学生回答道:“水是咸的,证明水里有盐。”我  相似文献   

4.
初教“溶解”,我按教材的设计及教参书的建议进行教学,把食盐、高锰酸钾、砂分别放入水中,用小律搅动,让学生观察对比实验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食盐和高锰酸钾分散到水中去了,砂没有。但学生把白糖、碎石子、粘土、纯碱、石膏、小苏打、面粉等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搅动,进行观察后,却总是把“粘土”、“面粉”诸填在“溶解的物质”表格中。这说明学生对“溶解”没有真正理解。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通过分析学生实验情况,问题出在观察不细,对知识要点把握不准。实验中学生把食盐、高锰酸钾和砂分别放入水中,搅动后,食盐和…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六年制四年级自然第二册《水能溶解别的物体》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分组实验感知现象 1.先将一匙较粗的沙子(沙子必须掏尽泥土)放入有半杯水的烧杯内,然后用玻璃棒搅拌几下静置。一会儿看到沙子逐渐沉到杯底,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沙子在水中沉降出来了。 2.将一匙盐放入盛有半杯水(最好是温水)的烧杯内。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盐粒慢慢降入杯底,与此同时颗粒渐渐变小。接着用玻璃棒搅拌几下,只见盐粒随水在旋转中越来越小,最后逐渐消失在水中。使学生直观地观察盐在水中“化掉”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实验1、2发现,食盐在水中会“化掉”,沙子在水中会“沉淀”。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和“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这两个教学环节的时候,我采用了分别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沙子、面粉、食盐在水中有什么变化,再分别进行描述。用过滤的方法能不能把沙子、面粉、盐从水里分离出来的实验我也是采用了分别实验,分别观察的方法。可是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能够更加仔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说明本课主要有三个活动内容:“食盐在水里溶解了”、“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食盐在水里溶解了”第一个实验是将食盐和沙分别放进水中经搅拌以后观察比较,初步得出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相似文献   

8.
我们如何针对问题,结合科学探究各个阶段的教学来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呢?一、在假说活动中培养科学假说是对观察现象的一个假定性的解释或是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一个推测性回答,必定要有验证活动紧随其后。假说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说出对结果的猜想,更需要学生说清“如果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说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如《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学生先针对“面粉放在水中溶解吗?怎么证明?“”出现什么情况才能说明它是溶解或是不溶解呢?”展开假说,再进行实验,在汇报中出现了精彩的一幕: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你看,杯底没有面粉了,杯子里的…  相似文献   

9.
义务制新教材第六册的《溶解》一课,作为概念来说,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溶解现象的两大要点:①变成极小的微粒(即开始学生说的“看不见”,“化了”)②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如何让学生观察到这两个活动过程,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溶解”概念理解的深浅。故而,我在教学中没有依据教师用书的程序进行,而是在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中使之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时,我事先将食盐、沙和面粉等材料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做食盐和沙放入水中的实验,以巩固对溶解的认识。学生开始实验后,我发现很多小组提前把面粉放人了水中,而把食盐和沙与水的混合物放置在一边,没能进行很好的观察,倒是不停地把面粉放入水中进行搅拌,桌面上到处可见面粉。可见这个实验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新教材第六册的《溶解》一课,作为概念教学,学生理解是有难度的,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溶解现象的两大要点:①变成极小的微粒(即对学生说的“看不见”、“化了”的概括)②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如何使学生观察到这两个活动过程呢?我在教学中没有依据教师用书的程序进行,而是在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观察能力,使之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李鹏飞 《科学课》2008,(6):56-57
在教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时,我事先将食盐、沙和面粉等材料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做食盐和沙放入水中的实验,以巩固对溶解的认识。学生开始实验后,我发现很多小组提前把面粉放入了水中,而把食盐  相似文献   

13.
《水能溶解别的物体》这一课,要求指导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认识水有能溶解别的物体的性质,教材中有两组实验: 第一组:典型的不溶解——“沙子会逐渐沉到杯底”;典型的溶解——“把食盐放进水里,食盐却看不见了”;在前两项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灰锰氧的溶解过程,想象“溶解”是怎么一回事,把握溶解现象的共同特征,形成溶解概念。  相似文献   

14.
溶解的概念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化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第二层意思是均匀分散在水中;第三层意思是如果水份不减少,食盐和灰锰氧就不会自己沉降出来。 把食盐和灰锰氧放入水中不见了,第一层意思显而易见。 第二层意思是让学生观察食盐和灰锰氧溶液,但少参照物,学生难以得出“均匀”的概念,将搅拌好的鸡蛋放入水杯中,这时蛋花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悬在水中,让学生与食盐和灰锰氧溶液对比效果十分好。 第三层意思书中叙述的实验过程时间过长,显得不直观,我把它作  相似文献   

15.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变化非常感兴趣,喜欢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我们选择“有趣的溶解”为科学教育内容,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活动过程中,我们营造宽松的探究氛围,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以图示支持幼儿记录和梳理。让幼儿在游戏与动手操作活动中观察物质的变化,从而发展细致观察比较、运用简单符号记录以及大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实验过程与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戴艳霞 《科学课》2008,(2):45-45
教学目标1.对"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物质在水中是怎样变化的"展开观察、实验,学习运用猜测、对比实验、类比推想等方法来研究和解决问题。2.通过观察比较食盐、砂糖和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能够判断"溶解"和"不溶解"的不同,理解"溶解"这一变化现象的本质含义,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则不行",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一、制订计划缘于研究活动的需要1.创设问题情境,从实验观察中提出研究问题。教师在一杯水里连续加几勺食盐,提问:这样一直加下去,食盐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食盐能无限地溶解在这杯水里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溶解的初步认识,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提问:如果你认为不会,那么这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呢?学生进行猜测,回答各不相同。教师再提问:那怎么办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催生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起了学生强烈地探究冲动,为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制订计划就是“事先想”,“想好了再做”。有了问题,我们就得思考一下应具体做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18.
1 从观察能力着手 提高学生兴趣  观察能力是自然教学的基础 ,是学生直接参与对现实事物的有意感知 ,提高学生的这种目的性和科学性。例如 :我在教学自然课《溶解》一课时 ,先让学生把白糖放入有开水的杯子里 ,接着让学生观察杯子里还有没有白糖 ,学生立即行动起来 :“我看见白糖‘化了’” ;“我嘴里尝到了甜味”。我抓住时机提问 :白糖怎样“化了” ?“化”到哪里去了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认识到白糖在水里变成极小的看不见的颗粒 ,均匀分散在水中这个现象最后被学生总结出来 :“溶解”。2 加强学生对实…  相似文献   

19.
“溶解”的概念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象食盐和灰锰氧那样,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如果水分不减少,它就不会自己沉降出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如果就概念讲概念,上十岁的儿童一定难以理解,感到莫明其妙,摸不着“头脑”。那么,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起“溶解”的概念呢?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和沉浮现象,能够用语言和文字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针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初步感知,理解有关"沉浮"、"溶解"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