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大火中被毁灭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政府打算把这本书拍卖掉。由于大家都知道这本书的价值不大,没有人愿意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3个铜币的低价购得这本书。  相似文献   

2.
蓉蓉 《广西教育》2007,(10C):18-18
当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政府打算把这本书拍卖掉。由于大家都知道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没有人打算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3个铜币的低价购得这本书。  相似文献   

3.
孩子也是一本书,年轻的父母们既是这本书的辛劳编辑,也是这本书的忠实读者。要写好爸爸妈妈那本书,首先就必须读懂孩子这本书。善于从孩子这本书中,看到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正像农民知道庄稼该何时施肥、浇水、除虫一样。  相似文献   

4.
每个班级都是一本"书",这本书藏在同学们的脑海里,记忆里;这本书中记录着我们所遇到过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我时常会翻阅这本书,感受它给我带来的亲切和快乐。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一本书,是我们成人永远也读不完的一本书。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读好孩子这本书,读懂孩子这本书。只有读懂了孩子这本书,我们才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读懂孩子这本书呢?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接触《我是五好小公民》这本书挺偶然。那次,董老师拿着一本不厚的书走进班里。老师举起这本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小姑娘,站在宏伟的天安门前面,身后,花儿还在争奇斗妍地开放。再看城楼上的国徽,它像一只偌大的眼睛,注视着北京,注视着中国。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  相似文献   

7.
读《红岩》,学英雄,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走向生活的特殊的风景——记得是我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本书红遍了中国。邻居们在谈论这本书,老师同学们在讲这本书,刊物、报纸上在选登这本书的章节和改写的故事,电台里在播讲评论这本书,还有连环画。这本书里写到的江姐、许云峰,甚而至于叛徒甫志高,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孩子们还改编了歌词在唱:“叛徒甫志高……”这就是《红岩》。一部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第一版印了五万册,一  相似文献   

8.
页码与铅字     
问题:一本书的页码在印刷排版时要用1392个铅字,这本书有多少页?在这些页码中,铅字"1"共出现多少次?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要迅速、正确地  相似文献   

9.
曲线and音乐     
我把随身听的声音调至最小,开始写这篇作文。最小? 是的,最小。有声音吗? 没有。那为什么不关掉? ……有人注定一辈子读不懂一本书,对吗? 一本书? 是啊,一本书。不要以为我说的是“人生”这本书、“事业”这本书,“爱情”这本书等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小平同志的这一题词,现已收集在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本书中。笔者在学习这本书时,又重温了小平同志这一题词,感想甚多。在此,试就“三个面向”与高  相似文献   

11.
《走什么路》一书出版发行,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我代表国家教委党组来参加这个座谈会,对本书的作者和出版者表示祝贺,也表示感谢,因为你们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阵地,为史学的繁荣发展,也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开轩同志在他为这本书写的序中说,他衷心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和教育、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本书出版至今时间不长,但已经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思想理论战线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同志认为,这本书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鲜明地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观点明…  相似文献   

12.
旅程中,一定有一本书,放在我随身的背包里。就算在录像的空当也一样,总会有一本书,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好像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3.
据《钱江晚报》消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在一次给学生所做的文学讲座中,建议广大的学生:“要凭兴趣读书,不能完全凭功利去读书。”格非在讲座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的读书心得,他说他读每一本书,都会做读书笔记。“尽管多年之后这本书的内容我忘掉了,但只用十几分钟看看读书笔记,我就会明白这本书说的是什么,因为笔记记的是最重要的内容,看看读书笔记就等于把这本书重新翻了一遍。”他说他一直在用这种方法加强记忆。  相似文献   

14.
牛辉 《宣武教育》2008,(1):51-51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的确如此,每个孩子都是细腻的,多变的,敏感的,在他们的心灵中,充满着天真和幼稚,也充满着成长的渴望和不安……需要我们细心解读。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为了读懂学生这本书,我深人地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成长就是一本书,如果我们教师能真诚地激励学生,时时给学生一点掌声,有时不妨说点“糊涂话”,与学生之间多一些闲聊,多找学生生命中的亮点,让学生体验成功,那么这本书中一定会写满自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尤其是小学的班主任,该如何参透这本书,如何将这本书写得丰富多彩,也将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当我们翻开一本书,要在翻开的这本书里头寻找到什么呢?这个话题似乎要从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说起。当人生的这本书刚刚翻开,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在这本书里,我们又要寻找到什么呢?也许两者的答案有很多是相似的。翻开一本书,我们首先希望知道自己是谁,家乡在哪里,而世界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一、引入有一本书,人们说它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它已经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电影、唱片,甚至纸币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就是1943年出版的《小王子》。据说,这本书的印数仅次于《圣经》,迄今已发行了几亿册。我们应该记住这本书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一名空军飞行员,一生只迷恋飞行和写作这两件事。他的头像被印在法国的钞票和邮票上,以作为永久的纪念。二、交流读书印象1.今天我们要交流的是《小王子》这本书的第21节。希望通过这个片段的交流走近这本书,走近这部经典童话。2.谁愿意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分内容?3.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有…  相似文献   

18.
页码与铅字     
《初中生学习》2005,(5):22-22
问题:一本书的页码在印刷排版时要用1392个铅字,这本书有多少页?在这些页码中,铅字“1”共出现多少次?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要在翻开的这本书里头寻找到什么呢?这个话题似乎要从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说起。当人生的这本书刚刚翻开,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在这本书里,我们又要寻找到什么呢?也许两者的答案有很多是相似的。首先翻开一本书,我们希望知道自己是谁,我的家乡在哪里,而世界又在哪里。如果我不打开书,我会以为世界  相似文献   

20.
怎样学习     
刘易斯·卡罗尔在《科学漫步》一书中,对关于怎样学习这个问题,作了如下的论述: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要象蜻蜓点水似地一会儿看这本书,一会儿又看另一本书,以满足一种无价值的好奇心。这很可能导致你把书抛在一边,然后说:‘这本书对我来说是太难懂了!’这样就失去了在你的知识宝库中增添财富的良机。 (二)在你对书中已阅读的部分还未透彻理解之前,不要急于开始阅读新的段落或内容。不然的话,你越学越会感到束手无策,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