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魏永刚 《今传媒》2007,(12):6-8
以水为主题的一系列报道成为《经济日报》2006年报道中耀眼的一章.《科学发展看五湖》《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莫让雨水空流走》等等,这些报道紧扣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报道.其中最夺目的当属"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以其主题重大、写作精心而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水文章"的"开篇"则是"科学发展看五湖"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2.
《杭州日报》(下午版)8月24日发表了《河坊街果然有河》的新闻,报道了河坊街下水道工程中出露的一段古河道.  相似文献   

3.
伍菲 《传媒》2018,(2):38-40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在新闻传播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其实早已开启.2013年,美国甘内特集团旗下的《得梅因纪事报》勇于拓新,将虚拟现实与游戏元素结合,在其网站推出《丰收的变化》大型解释性报道.该报道推出后立即引来网友的围观和热议.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头盔厂商Oculus而引爆了VR技术市场,将虚拟现实技术推广至诸如军事、航天、电子游戏、现场直播、医疗健康、新闻传播等更多的领域.2015年,众多的国内外媒体机构开始在虚拟现实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并创作出很多优秀的VR视频作品.国外媒体如ABC开启了"ABC News VR"的服务,并推出了其第一篇虚拟现实报道《叙利亚之旅》,《纽约时报》则推出了VR新闻客户端"NYT VR",并相继制作出了《The Displaced》《Walking New York》《Vigils of Paris》等优秀作品.而国内媒体的尝试,如新华社的VR集锦《直击政协会议开幕前一小时》《西藏"萨嘎达瓦"》《VR体验极地快车》等,财新的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微纪录片《深圳的伤恸——"12·20"垮塌事故回眸》等力作,也对国内VR新闻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洋 《今传媒》2016,(1):91-92
在"6·1 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发生之后,《人民日报》在其报纸、微信和微博平台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它们在报道形式、报道来源、报道主题和报道基调上有着共同之处,也各有特点.总的来说,《人民日报》通过多元主题框架,多角度地来报道此次事件,其中的分配比例不均衡,报道基调是谨慎、客观、中立的.同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力求"闻达于诸侯"--《出版科学》的办刊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科学》是湖北省编辑学会主办的一份编辑出版学研究刊物.它创刊于1986年,但只试办了一期,后因故停刊.1993年湖北省编辑学会筹建成立,决定把《出版科学》复刊,作为学会的会刊.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在乌鲁木齐,当一名汉族女大学生遭遇歹徒抢劫时,19岁的维吾尔族打工青年艾尼·居买尔挺身保护,被歹徒刺成重伤。此事经《新疆法制报》持续强势报道后,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随后,中央媒体相继介入报道:6月1日,央视《东方之子》栏目对艾尼事迹作了专题报道;6月3日,央视名牌栏目《焦点访谈》报道了艾尼的事迹。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始终由《新疆法制报》来“领跑”,该报的系列报道因持续时间长、策划周密而广受好  相似文献   

7.
科学报道史视野中的《新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科学报道史的视野中来看, 《新青年》的科学观以及科学报道完成了由“技” 入“道”的质性转变。《新青年》的科学观是自 然科学法则作用下的社会科学观,是批判旧文 化、倡导新文化,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素质的 有力武器。目前,大量不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 的东西依然存在,公众科学素质相对较低,科学 启蒙任重道远,科学报道有待改进。《新青年》 的科学观及科学报道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0年7月21日,日本媒体制造出版社出版的《空想科学读本3》初版首印10万册,到9月10日,已是第4次印刷,发行27万册.《空想科学读本1》、《空想科学读本2》由宝岛社分别在1996年2月和1997年6月发行销售,合计发行突破100万册,成为很有人气的系列图书.在1998年,两种书又出版了"文库版".时隔3年,系列书为何还能再创销售神话?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0,(10):45
7月6日,《羊城晚报》和《今晚报》分别以《两岁小妞被家猪生吞》和《沧州两岁女孩竟被恶猪吞吃》为题载文,报道说沧州市某县辛店镇孟庄子村彭姓农家的两岁女孩竟被自家养的猪活活吃掉.  相似文献   

10.
《广西日报》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应在"构建和谐"报道中发出最强音,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服务中心突出重点增强引导力近几年,广西立足自身实际,从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出发,着力抓好科学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两个工作重点。围绕这些工作,《广西日报》突出重点,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报道内容,力求做深做透,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8月起,《衢州日报》强力推出一组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新农民"报道,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读者来信说,这些典型既反映了新农民的时代精神,又介绍了新农民的致富经验,鲜活生动,可读可信可学,为新时代的农民树立了榜样.这组报道能取得成功,与报社"让农民自己推荐学习典型",激活"三农"报道的做法分不开.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奖的颁发是年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盛典.尽管它关注的焦点是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涉及很多艰深的专业内容,但却受到普通百姓的热情关注.同时,诺贝尔奖报道是每年的重复性报道题材.因此,诺贝尔奖报道的得失分析对整个科技报道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了《科技日报》及《文汇报》关于诺贝尔奖的相关新闻报道作为个案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13.
《传媒》2000,(1):7
本刊讯《科学时报》受到新闻出版署的警告处分. 《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其《今日生活》专版内容格调不高,尤其是1999年9月11日的一篇报道,有些内容严重失实,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畅 《青年记者》2012,(10):30-32
几年前,我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批评了一些媒体关于农民工阿星杀人事件的报道(《忽视平衡意味着忽视社会责任——阿星事件一些媒体报道反思》),随后,我也看到了相关记者所写的采写经过介绍,感觉到有些职业原则、职业伦理方面的问题,需要继续讨论与思考. 其实,近年来,我们确实看到了一种新闻报道“采访手记化”的倾向,突出的表现,是记者的个人情感、评论充当了报道的主要内容,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多有情绪表达和议论,而不再将客观事实不动声色地描述给公众.  相似文献   

15.
宋淼 《传媒》2021,(12):69-71
新媒体的即时性特征给新闻报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闻报道如何在这样的语境下兼顾报道的速度与深度成为难点.作为《北京青年报》深度报道的官方公众号,"北青深一度"在长期的报道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兼顾了速度与深度,实现了提升速度、坚守深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陈天赐 《今传媒》2016,(1):93-9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以《广州日报》历届亚运会报道为内容分析文本,从中国新闻的改革发展视角来探寻其引导的嬗变路径.结果显示:《广州日报 》 亚运会报道导向沿着"锦标体育"——"生活体育"的路径发展,与中国新闻改革的路径和体育发展的轨迹相符,折射出中国体育和中国新闻业改革发展的节奏和变迁,并对《广州日报》日后的亚运会新闻报道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日报》坚持移动优先、强化融合传播,进一步探索全媒体报道方式,生产了一批融媒体报道精品,提高了主流舆论到达率,唱响了两会主旋律.其中,时政类脱口秀短视频节目——《两会TALKS》便是代表作之一. 截至全国两会闭幕,《两会TALKS》四集节目的全网点击量突破5000万次.其中,在"南方+"客户端的点击量超400万次;在秒拍、新浪微博的点击量超过400万次;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超过860万次,《南方日报》打造全国两会时政类脱口秀节目创新了全国两会报道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2017年5月以来,一股"车让人"的风潮在西安兴起,有效地缓解了人与车的矛盾,这股风的刮起缘于一个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的一系列报道.从报道行人乱穿马路到报道车让人,舆论导向的准确定位是这次报道成功的关键.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使这次"车让人"行动有了制度保障.全媒体参与和其他媒体介入,使这次报道有了广泛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9.
韩隽 《今传媒》2003,(3):49-50
2002年8月20日,陕西《华商报》独家报道了题为《家中看黄碟 民警上门查》的社会新闻稿件,稿件刊出后反响激烈,从8月下旬直至年底,有关此事件和后续事件报道,以及针对报道的各种质疑和评论在全国各类媒体上大量出现,主要报道这个事件的《华商报》记者江雪也因此获得了《南方周末》评选的  相似文献   

20.
刊登在《北京日报》2004年8月12日上的消息《小平夹克衫,感动三代人》一稿,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二等奖。这是在数十家中央、地方媒体共同报道《世纪伟人邓小平》展览时,记者童曙泉,经过深入扎实的采访后写成的一篇独家新闻。该报道见报后,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网站的专题报道、新浪网等门户网站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等转载;北京电视台等做了追踪报道。报道在读者中间产生了良好反响。中宣部新闻局负责人也提出了口头表扬。这篇作品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善用观察,成就佳作的经验。有人问科学家:“您的科学成果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