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妈妈,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孩子.在这么多、这么多的妈妈里,就有一个是属于我的妈妈. 在我们家,每当有好吃的食物时,我是第一个吃到的;有好玩的玩具时,我是第一个玩到的;有漂亮的衣服时,我是第一个穿到的;甚至连我家的快递包裹,也是我的最多.当然,这些都是妈妈买给我的,我在妈妈的心里,排第一.  相似文献   

2.
日前,在北京怀柔区进行的一次亲子教育试验,竟然让家长哭了。活动一开始,主持人让每个孩子和妈妈都戴上眼罩。在黑暗中,孩子通过触摸妈妈的手寻找自己的母亲。但是有5个孩子没有认出自己的妈妈,当他们把眼罩揭开后,妈妈和孩子全哭了。紧跟着又做了一个试验,孩子和妈妈都戴上眼罩,让妈妈找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妈妈通过触摸手都认出了自己孩子。而实际上,前一个试验中,那些能摸出妈妈的手的孩子,几乎都是妈妈感觉到是自己孩子的手,然后给他们暗示的。为什么孩子没有顺利找到自己的妈妈,而妈妈能顺利找到孩子?亲子训练营的首席导师孙女士指出,这…  相似文献   

3.
妈妈的爱     
莹莹 《家长》2011,(Z2)
每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有对孩子的独特的爱!妈妈对我的爱是无私的,也是与众不同的。妈妈对我的爱是狠心的。别人的妈妈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长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可我的妈妈却狠下心来控制我的饮食。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哎呀,已经7点了,上班快要迟到了,可宝贝女儿却还在那边磨蹭磨蹭地穿她的小衣服。‘扬扬,来,妈妈给你穿,你穿得太慢了,妈妈上班都要迟到了!’”孩子心里话:原来妈妈嫌我衣服穿得慢,穿得不好,那我以后都不自己穿了,反正妈妈会帮我穿,就让她来穿好了。专家告诉您有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最好别人帮他做好。长此以往,孩子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呢?其实,没有生来就懒的孩子,孩子的许多惰性都是父母让他养成的。他们认为孩子的能力有限,让他自己做还不如自己代劳更方便,结果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所以,亲爱…  相似文献   

5.
王晓泓  林晨 《家庭教育》2005,(9B):32-33
经常听到有些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担心这样下去,孩子长大了在社会上“吃不开”。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无论内向还是外向,他们一开都是天生的“人际大师”,就看你怎么培养!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北京怀柔区举行的一场亲子教育试验,竟然让家长全哭了。活动一开始,主持人让每个孩子和妈妈都戴上眼罩。在黑暗中,孩子通过触摸妈妈的手寻找自己的母亲。但是有五个孩子没有认出自己的妈妈.当他们把眼罩揭开后,妈妈和孩子全哭了。  相似文献   

7.
小组互助式学习是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互助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互助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王乙芸 《江苏教育》2007,(22):23-24
苏教版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选人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我不是最弱小的》,选人时对文字作了改动。我在进行这课的教学活动时,有学生质疑:“妈妈为什么不把雨衣给托利亚呢?托利亚也是她的孩子呀!”我认为这个问题紧扣课文中心.可以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对课文中心句——“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的理解和顿悟。基于以上考虑.我抓住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尽管托利亚和萨沙都是妈妈的孩子,但托利亚是姐姐.萨沙是弟弟,所以妈妈把雨衣给了更弱小的孩子——萨沙。学生的思考是建立在妈妈的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上进行的.托利亚和萨沙同是孩子,同是弱小的人,都需要爱护。但两个孩子也有强弱之别,所以妈妈才把雨衣给了萨沙。妈妈面对大雨,面对一件雨衣两个孩子内心所进行活动的描写被省略了。正是文中的这处空白,才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常常是老师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读的时候,双方都要发出能听到的声音,我们通常称之为“领读跟读”。这种读书方式每个人都经历过。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们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承担着抚养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心底里也希望能尽量早地教孩子读书。妈妈们过去跟着老师读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这种惯性思维也会延伸到教孩子读书上面,多数妈妈以为孩子只有跟着自己读,对孩子才有帮助。当孩子处于月龄阶段,尚无语言能力(发音系统未长成熟)的时候,无法领读、跟读,妈妈就认为没办法教孩子读书;当孩子一岁多能够…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男孩12岁了。由于家里住房条件的限制,从小他就和爸爸、妈妈睡一个房间一张床。半年前,家里分了新房,这个孩子有了自己的房间。但是,孩子的妈妈不久就发现,这个孩子把妈妈的衣服如:上衣、裙子、袜子等铺在床单的下面。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是为了把衣服压平整一些。而且他有时还会在爸爸妈妈睡着了以后,溜进他们的房间看他妈妈。妈妈发现这样的情况后很担心,不知道孩子怎么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因此,我们请专家予以解答。为什么12岁的男孩把妈妈的衣服铺在自己的床上?是出于什么心理,他有时会偷偷到母亲的…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诗这样写到:“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这说明,在对待孩子时要坚持民主平等,要充分理解、信任、尊重孩子。 记得儿子亮亮两岁多时的一天,我在阳台收叠衣服,儿子也在一旁忙着把衣服上的衣架取出来,还特别愉快地学我的样子叠衣服,一边叠—边不停地问:“妈妈,这件衣服是谁的?”我都态度很好地一一作答了。最后他拿着一件自己的小衣服又问  相似文献   

12.
五个妈妈     
我知道每个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自己的孩子.我也知道每个妈妈都不一样,尤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简直是一个妈妈一个样. 奇奇是我的邻居,和我一样现在上五年级.每逢周末我们写完作业就在一起玩,有时我去她家,有时她来我家.我觉得奇奇妈妈是个非常要强的人.那天我和奇奇比赛背古诗,明明我朗诵的比奇奇流畅、有感情,可奇奇妈妈...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不断地成长,及时补充营养是每个爸爸、妈妈都在做的事情,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绝招,让我们把家长请到"父母茶座"聊聊给孩子增强营养的做法,一起来分享科学合理的营养观念和家庭营养餐。观点1保证奶制品的摄入。宝宝:高睿年龄:5岁妈妈:姚晓宁我的孩子今年5岁,我认为孩子的营养  相似文献   

14.
与周围的人比起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苦孩子。我的妈妈是一名普通工人,收入也很低。我平时穿的衣服绝大多数都是亲朋好友的孩子穿剩下的。我们一家两口住在一间低矮、潮湿而又光线不足的小屋里。我和妈妈俩人合用一张桌子,我在上面写作业,妈妈在上面切菜。为了保证我的学习,妈妈尽量给我创造比较安静的环境,但我们之间仍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常常是老师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读的时候,双方都要发出能听到的声音,我们通常称之为“领读跟读”。这种读书方式每个人都经历过。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们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承担着抚养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心底里也希望能尽量早地教孩子读书。 妈妈们过去跟着老师读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母婴世界》2014,(9):150-151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因为长大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而每个妈妈看着孩子长大后,既欢喜又忧愁。也许。妈妈会想,宝贝,你慢点长大,让妈妈跟上你的脚步。  相似文献   

17.
我看了许多写妈妈的书,书里的妈妈总是温柔体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把一切活儿都往自己身上揽,从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半点委屈。那母爱的光辉简直把太阳给比了下去。矛盾总是对立的。我的妈妈和书里的妈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对我一一说好听是严,说难听是残酷。记得六年级要毕业时,学习任务重得不可理喻,把我压得奄奄一息。家务事当然没空做了,特别是洗衣服,尽管从懂事起衣服便是自己洗的。但是,那是特殊情况,特殊情况要特别照顾嘛,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期间的衣服应该妈妈洗。可是第二天,我发现我的衣服还泡在水桶里。可能是妈妈没空洗吧,不急,今天还早呢,我安慰自己。第三天,我的衣服安然无恙,上面连妈妈的指纹也没有。不洗没关系,我还有一套衣服可换呢,看谁能拗到底。第四  相似文献   

18.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心理学家阿德勒带三个孩子初次去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笼面前时,一个孩子躲在他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地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所处的劣势,但他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掩饰了“自卑感”。生活中,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改进自己所处的地位,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它一定会使人采取某种行为来消除自己的这…  相似文献   

19.
每个孩子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他们有自己的七彩世界。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对万物有自己至真至纯的独特体验。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说出自己的话,让他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20.
晓刚上初一,最近就遇到了有生以来最烦的事.过去,他一直是听话的孩子,但是近来他对父母很反感,特别是妈妈.晓刚弄不清是自己变了还是妈妈变了,他只是觉得妈妈一天比一天烦人,老是婆婆妈妈唠唠叨叨的.她总是在自己最不想被人打扰的时候打扰自己——什么作业写完了没;衣服太薄了吧;书包准备好了吗……都是些小学生的事情,妈妈还来唠叨自己.为了避开妈妈,晓刚一到家就把自己锁在小屋里,谁也不让进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