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尽管目前对“好孩子”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界定与标准,但做家长的都会根据自己的体验,参照周围成功人士的模式,勾画出自己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最近由《知心姐姐》杂志完成的一项关于“父母与孩子沟通现状”的调查就显示了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在问及“您最满意自己孩子哪一点”时,表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04名父母回答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好孩子,要听话……”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到底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怎样确定好孩子的标准?在我们许多家长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您听有多少家长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听话教育”。听话教育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不错,孩子小,家长需要多加引导,教育孩子尊敬父母也是正理。孩子听话,往往懂事早,学…  相似文献   

3.
卢桂清 《广西教育》2008,(16):27-27
在我们许多家长、老师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听话”就是好孩子吗?好孩子就必须是听话的孩子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虽然孩子“听话”的习惯,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家长如果对孩子一味进行“听话教育”,  相似文献   

4.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好孩子;作为幼教老师,也都希望小朋友能成为一个好孩子。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呢?对此,家长和老师们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为了对好孩子的标准形成共识,本刊编辑部在即墨市机关实验幼儿园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孩子”的讨论。现将几位老师的发言稿编发如下。希望广大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都来关注这个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从而更好地认识、教育幼儿,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内容简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6.
何媛 《教师》2013,(31):40-41
思考一:什么是好孩子 我们心目中肯定都有这么一个标准: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要父母操心,不给父母学校找麻烦,学习好的就是好孩子.其实不然.难道不听话,偶尔给父母绘老师找点麻烦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吗?学习好的一定就是好孩子,而成绩不好的就一定不是好孩子吗?家长们,朋友们,我们目前理解的听话实际上就是顺从,家长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让干的事情坚决不干.  相似文献   

7.
在老师和父母眼里,有的孩子是属于“好孩子”范畴的。但是“好孩子”在孩子看来是 什么样的形象呢?孩子们自己评判“好孩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听听孩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位聪明、讲礼貌、成绩优秀的好孩子。而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仅仅只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或是耐心教导吗?当然不是!西方父母认为,要培养孩子培养成还孩子,就先要把家长培养成好家长。就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父母为了孩子是如何从自己做起的吧!第一课:把家庭教育放在首位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家长要做到这一点的确有点困难。但是西方好的父母总是会抽出时间来与教育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孩子是他们最重要的事。美国的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就把“FAMILYFIRST”(家庭第一)写在员工守…  相似文献   

9.
孩子要听父母的话,听教师的话,这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家庭中父母喜欢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好乖乖”,幼儿园里老师也偏爱那些“老老实实”听话的孩子。“乖孩子”成了“好孩子”的标准。然而一味地培养孩子的服从精神是教育不出好孩子的。为了达到培养“乖孩子”的目的,不少家长与老师往往对幼儿的服从行为给予过多的鼓励与肯定,例如只要听话就可以得到一个玩具或一朵小红花。这样做实际  相似文献   

10.
《父母必读》2013,(10):18-18
当“好孩子”很无趣,但是家长老师喜欢她;当“坏孩子”不仅有趣,还会赢得同伴的喜欢,可是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跟“坏孩子”玩儿……这个问题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会遇到呢?父母到底引导教育孩子要做一个听话的乖乖女还是小魔女呢,或许其实好坏都不重要?@父母必读杂志携手现代教育出版社@萤火虫绘本特邀@一慢二看(李一幔)老师,为大家送上微访谈“做一个小魔女or乖乖女”。  相似文献   

11.
学会做父母     
要让孩子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应当遵循科学的育儿原则,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改变评价孩子的标准。过去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众多家长都知道表扬自己的孩子,一开口就是“你真乖”“你真可爱”等,这看似表扬,实质是让孩子具备“遵从”的性格,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意识和能力的人。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一项调查对父母与孩子的“互爱”认同度做出了这样的“结果”:80%以上的家长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但只有30%的孩子予以“认同”,大多数孩子对家长的爱,不仅不觉得是爱,相反觉得“讨厌”。这个调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笔者一时还无法判断,但引起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到底应该是如何“模样”呢?有人说,你的档案在别人的心里,同样,父母的形象在于女的心里。当“我期望中的爸爸妈妈”这一既严肃又有趣的话题出现在一群中学生面前时,你想象他们俨然成为“考官”,对自己的父母“评头论足”时,会是一副什…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常听有些父母对人这样夸自己的孩子:“我们家孩子很乖。”或“我们家孩子不爱玩,光爱学习。”等诸如此类的话。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也经常会听到教师说:“老师最喜欢听话的小朋友了。”从这些不经意的话语中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好孩子的标准:听话、顺从、聪明、好学,绝大部分的教师和家长都毫无疑义地套用这种固定的标准来给孩子贴标签,很少有人会考虑到,从成人角度制定的这种评价指标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否在某些方面阻碍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一、“好孩子”容易形成性格偏差我们的教育在学术上和…  相似文献   

14.
万霞 《辅导员》2013,(3):45-46
由于工作竞争的压力.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如何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孩子心目中,我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理会,甚至为所欲为。在父母心目中,你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管,自己任劳任怨。孩子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恶性循环.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作为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家长和孩子建立起这种沟通.就从一年级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沟通形成一种习惯。第一阶段: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我发出"感恩与期盼"的倡议。请家长写出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最感人、能震撼孩子心灵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5.
“今天写字了吗?”“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了吗?”如果孩子说:“我们今天折纸了”或者说“我们今天玩游戏了!”家长心中就会埋怨学校,怎么老玩不学呢?有的家长就在家自己花时间教孩子学习。这些父母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做算术才是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将来才有出息。这就出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家长》杂志进行了一次“家长威信大调查”,结果表明: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正急速下滑。数据篇:家长威信呈现危机——喜欢父母的孩子不到5%在回答“你对父母所持的态度”时,6.62%的孩子惧怕父母,56.28%的孩子对父母很反感,13.13%的孩子对父母极度反感或痛恨,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只有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多数孩子不太在意父母的看法在回答“你在意谁对你的看法”时,超过50%的孩子选择同学或朋友,近30%的孩子选择老师,约15%的孩子选择父母,5%的孩子选择其他长辈。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其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周丽 《下一代》2011,(4):20-20
有次,笔者与一位朋友讨论有关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朋友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细细品味,的确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作为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之成为好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萧于 《家庭与家教》2006,(10):54-55
我们有一个儿子,今年十三岁,养尊处优惯了,心理非常脆弱: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就暴跳如雷;批评一句,就要反驳家长十句;刚刚把他从“掌心”放下就说家长冷落了他,不爱他;稍微延迟一下他的要求就四处告状(向爷爷、奶奶等),甚至以破坏家电家具相威胁;学习成绩不好还不让说,一说就骂人、赌气,甚至离家出走;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简直来了个大掉个,父母成了“孙子”,儿子成了“老子”。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四川家长李民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表面该指责的是孩子,实际该检讨的是家长自己。家长为人父母之初就没有摆好孩子的位置。若从小就把孩子当做家庭的普通…  相似文献   

19.
“做一个好孩子”是每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但是,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有的人认为乖巧听话是好孩子,有的则认为聪明能干的才是好孩子……新的时代赋予“好孩子”以新的内涵和衡量标准。请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愿望不仅只是为师者自己的美好设想,更不仅仅是每一位家长自己心目中独具匠心的蓝图,而应包含着受教育者个人特色的成长愿望。只有当这种“愿望”互相接近时才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才能演变为“成功的教育”。可现实呢,不论是为师者,还是为人父母者,心目中都有一整套构思雄伟的人才愿望,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出类拔萃的精英人士,却很少会顾及到孩子自己的愿望,让教育愿望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