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儿童灾难后心理应激状态下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了不同灾难下儿童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和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并对经历地震的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提出一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12地震给灾区群众特别是儿童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伤.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会阻碍儿童日后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发展,到成年期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本文介绍了儿童PTSD的症状表现、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干预策略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5.12”地震给灾区群众特别是儿童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伤。创伤后应激障碍会阻碍儿童日后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发展,到成年期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本文介绍了儿童PTSD的症状表现、预测因素、评估工具、干预策略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震、车祸等突发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幸存者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严重威胁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受灾儿童而言,PTSD更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识别汶川大地震中受灾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严重灾难事件发生时,会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沮丧、紧张、焦虑、恐惧等。研究表明,儿童期的精神创伤可引起诸多心理变化,到成年期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本文拟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概念(简称PTSD)、儿童PTSD的症状、表现及干预策略作阐述,以期促进遭受重大灾难事件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向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17项筛查问卷对舟曲县的5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在行为、焦虑和合群分量表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除躯体外貌和属性分量表与PTSD无显著性相关外,其余分量表均与PTSD总分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除智力与学校情况和躯体外貌与属性分量表在PTSD等级上无显著性差异外,总分和其余分量表得分在PTSD等级上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加强对自我意识各维度的关注与改变,将有益于PTSD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游戏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了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特点,指出其与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的差异。游戏治疗是适合儿童危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游戏治疗的基本方法。绘画、互说故事、玩偶游戏、棋类游戏等,及其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指出其与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的差异。心理剧疗法是团体疗法的一种,是适合儿童危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心理剧疗法的主要特点、具体实施步骤以及运用于治疗儿童创伤后应激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舟曲县5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591份。结果:女生在PCL-C量表上的平均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平均得分;在PTSD筛查阴性组,女生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平均分,且高于全体平均分;女生反复出现再体验、情感麻木回避与高警觉症状的严重程度都显著高于男生;自我意识量表总分和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四个分量表分在PTSD筛查阳性组和PTSD筛查阴性组得分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与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应激事件的发生,给校园的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也给大学生心理掀起了层层波澜。知识权威系统——干预治疗系统——跟踪支持系统三位一体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模式的构建,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应激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残疾儿童的游戏特征及基于游戏的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疾儿童干预的一个主要宗旨是帮助他们尽可能参与社会,游戏具有这方面的功能。成人应意识到残疾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的游戏特征,考虑到可以利用游戏干预残疾儿童,促使他们尽可能健康发展。基于游戏的干预策略包括:选择有效策略合理干预残疾儿童的游戏过程、创设适宜残疾儿童的游戏环境、开发适宜技术提高残疾儿童的游戏质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创伤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大地震,使灾区儿童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亦需重视心灵重建。本文介绍了创伤、心理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测量及各种干预策略,以期为灾区儿童健康心理素质的重塑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国外心理危机干预对我国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危机事件对儿童心理产生的危害不可估量,本文阐述了重大危机事件对儿童心理造成的影响,基于对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实践的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我国的灾害心理学的发展、完善和改进我国危机干预的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青少年肥胖不断增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进行干预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从干预理论、干预的内容及措施、干预的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了解其心理危机现状,是危机干预的第一步。通过对漳州地区高职院校1161名学生进行疫情一个月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为再次返校后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调查得出结论:PTSD占全体大学生的比例为2.41%,各年级大学生存在PTSD的比例介于2%-3%之间;PTSD在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不存在差异,但是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男生存在PTSD的比例高于女生;男生的症状普遍比女生的症状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莲荣  张明 《教育科学》2006,22(3):67-69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主要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信息搜集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等类型。本文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类型的产生原因和干预策略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展开。  相似文献   

17.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学习困难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在系统地分析学习困难儿童的神经心理、认知心理、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训练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策略。归因策略和认知监控策略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交恐怖症不仅会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影响其在校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生物性因素、社会性因素以及个人因素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交恐怖症的主要诱因。预防儿童和青少年社交恐怖症应当重视家庭的教育和引导,建立起学校、家庭和青少年儿童同伴三者间的反馈机制,引导儿童和青少年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为期两个月共八次的小组辅导活动对12名学前残疾儿童母亲进行干预,以考察小组干预对降低学前残疾儿童母亲亲职压力水平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组干预后亲职压力反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亲职压力反应总分及情绪症状、行为症状和精神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小组干预效果稳定;(2)小组干预对学前残疾儿童母亲的身体症状和心智症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