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才子佳人小说形象特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艺术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才子佳人形象存在着模范的或标准的与非模范的或非标准的两种类型。这两类形象各有着比较鲜明的性格特征,他们共同建构起一个琳琅满目的才子佳人形象群。从形象塑造的过程看,在才子佳人小说创作前期产生的形象多是模范的或标准的,而产生于创作后期的形象,其中非模范的或非标准的则有很明显的增加。才子佳人形象是中国小说形象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以后《红楼梦》等小说的形象塑造发生过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提出才子佳人说起源于唐传奇,定型于《西厢记》,孕育于《金瓶梅》为Gao失的人情小说,在明代中叶哲学思想,学思潮的呼唤下,终于形成并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3.
题壁诗、题扇诗、题帕诗在才子佳人小说中发挥着重要的叙事作用,通过分析作品,可以发现它们分别担当了小说线索、新情节的引子、情人相逢相认的关键职能。小说作者使用这三类诗歌进行布局构思,旨在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这三类诗歌的大量使用也体现着作者的刻意追求。  相似文献   

4.
与一般文学史书对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肯定了它们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才子佳人小说的题材渊源深远,并且在明末清初呈现出一种繁荣发展的趋势,追究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唐传奇、宋元话本、元杂剧等。但是作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的一种小说体裁形式,它的产生必然受到明代爱情传奇剧、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接受者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才子佳人是才子佳人小说中无可置疑的中心人物.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变幻着各自不同的面貌,大致经过了由专擅到多能,由被动到积极,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解读鲁迅对世情小说和人情小说的界定,在探究世情小说特质的同时,可证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是隶属于人情小说这一大概念下具有不同特质的两种小说类型,二者的关系是平行而非从属关系,世情小说更不是才子佳人小说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出现的一批写婚姻恋爱为主导的小说类型。它与以往的文学作品相比较体现出一些新的时代风貌,如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过去的批判精神,但作品在结局部分却又回到对传统的继承当中来。这些批判与继承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交错,相互联结,促使一种新的婚姻观产生。  相似文献   

9.
论才子佳人小说的心理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子佳人小说中大量而直接的心理描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从根本上说,它是明中叶以来高扬人的情感、个性、价值的社会思潮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反映,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才子佳人小说的心理描写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生动真实,细腻入微;动静结合,具有立体感;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才子佳人小说把人物内心世界作为自己重要的表现对象,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对《红楼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才子佳人小说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填补了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小说创作期间的空白,其内容以男女之间的婚姻爱情为主。才子佳人小说家在表达婚恋方面有所贡献,主要在于突破了封建传统婚姻观中的不合理处。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均依照鲁迅先生界定的概念及研究范围来研究才子佳人型小说,形成了研究范围相对狭小及论题不断重复的研究格局。本文尝试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及研究范围予以新的思考,希望能对才子佳人小说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小说中夹杂有大量的诗词,是古代通俗小说的一大特色。这除了有其积极的作用外,还存在着七大弊端,其原因则在于小说和诗词各自固有的特质间的差异和冲突所造成的不相容。  相似文献   

13.
流行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才女形象,易性乔装是才子佳人小说颂扬女子之才的一种特殊情节模式。借助这一情节,小说对女扮男装闯入男性世界中的女性进行了高颂扬。但是,小说在颂扬女子之才时却透露出男性优越这样一种基本意识,从根本上体现了作者的男权本位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易性乔装不过是女性一种暂时的僭越。  相似文献   

14.
"及第团圆"一解--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形成了"及第团圆"的结局模式.这种叙事模式的形成与古代中国人的惩恶扬善的道德追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化精神——“佳人”形象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佳人”形象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具体操作方式上 ,将其置于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演变历史中 ,加以纵向地比较与观照 ,从而分析“佳人”形象上所蕴含的近代式的文化精神 ,并进一步追寻这种文化精神在文学上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才子佳人小说属明清时期的一种创作流派。作为才子佳人小说的开山之作,《玉娇梨》这一才子书对后世才子佳人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叙事模式的视角出发,将《玉娇梨》与其他同类型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该小说在诗歌穿插、功能性人物设置及大团圆结局方面的叙事具有陌生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小说中经常出现"小人拨乱"这一情节,并且小说中的才子往往对小人的拨乱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而不会进行打击报复。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剧情设置的需要,同时也与作者的创作心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形成了"小人拨乱"的情节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与"患难见真情的社会生活信念"和"求奇求妙的创作原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情”的内涵与表现上,才子佳人小说更多地接受了《牡丹亭》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在写真情、写痴情、写对“知音”的期盼与追求的承继,以及“知音”标准和内涵更为具体丰富、由情理对立变为情理调和的新变。这种现象反映了明末“尊情”进步思想,古代文人心理结构,作家创作思想,时代特征以及《牡丹亭》之“情”自身的丰富性内涵对这种文学接受现象得以产生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是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在经学文学化过程中,文学不断从传统经学中汲取养料,直接影响着文学创作;经学通过文学的生动表达,拓展了经学本身发展的文化空间。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大量引用《诗经》"二南"的诗句,直接影响着小说的主题思想、语言艺术以及小说伦理的特殊指涉等,使小说在创作上呈现出强烈的经学化倾向。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经学化的原因复杂,一方面,时代变革过程中经学裂变对文化进行自我选择;另一方面,人们用文学的心态观照经学,在文学召唤中对经学做出了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