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鲁迅话)他们最少束缚,也最具追索精神。《科学大众》上介绍一位孩子历经追索而终成大器的故事:小时候,他跟着当教书先生的父亲到私塾上学。在上学的路上,他发现有几块小小的石头远离大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他每次经过这里都忍不住发问:“这是什么石头呢?”“普通的石头呗!”父亲答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谁知道呢?”父亲觉得问题提得太可笑了。后来他赴英国学习,并到阿尔卑斯山去考察现代冰川,学成回国,他带学生在太行山东麓又发现了孤零零的大石头。经过考察,他推断这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回到故…  相似文献   

2.
儿子放学回来哭了,对父亲说:“今天数学测试没及格!”父亲问道:“不会吧,你这个数学尖子生咋能没及格呢?是不是试题太难了?”儿子回答道:“不是,试题全是书上的习题,还有例题呢?”父亲听完,只是“吧嗒吧嗒”抽着烟,没有再吱声。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叫醒了儿子说:“孩子,昨晚下了一场大雪,爸爸带你逮兔子去!”儿子一听,高兴得一下子爬起来,父亲找来一些细铁丝,做了个兔套儿。等儿子穿戴好,就带着他顶着曙光深一脚浅一脚出发了。那是一条通往野猪岭的山路,雪很大,天也很朦胧,儿子每天上学都要走过,就是闭上眼睛都能…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孩子经常“说谎”。譬如,他拣到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他的父亲那儿。父亲听了,并不以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想象。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拣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发现这是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把这件事告诉  相似文献   

4.
陈莉萍  汪强 《师道》2003,(7):22-22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一枚怪异的石头,他就会对同学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报以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他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生气,只是暗中观察孩子是否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在说谎。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的拿着对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造的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却发现这只是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而已。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里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的一个什么都不会而又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让他到石头市场去卖,但不要真卖,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孩子回来后对院长说:“有不少人给了很高的价钱。”后来,院长又让他把石头分别拿到黄金市场和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价格又涨了10倍。但由于小男孩怎么都不肯卖,这块石头竞被传扬为“稀世珍宝”。孩子不解,问院长缘由。院长慢慢地说:“你不就像这石头一样吗?只要你看重自己,欣赏自己,你活着就有意义,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何田译我父亲是一名牧师。附近上学的孩子们常常抄近路穿过他的花园,把这里的花几乎摘了个精光。一天早晨,当孩子们正路过时,一个男孩问:“我能拿一枝花吗?”“你想要哪枝?”我父亲问,孩子选了最洁白的一枝郁金香。父亲继续说道:“它是你的花了,如果把...  相似文献   

7.
爱如白纸     
一位妈妈总爱在孩子面前历数他的缺点。一次,父亲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点,然后拿着纸问妈妈:“你看上面是什么?”妈妈不假思索地说:“黑点。”父亲再问,妈妈又说:“是黑点啊。”父亲说:“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一大块白纸吗?”妈妈听了若有所思,她明白了,从此以后,她不再当面数落孩子,孩子果然进步得飞快。其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天性未泯的孩子们呢?明白了这点儿,我们就应该认识到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只注意黑点,你眼中就是一个黑色的世界,如果你注意的是白纸,那你就有一个洁白、宁静…  相似文献   

8.
关于蘑菇的对话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很湿的地方吧?”爸爸:“对,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儿子:“……”(提示: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使蘑菇怎么样了呢?)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鸣”字问父亲:“爸爸,这个字读什么?”“鸟字。”父亲很肯定地说。“‘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父亲解释说:“……”(提示:父亲怎样回答“鸟”有“口”这个问题才能创出“笑”果呢?记住,别忘了要结合题目哟。)做好事父亲:“你今天做好事了没有?”儿子:“做了,爸,我和另外四个孩子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横过马路。”父亲:“为…  相似文献   

9.
最美的一觉     
包利民 《课外阅读》2006,(10):32-32
我读初中的时候,大哥早已辍学了,帮父亲去后山采石场拉石头。那时家里很穷,根本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于是大哥选择了放弃读书,他说“不如帮家里干活,把弟弟供出去!”  相似文献   

10.
父亲和孩子来到一堵墙跟前.父亲对孩子说:“给你10米的助跑,你敢不敢跳过去?”孩子用眼睛瞟了瞟那堵墙.回答说:“这么矮的一堵墙.没有一点问题。”于是孩子一跃而过。可他没有想到.墙那边是一条沟,他重重地摔在了沟里。孩子从沟里爬起来,愤愤地说“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父亲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过来一会儿.他们又顺着墙往前走了一段,父亲忽然停住,又对孩子说:“孩子.给你10米助跑.你敢不敢再跳过去?”孩子连忙说:“不行啊.我已经受伤了.脚还疼呢.再摔一下我哪里受得了。”  相似文献   

11.
《物理教学探讨》2009,(9):31-35
情景引入 趣味感知 一个秋天的夜晚,气温突然降低,第二天早上,小明起床后感到了一丝丝凉意,他穿上了比平时更厚的衣服去上学,路上,当他经过一个水塘时,他发现水塘里的水面上在冒着大量的白气,爱动脑筋的小明想:“水面上这么多白气,是不是水的温度比周围环境的温度高呢?”于是他走到水塘边,把手伸进水里试了一下,他吃惊的发现水暖暖的。温度显然比周围环境温度高了不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殷朝芹 《山东教育》2005,(26):55-56
“别耽误了人家的孩子!”这是父亲生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没有进过学校门的老农民对他当教师的儿子常常选诫的一句话。在父亲的心里,他始终认为庄户人家送孩子上学,就是要让教师把孩子教出个“样儿”来的,老师要是不好好教,是良心上讲不过去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很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的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在撒谎,而是认为孩子是在想像。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又捡到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发现这是一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他,…  相似文献   

14.
孩子磨蹭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父母们只好在后面不断扯着嗓子喊“快点儿”、“快点儿”,可无论怎么喊,始终不见效果,孩子还是不急不火,弄得父母也常常没辙。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笔者特别采访了一些家有“小磨蹭”的父母们,从他们那里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高招儿,也许这些办法会对您的孩子有用,不妨试一试。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案例:我儿子刚刚7岁,上学以后,我们发现他做什么事情都慢,让他刷牙,喊了五遍,回头一看,他还站在那里摆弄牙膏盖儿呐;洗脚也是,愣能洗半个小时;上厕所也能在里面玩一会儿;洗澡…  相似文献   

15.
奖状的力量     
英语老师找到我说.王老师.我给你提个要求:这学期期中总结的时候能不能发给于朋一张奖状?我笑道:“那哪可能呢?奖状又不是随便发的。于朋的表现你又不是不知道.除了调皮捣乱.他还能干什么?”英语老师说:“我看这孩子背功不错。这个要求是他昨天向我提的。他说自从你上次家访告了他的状,他爸妈就不让他上学了。  相似文献   

16.
无意中看到这么一则故事:有个孩子与他的父亲到海边游玩,一阵海水涌过,沙滩上留下许多被海水带上岸的小鱼。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小鱼在阳光下就要被晒死,孩子弯下腰把它们一条一条捡起来,扔回大海里。父亲说:“孩子,这么多鱼,你怎么捡得完呢?”孩子双手捧着一条小鱼对父亲说:“这么多鱼,我们可以不在乎,可是这条小鱼在乎啊!”说完,把捧着的小鱼放回了大海。看了这则故事,我感触颇深。我所带的一年4班有个叫小杰的小朋友,是个令每个任课教师都头疼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的小杰缺少母爱,他平时调皮捣蛋,爱说谎话,…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利用一堂体育课把两位学生留在教室里辅导他俩做作业,冯东明同学积极思考,认真进行计算,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我请教,在老师的耐心辅导下,他学得很好。而另一位李大强同学,脸上露出一副无奈的样子,他做作业一片糊涂,有时写错字。当晚,我将其学习情况告诉了他父亲。第二天.不见李大强同学上学,我急忙到他家里问个究竟?刚进门口,他父亲对我说:“老师不用来了。”“为什么”?“他无心上学,只记住打球,上学是没有用的。”他爸爸回答我。站在旁边的李大强眼泪横流,一边哭一边对我说:“老师.都是你害了我,爸爸不准我上学都是因为你。”我听后感到很愕然,难道我为他辅导功课有错吗?  相似文献   

18.
孩子为何说谎症状:一位父亲正在审问他的儿子。“老师说班里丢了一块钱,是不是你拿的?”孩子:(恐惧地看着父亲)“不,不是我。”父亲:(口气缓和,交待政策)“你只要说实话,我不打你。”孩子犹豫半天,终于下了决心:“是我。”父亲:(震惊,怒火万丈,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经常“说谎”。譬如捡到了一枚怪异的石头,他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他常会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外一种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但父亲没有批评他,只是暗中观察。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个古罗马造的硬币。”孩子的姐姐拿过来看,却发现这是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他,让他改掉那种令…  相似文献   

20.
晏红 《家庭教育》2007,(3S):16-16
有一位农夫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传来呼救声。他迅速跑过去,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男孩脱离了生命危险。两天以后.一位绅士来到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地前来以优厚的财礼予以报答。农夫却一再申明:“我不要报答.我不能因为做了一点事情就接受酬金。这是我应该做的。”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里.绅士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他上学了吗?”“没有。”“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让我们订个协议吧,请允许我提供条件让你的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鉴于绅士的诚心诚意.农夫只好答应了他的提议。绅士非常讲信誉.重承诺.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还供他到医学院上了大学。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英国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他于1928年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