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5):543-543
HHG与阿秒脉冲的产生是重要的前沿科学研究领域。阿秒脉冲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测超快电子动力学,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该领域最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获得尽可能短的高次谐波阿秒脉冲。为了动态补偿阿秒脉冲的固有啁啾,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徐至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86-187
上海光机所李儒新研究员承担的“强场超快科学前沿交叉研究”项目,于近期通过验收。该项目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主要是:(1)在强场超快激光物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方面。首次在实验上采用位相延迟优化的双色场驱动,演示了同时得到加宽和增强的高次谐波超连续谱发射,提出了脉冲宽度和强度可调的阿秒脉冲产生新原理;利用近年建成的飞秒拍瓦级激光装置,成功开展了超强超短激光与高密度、大尺寸异核氘代甲烷团簇的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郑颖辉博士长期从事超强超短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她负责完成的“阿秒脉冲的啁啾控制”成果于2013年获第八届“饶毓泰基础光学奖”二等奖,她本人2011年首批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当选2012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A类)。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分步傅立叶方法数值模拟皮秒脉冲在色散缓变单模光纤中的传输,计算和分析了初始啁啾时色散缓变光纤中皮秒脉冲的孤子效应压缩的影响.通过分析脉冲压缩比,最佳光纤长度,压缩后的脉冲峰值功率和脉冲压缩质量的变化,发现加入初始啁啾,能使皮秒脉冲得到更好的压缩.  相似文献   

5.
正阿秒相当于10的负18次方秒,是非常小的时间单位。如果宇宙的年龄是几百亿年,那么10的负18次方相当于其中的1秒。阿秒激光是指激光的持续时间只有阿秒的数量级,因此就可以通过阿秒脉冲控制阿秒时间尺度的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由于阿秒技术的重要性如同第一台激光器被制造一样,能够在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6.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项目批准号:11127901)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超强超短激光驱动尾波场加速产生高亮度高品质电子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论文"High-Brightness High-Energy Electron Beams from a 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or via Energy Chirp Control(通过能量啁啾控制的激光尾波场器加速获得高亮度高能电  相似文献   

7.
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实现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实现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关键,超强超快脉冲激光的获取是其重点研究与发展的技术领域.目前高功率激光系统中的皮秒输出主要依赖于啁啾脉冲放大系统(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脉冲压 缩 光 栅(Pulse Compression ...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描述半导体激光器动态特性的速率方程中引入温度的影响。借助半导体激光器等效电路模型,模拟仿真了温度对直调激光器P-I特性、频率响应特性、脉冲调制特性和啁啾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变分法研究WDM与OTDM复用系统中色散管理孤子各参数的动态演化行为,同时给出了在强、弱色散管理条件下,扰动系统的脉冲参数的统一解析表达式.通过这些方程组,就可以给出色散管理孤子的脉冲能量随传播距离的演化关系、孤子因扰动而产生的定时抖动大小以及色散管理强度大小对这种定时抖动的抑制关系,从而达到优化色散管理孤子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78-578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徐至展、李儒新研究组首次利用电离注入的全光驱动双尾波场级联电子加速器方案,成功实现了电子注入与电子加速的两个基本物理过程的分离与控制,实验获得了能量近GeV的准单能电子束和187GV/m的超高加速梯度等突破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超强超短激光的出现与迅猛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端物理条件与全新实验手段。激光脉冲峰值功率达到拍瓦(即PW,1015W,千万亿瓦)、脉冲宽度达到数十飞秒级(即fs,10-15s,千万亿分之一秒)的超强超短激光,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亮光源,能在实验室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超高能量密度、超强电磁场和超快时间尺度综合性极端物理条件,在原子分子物理、化学、材料科学、阿秒科学、等离子体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粒子物理、医学与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是国际科技竞争重大前沿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2.
物理科学     
<正>塞贝克效应驱动的自旋转移力矩一种新的物理机制显示,科学家可用热能来操控磁的形成。通常情况下,用电流通过磁层才能产生自旋转移力矩,他们现证明存在一种用强热流来产生自旋转移力矩的机制,这一机制主要由自旋依赖的塞贝克效应驱动。研究者用皮秒(万亿分之一秒)激光脉冲制造一种强超快热流,在纳米自旋器件中,自旋和热的耦合产生了新的物理现象,由热传输驱动的自旋转移力矩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操控局部磁化的新方法。《Nature Physics》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光纤光栅的光学特性,光敏光纤的制备方法等知识,针对啁啾型光纤光栅的特点,详细闸述了此类光栅的各种写入方法,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从耦合模理论出发,利用传输矩阵法求解耦合模方程,数值研究了光纤光栅双稳态开关特性,给出了输入输出特性的依赖关系曲线,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传输矩阵法在啁啾光纤光栅的非线性双稳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汽车电动转向器在助力转向过程中的响应带宽和响应精度,针对电动转向器中机械传动环节中存在的固有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控制器参数整定的前馈补偿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补偿系统固有误差,有效提高转向系统的动态响应。首先针对电动转向系统中的方向盘、车轮转向和电子控制子系统分别进行数学建模,确定驾驶员输入的转矩指令与电机助力特性及输出转向位移角度等的数学关系;其次,利用经典控制理论定量分析电动转向系统中输入转矩与输出位移间的代数关系;再次,针对系统固有误差提出一种基于参数整定的前馈控制器补偿策略,并研究补偿方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最后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所提算法的收敛特性,并通过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参数整定策略能够有效补偿电动转向系统固有误差,且补偿策略收敛特性良好,为补偿电动转向系统固有误差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3-663
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徐至展院士、程亚研究员,武汉物理与数学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柳晓军研究员,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陈京副研究员等合作,利用该重点实验室新近建成的可调谐中红外波段的超强超短激光平台,开展了强场原子阈上电离的实验与理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强场物理研究取得新进展强场物理研究是目前国际前沿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领域,物理研究所L05组利用自己研制的激光装置和诊断设备,近年来在强场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该组目前已在PhysicalReviewLetters上连续发表论文5篇,在PhysicalReview和PhysicsofPlasma等上发表40余篇,引起了国际学术界极大地兴趣。最近,该组研究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太赫兹(THz)辐射是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辐射频率在1012赫兹附近的一种电磁辐射,在物理、材料、生物、信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基于激光与固体材料作用产生的T…  相似文献   

18.
超短超强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强场物理)是目前世界上非常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1999年物理研究所强场物理研究组正式成立。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该组在强场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系统地介绍了该组在强场物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及其在科研与应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激光的出现,提供给我们新型的光源。由于激光具有高强度、相干性和单色性的特点,当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时,物理量的非线性项不能被忽略,从 而出现经典物理中不存在的许多新现象。随着激光脉冲向着超短超强方向发展,更多的新效应被揭示出来,其中介质中高次谐波的产生现象,就是激光与介质 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非线性现象之一,对它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具有各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叉。下面我们侧重介绍强场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时,而产生 的高次谐波这种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20.
激光的出现,提供给我们新型的光源。由于激光具有高强度、相干性和单色性的特点,当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时,物理量的非线性项不能被忽略,从而出现经典物理中不存在的许多新现象。随着激光脉冲向着超短超强方向发展,更多的新效应被揭示出来,其中介质中高次谐波的产生现象,就是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非线性现象之一,对它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具有各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侧重介绍强场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时,而产生的高次谐波这种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