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语文界对学科基本问题的思考曾得到最具有普通性认同的是语言(语文)“工具论”“和应付生活论”,其理论背景是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和工具主义,是强调语言(语文)“的器用”的属性,是以取得直接的功利目的和效果作为行为准则的“。语言工具论”,把语言(语文)片面地作为应付生活的工具,使语文教育知识化、技能化、实利化,必然贬抑了人文性、人本性,这种“工具性学习”,潜移默化、不可避免地让使用这“一工具”的人——教师与学生——成为被动的、没有思想“的工具”,养成了他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强化了行为动机上的直接“占有欲”,养…  相似文献   

2.
“应付生活论”、“应生活之需论”,是误把“动因”(诱因)当做“动机”,将生活与人的关系倒置了。“应付生活”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人的动机,使人去适应外部的要求,但这是被动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往往也是一种异己性的活动。“应付生活”的“应付”二字包含的“不得已”和“无奈”的意思就很能说明这一点。真正的言语动机来自主体内部的需要,即人自身的需要。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自由能动性,谈何应付生活?马克思就谈到,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才是人的类特性,离开了这一类特性,“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一言以蔽之,“应需”,即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但是,因为有“潜在诗意”的反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语境主体和诗意主体构成了一种饶有趣味的相反相成,反而消解了他刻意强调的功利性阐释和实利主义的价值追求。于是,他的语文教育观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归了人文性和诗性,从而使语文教育固守了应有的“体性”,并强化了人的“确证”,指向了终极关怀,也使他的语文教育观,或者说用生命写就的教育文本,显示出了恒久的令人心动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前年,岳阳的李海林老师在上海的《语文学习》上发表《语文工具论批判》。今年,长沙的李维鼎教授在《湖南教育》上发表“世纪之交话‘语文’”系列文章,再次对语文工具论进行批评,引起了争鸣。我认为,争鸣的出现,不管怎么说,对语文教育的发展都是一件好事情。“语文工具论”到底错没错?错了的话,怎么纠正?没错的话,怎么理解?我想,探讨一下“语文工具论”的来龙去脉是有好处的。本文试图对其作一辨正。我国的语文教育源于“文”的教育。“五四”以降,才提“语”的教育;解放以后,始有“语”的教育。语文是工具的说法,最早出自…  相似文献   

5.
百年现代语文教育的主流范式,就是语文教育本体的“工具论”、“应付生活论”、“应需论”(或可称“实用论”、“应试论”、“应世论”),语文教学实践的“阅读本位论”、“以读带写论”(或可称“阅读基础论”、“阅读决定论”、“吸收本位论”),综合起来,可称为以应付生活为目的,以阅读为本位的“实用吸收”型范式。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切现象、成就与问题,皆由此衍生。如重功利轻人文,重实用轻文学,重训练轻积累,重占有轻体验,重技能轻素养,重知识应用轻生命感悟,重语言轻言语,重机械记忆轻应用能力,重读轻写,重解释轻创造,重吸收轻表现……,…  相似文献   

6.
奚少庚 《吉林教育》2000,(11):33-33
1、“语文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观,影响颇大,人们对此尚缺乏认识,此小论纲,以求醒目。据敝目之所见,此观点始见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供谋生应世之需要。”此观点成型,在穆济波《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中:“‘语文的本身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语文只是人类生存必有之一种工具……教育之目的亦别有所在,而语文不过是为便利达此目的之工具。”而穆济波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建构表现存在论语文教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范式是一种“以应付生活为目的,以阅读为本位的实用吸收型”范式,它自有其历史功绩,然而其要害是片面强调主体外部的生存性、功利性动机,造成对人内在的言语生命冲动的压抑。“表现、存在本位的发展创造型”范式应成为语文教育转型的方向。语文教育表层特性是言语表现,深层本质是为人生、发展、存在奠基,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语文教育的出路在于从工具主义“应世”的外部语文学,向表现存在论“应性”的内部语文学转向。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关注的往往是语文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将语文教学视作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工具。语文教学,已成为迷失了“美”的伊甸园。如何鼓励中学生向着身心健康的完美人发展?这一重担应由语文教育担当起来。因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精神和心灵,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将语文教学提到审美的高度上来.语文教育方可真正成为人生的教育.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才能回归自由的伊甸乐园。  相似文献   

9.
“语文”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工具说,人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说,语言文学论,语言文章论,等等,不一而足。百年语文,百家争鸣。语文,作为中小学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本源不明,何以为教?为此,需溯源穷流。  相似文献   

10.
“工“工具论”错在哪里———世纪之交话“语文”之二李维鼎具论”主宰了我国大陆语文教育界半个世纪,现在笔者说它错了,理由是什么呢?让我们从“论”与“史”两个方面作一点考察。“工具论”的推断十分简捷明白:“语言”是工具,而“语文”就是“语言”,所以“语文...  相似文献   

11.
语文知识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关键在处理好训练与积累的关系。语文学习只有日积月累、反复训练,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对此语文教学的专家们,曾把语文学习划分为“习得”和“学得”两个过程,是符合教育与教学规律的。所谓“习得”是指“积累”;所谓“学得”是指“训练”。二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密不可分。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在特定的母语环境中生活,吸取语言材料,自觉不自觉地被感染、受熏陶,并逐渐进步与发展。开始是自发的、朦胧的,从幼儿学说话开始“积累”。一…  相似文献   

12.
刘云生“心根”论道出了教育的本原和本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报告中所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正因为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致力于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所以“,滋育心根”滋育这一生命之根”、精神之“根”无疑应当成为教育的起点和旨归。刘云生同志把自己对语文教育的实践认识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元点上,而构架成一种可以称之为“心根语文”的学科教育思想,其立论是准…  相似文献   

13.
近阅《普及科学———美国 2 0 6 1计划》 ,该《计划》提出要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 ,“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 ,“教学过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我们该如何借美国教育之石 ,攻语文教学之玉呢 ?一、问题解决应当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科学发展的历史结论是 :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 ,只有通过问题才能激励人们去学习、去观察和实验。因此 ,我们语文教学的成功标准应定位为 ,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因为提出问题和假设反映了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社会…  相似文献   

14.
纵观二十世纪我国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轨迹,在建国前及之初长达五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基本是在“工具论”的领地里前行。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拟从现代语文课程“质变”的必然要求和实用主义为“工具论”奠定坚实的教育哲学基础两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属于人文课程,这一点似乎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最近,读潘新和先生的新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其中论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时也赞同这一观点。事实上,从历史上来看,形成这一共识是不容易的。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大多数人都把语文学科当做工具学科,只承认语文的工具性。工具论者最具典型的论断就是: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语言是工具,因此,语文学科自然而然被看作是工具学科,语文的本质属性被认为是工具性。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纯工具论倾向给了我们极其惨痛的教训。1997年第11期《北京文学》所发表的邹静之、王丽、薛毅的三篇文章对此有过淋漓尽致的揭露,并引发厂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这场讨论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语文课不能“课中无人”,语文课必须“以人为本”。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有论者在学理层面上论证,与其说语文是“语言”,还不如说是“言语”,因为“语言”是一个客观的知识系统,它主要是一种物质存在。但“言语”则突现了“言语主体”即人的存在,“言语”强调的是“人与语言”的关系。应该说,“言语”概念是在“人文”概念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属性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具体的概括。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一些人把“人文精神“的失落归咎于工具论,如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认为工具论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事实究竟是否真的如此?……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以知识的传播、创新、应用以及逐渐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存环境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如何搞好语文教育,使之真正发挥“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作用,我认为语文教师至少要实现两个“更新”。首先,要实现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语文大教育观和大语文教育观。所谓“语文大教育观”,就是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使语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将来的生存,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和实用能力;使语文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终身…  相似文献   

18.
《江苏教育》(2004.3A)所登洪劬颉先生《警惕教育管理中的工具论现象!》一文,读后令人深思。但笔者的感觉是,洪文仅仅罗列了一些众人都可看到的教育工具论产生的直观现象,并指出了这些现象的现实危机和长远弊害,促使人不得不为之警醒,却未敢直言其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与时代背景,倒是“编者按”更有直面针砭社会现实的一腔勇气,提出种种问题征求讨论。依笔者认为,我们更应把教育工具论的产生、存在和消  相似文献   

19.
“一语双文”论在逻辑与方法层面存在问题。宜将“一语双文”发展成“双语双文”,立足于交际来架构语文教育内容。如此,可构想出一系列语文概念和语文教育范畴,开辟语文教育研究的新天地;同时赋予语文教育以交际意识,显著提升其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20.
所谓新语文教育 (简称“新语文” ),是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教育,是建筑在“语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学观上的,以“说真实的个性的话”为价值论,以“用语言立人的精神”为语文教育终极目的和本体论,以“举三反一”为语文教育的总体操作论的语文教育观。套用梁启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欲新一国之国民,必新国民之精神,欲新国民之精神,必新国民之语言。   新语文教育的背景与它的新质   新语文的提出,不是标新立异,不是趋时赶潮,是中国语文教育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近 20年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水到渠成的结果。新语文,是我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