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刊关注者”栏目每期推出一位本刊长期关注的青年学者型语文教师。这一期推出的是安徽省太和县胡总中心学校青年教师刘学成,他的这篇论文在第二届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上被评为特等奖。  相似文献   

2.
第一,语文教学内容“详”“略”结合的艺术。教学内容传授的多与少,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完整地构建新知识的精华,教师讲课“面面俱到”,详中又详,不分主次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像小河流水平平而过,无波涛起伏,怎能收到强烈感人的节奏效果?如有的教师,不分文章的体裁,都是从作者介绍、文章字词讲起,然后段落分析,总结中心,最后归纳写作特点。所以说,教师应从文章体裁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传授知识必须突出重点,克服难点,重点内容要“浓墨重彩”,次要内容要“轻描淡写”,抓住文章难点,减少坡度,难易相间,精心点拨,做到有的放矢,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中国国画布局历来提倡“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课堂教学亦应如此。要想使一堂课、一首动听的乐曲,一出感人的戏剧,教师就应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时间,灵活运用教学语言,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有展有收、有疾有徐、有疏有密,像一首和谐的乐曲,具有一种节奏美。“节奏”原本是音乐术语,主要是指声音的轻重缓急,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合乎一定的规律,是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节奏,节奏是事物运动的一种客观现象,也可以说是事物运动的一…  相似文献   

4.
张绍宏 《学语文》2005,(4):50-50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许多老师为此做了不少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但不能让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学生思想的野马必须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去奔驰。语文教学是研究语文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的传输、存储、反馈、变换等问题,它是有目的地、有标准、有重点地进行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耕耘于三尽讲台,深知课堂应该是生活活泼的。语文老师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美的环境下学习到丰富的知识。用“活水”来浇灌未来的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6.
“节奏”一词,作为一个音乐术语,指的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稍微有一点音乐鉴赏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首曲子,一味低沉平缓,会使人听了神情疲沓;反之,一味高昂激越,也无美感可言。只有高低相间,跌宕起伏,张弛有致,才能使人充分享受有节奏的音乐带给人的无穷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7.
怎样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富有节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让语文课堂教学富有节奏,能有机自然地将教学环节连结,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促进学生的整体感知、感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找准读写训练点、适当地进行拓展训练、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可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节奏。  相似文献   

8.
李来 《学语文》2002,(3):52-52
一、语速。有的老师上课语速过快,“叭、叭、叭”,如子弹出膛的机关枪,学生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一梭子已射完。有的又太慢,慢条斯理,学生眼巴巴地等他的下文,可下文老半天也不出来,学生的思想就开小差了。总的来说,语速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教学内容的难度。难度大,学生接受有困难,语速应放慢;难度小,很容易听懂,可以适应快一点。二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程度。重点内容,语速放慢;不重要的内容,可一语带过。三是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教《最后一次讲演》,讲解闻一多先生义正辞严怒斥国民党特务,语速应较快。讲到李先生为真理而献身时,语速应放慢,努力表现出对李先生的沉痛哀悼。  相似文献   

9.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后来这一概念泛化了:学习节奏、工作节奏、运动节奏、打字节奏、线条节奏……速度的快慢,对比的交叉;虚实相生,阴阳转化;起与伏的关联,断与续的契合:这便是节奏的内涵。均匀的节奏让人明晰,单调的节奏让人昏沉,跳跃的节奏让人亢奋。  相似文献   

10.
刘瑞杭 《新疆教育》2012,(4):117-117
课堂节奏控制艺术是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标志。节奏艺术炉火纯青的教师,课堂设计精巧,节奏把握张弛有道。他们擅长依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情绪来调整自己的语言,使生活语言和教学语言能区别开来.不仅能够演好本色角色.而且能够扮演与自己性格反差较大的各种角色。  相似文献   

11.
节奏,原是一个音乐术语。本意是指旋律中交替出现的急缓、行止、强弱等现象,后来引申到书法、绘画、舞蹈等方面。朱光潜先生认为: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就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前苏联戏剧家古里耶夫说:“任何一种运动为了完成它自己的使命,都必须有规则、有秩序。运动中的这种秩序,也就是节奏。”这些理论都说明了节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果把这种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就是要求优化教学节奏。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恰当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满足具体教学环境的需要,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成为文字教材的延伸、升华,并可优化整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李学琼 《学语文》2010,(1):11-11,34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劳动。欲求得最佳的教学收获,必须注重节奏的艺术。语文教师要运用节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惟其如此,才能无愧于教学艺术的探求。  相似文献   

16.
姚仕旺 《时代教育》2009,(7):187-187
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把握好节奏,使课堂有张有弛,有静有动,有缓有急,从而去满足适应学生周期性思维活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节奏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人们常常以此来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纵观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其进程也充满了快慢、缓急、强弱、张弛等节奏。好的语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受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在新课改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随时都会有不确定因素的生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师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不具备教学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那么,如何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机调控,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为例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的课紧张活泼。学.生兴致勃勃,思维异常活跃;相反有的教师的课却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究其原因,除了教师上课的精神状态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师调控课堂节奏技能的高低和强弱。  相似文献   

20.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是一个多元体,其教学节奏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诸如抑扬顿挫、起承转合、轻重缓急、强弱快慢、高低起伏等。它体现在语文教学语言、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而这些节奏因素的灵活运用与处理才提人心神,才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就成了教师教学的一种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