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不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对20年以前的日子“忆苦”则有之,“思甜”却极少。但扪心自问,20年以前确有一桩事叫我不能不深感庆幸。那就是:像我这样出身在穷乡僻壤贫寒人家的孩子,几乎没有花父母的钱而能读到大学毕业。我读小学和初中时学费全免,自家只须筹2—3元书本费。记得读初中时,国家不仅每学期给我这样的穷学生发点助学金,还给我们所有农村户口的学生每月发18.5斤粮票,即扣除生产队应当发的基本口粮,补到与城镇户口学生一样的口粮指标每月34斤……若是搁到当今,要现在这么高的杂费,以我家的经济状况,恐怕我连小学都毕不了业。尽管意识…  相似文献   

2.
我不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对20年以前的日子“忆苦”则有之,“思甜”却极少。但扪心自问,20年以前确有一桩事叫我不能不深感庆幸。那就是:像我这样出身在穷乡僻壤贫寒人家的孩子,几乎没有花父母的钱而能读到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3.
鄢烈山 《学习之友》2006,(10):22-23
我不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对20年以前的日子“忆苦”则有之,“思甜”却极少。但扪心自问,20年以前确有一桩事叫我不能不深感庆幸。那就是:像我这样出身在穷乡僻壤贫寒人家的孩子,几乎没有花父母的钱而能读到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4.
以前说到农村教育时。常常听到“流失生多”的反映。而最近笔者到某县一个镇进行教育情况调查时,却意外地发现农村初中复读生多的新问题。某乡初中有一位女生,在1992年参加初中毕业会考时,她已在初中阶段反复读了8年。其中初一读2年,初二读2年,初三读了4年。据调查,某镇1990年参加初中毕业会考的986名考生中,初中应届生仅占18.3%,复读生占81.7%;1991年复读生占79.9%;1992  相似文献   

5.
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曾对我这样说:“你如果要写长篇小说的话,至少要掌握20万个词汇才能动手。”到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则给我们讲了一个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青年时代的读书故事——据说田中角荣在青年求学时代抱着一本厚厚的大字典“猛背”,他读一页、背一页,等这一页辞书能理解、能记忆时,  相似文献   

6.
我看鲁迅     
读小学时,妈妈总是读鲁迅先生的章给我听,我总是不耐烦地对妈妈说:“妈妈,拜托您别读了,您老是读鲁迅的章,我都听厌了。我知道他是伟人,是作家,可我并不喜欢他的章呀!”没想到升人初中后,我竞对鲁迅先生有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认识,对他的章更是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7.
从上初中第一次读童话大师安徒生《皇帝的新装》到参加工作后数次教读此文,20多年间,“我”是怎样理解这篇文章主题的呢?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前,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初中年级组里八位非历史专业的老师回答“什么是半殖民地”。结果是:七位老师回答一半是殖民地、一半不是殖民地;一位年纪较大的语文老师说出了正确答案。应该说,这七位老师都参加过高考,初中、高中都学过历史。最近,我又问已经读大学的女儿这一问题,回答也是一半是殖民地、一半不是殖民地。这样的错误真是令我痛心疾首,颇有无地自容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读了大学也挣不来钱,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今天的农村不仅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有富家子弟信奉“读好书不如守好业”。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某大学生说,我以前是村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却是我那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弟弟,自己的心理落差比欠下的学费更为沉重。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课本上有一篇文章,是 写老师的,我对其中的一句话印 象颇深,即“老师的眼睛会说 话”。 初中课本里于漪老师的一篇 文章《往事依依》中也有这样的 描述,文章写道:“(我)在初中读 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 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 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  相似文献   

11.
先“接受”再“适应”我今年17岁,2002年2月随母亲来到美国。我来美国前读初中二年级,到美国后,我就读于美国休斯敦唐城的一所中学,现在我正要读十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中二年级)。大人们都说:你这个年龄去美国一定会适应得很快。没错,确实是这样。不过我一直不知什么叫适应,我总想事情既然来到了你身边,你就一定要接受,接受了再想办法如何把它做好。我认为接受一件事并不等于适应一件事,但“适应”却是迟早的事,所以我到美国之后,也经历了一个由“接受”到“适应”的过程,至于“接受”得怎么样,“适应”得好不好,我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缺憾,我…  相似文献   

12.
侦探与剑侠伴随我走进文学殿堂的,还有“侦探”和“剑侠”。从小学到初中,读书时并没有功利目的——如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写作能力等等。我以为,这是一种最佳的读书心态。有书就读,不喜欢就放下,读别的书去。大约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侦探小  相似文献   

13.
“你们读初中的目的是什么?”“考重点高中,再考大学。”“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没想过。”片刻过后部分同学回答:“那就不念书了。”“你们感觉初中学习生活的乐趣是什么?”众人相视,沉默不语……这是我在一所普通农村中学调研时与各年级不同类型的三十几名同学座谈时的一段对话。据我所知,像这样的普通农村中学每年升入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师范及中专院校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考取重点高中的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同学要回乡务农。面对同学们我一时无语,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我能够感受到同学们心理所承受的沉重压力。但我却无法想…  相似文献   

14.
镜头一:“我初中时语文可是班上很好的,怎么会一到高中就考这样的低分呢?天啊,这高中语文怎么学呀?”一个初中时的“天之骄于”初入高中就无奈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窘境。  相似文献   

15.
那天,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我读初中时的地理老师陈老师打来的。陈老师在电话里说:“我到三明了,现在就在车站,怎么找你呀?”  相似文献   

16.
另类阅读     
为学生大声读书吧!这是个老的、相当简单的、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能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不需要任何培训,只要语文老师拿起书走进课堂,每天找上一二十分钟就行了,每天坚持着,一年完全可以读20多本书,小学六年100本书不成问题。如果初中、高中的语文老师也能这样,12年时间,学生仅仅靠听就能“读”到200多本书。  相似文献   

17.
三十而立     
算起来,我今年已30岁了,参加工作也已9年。9年间,先后换了5个工作单位,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感受到:教书育人,原来是这样的快乐与幸福。读了师专本该老实实教书,我却向往那“学而优则仕”的行政生涯。在一所乡镇初中浮浮躁躁教了一年多书后,我被借调到镇委机关办公室工作,于是开始耐心耐烦地  相似文献   

18.
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已经两年了,我依然记得读初中时最讨厌的班会课的情境。每一次班会都是名副其实的“政治课”,老师不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就是脸红脖子粗地怒斥。她在上面讲得唾沫横飞、飞沙走石,我们在下面岿然不动,用漠然麻木空洞的眼神看着老师的“表演”。那时我就想,若自己日后当班主任,定然不做这样的“马列主义老太”。但当自己真的当上这“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时,  相似文献   

19.
莫让“祸水”往外流广西临桂一中常榕森学生A被公安派出所拘留释放后,其父母到学校求情.哭诉着;“我的孩子原来没有这样坏。读初中时,隔壁一只鸡跑来我家,他兄弟俩抓来杀了。邻家告诉了学校,学校就要他退学或转学。只得让他在家待学,谁知他与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学中常为这样的情境所困扰:请学生说说课后思考题,学生一边用期望的眼神望着我,一边悄悄拿起笔,准备记录。很显然,这是典型的被动式学习,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当我再一次打开书本,准备备课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不按照以前的思路,我该怎么设计教案?”对此,我作了以下尝试。在准备《三棵银杏树》这篇课文的教案时,我围绕一个“读”字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一读,明白课文叙述了银杏树的什么;二读,明白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三读,体会自己喜欢的句子;四读,找找自己还不明白的地方。我按这样的设计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