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的《史记》名垂千古,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读《史记·李将军列传》却常常让人一边唏嘘于"李广难封"的悲剧,一边又感觉司马迁对此的记述有些隔靴搔痒."飞将军"李广名满天下,威震边陲,是三朝元老,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册封,最后还以自杀结束了生命,何以至此呢?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李广难封是因为生不逢时...  相似文献   

2.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名医,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为其作传.不过正像司马迁在为刘邦作传时说刘邦的母亲是在野地里与蛇交而有的刘邦--刘邦才贵为天子一样,司马迁为扁鹊作传也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在<史记>里,扁鹊不仅是名医,而且是神医.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本是扁鹊家长住不走的客人,扁鹊待之甚恭,"出入十余年",长桑君深受感动,才把秘方传给扁鹊.  相似文献   

3.
“寓论断于序事”是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要技法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了“寓论断于序事”的内涵及其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从﹃太史公牛马走﹄说起编校关系刍议徐培培多年前,在某一本古代散文选上读到《报任安书》,该文第一句:“太史公牛马走……”每每读到这里,总觉得这“牛马走”实在令人费解。尽管注家说是作者“司马迁自称的谦词”,意为“像牛马一般供驱使的仆人”,却终未能使我心折...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的不朽之作<史记>,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饮誉世界的经典名著,自其问世2000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长盛不衰,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史记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史记》的几个文献来源,揭示了司马迁读书与著书的关系,说明这部巨著是司马迁在收集、阅读、编辑了丰富的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的,其利用各类文献的方法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撰著《史记》,最广泛地收集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材料,以“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为指导原则,将这些材料的分析整理,融入《史记》之中,体现了司马迁“稽其成败兴坏乏理”的创作宗旨。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家、史学家。他倾其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编纂了《史记》,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曾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档案工作者,他的一生经历和写作都和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史记》的问世成为我国最早、最重要的档案材料总集,开创了大规模利用档案材料为经国治世服务的先例。虽然司马迁编修《史记》距今已有2千多年,但对当代档案编研工作仍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周总理提出“你们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的总体要求,—直激…  相似文献   

9.
<正>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一、德行高洁司马迁曾说过"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司马迁为什么会忻慕晏子呢?在晏子的传记中,司马迁讲述了了两  相似文献   

10.
1司马迁档案事业的成功之路及对档案文献编纂的贡献 1.1史官世家为司马迁成就《史记》奠定了坚实基础。诞生在史官世家的司马迁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年十岁则诵古文”。在父亲的指导下.司马迁又拜古、今文经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老师.接受大一统理念。司马迁继承了家学,又通晓古、今文经学,是西汉一代少有的大博学家。深厚的根底.为司马迁成就《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郑甦 《浙江档案》2002,(10):24-25
早在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指示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学司马迁,当司马迁,像司马迁一样编研档案史料,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秉笔直书是司马迁求实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史记》的创作中,表现了司马迁卓越的见识,深刻的鉴别评判能力和进步的历史观。他不以个人爱憎歪曲历史真象,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为当权者隐恶扬善,勇敢无畏地秉笔直书,表现了一个档案工作者和杰出史学家的应有气魄。例如秦朝是被汉朝推翻的一个短命王朝,汉初社会对秦朝基本采取了全盘否定和谩骂攻击的态度,司马迁则力排众议,以独有的见识和气魄写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已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是我国汉代一位杰出的史官,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档案工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他的父亲司马谈,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作了太史公这个职位,实际就是管理皇家典籍档案,为皇帝提供史实。父亲死后,  相似文献   

14.
王剑钊 《兰台世界》2007,(8S):55-55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径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时暴病而死。《史记》写成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时期,此时距公元前210年只有100多年的时间,加之司马迁为写《史记》漫游各地,考察风俗人情,访求历史古迹。足见“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总理曾经鼓励档案工作者,应该像司马迁那样,利用档案资料,进行一些历史研究。那么,档案工作者应该如何向司马迁学习,进行历史研究呢?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司马迁利用档案进行历史研究司马迁在担任太史令和中书令职务期间,以坚强的意志写成了《史记》,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史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逐渐流行的"通变"历史观,是"类"的思想方法在史学领域的反映,<史记>的"通古今之变"撰述宗旨正是对这种历史观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为后人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了自上古至秦汉整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面貌,司马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与他充分而科学地运用"以类相从"的编撰方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成功塑造了屈原形象,并且由于二人生平经历的相似,列传显现出了很多司马迁的史学观念。本文从《屈原列传》出发,探讨司马迁对皇权的反抗,对天道观的挑战和对人性光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的生卒年、出生地、死亡原因等问题一直是文化界争论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关于司马迁出生年的争议有:汉景帝中元五年说、汉武帝建元六年说等,卒年争议跨度较大,时间段限在武帝太始年间至昭帝初年;司马迁的生地,有龙门寨、夏阳城内、华池、芝川、山西河津等争议;司马迁的死因有自然终老、再度下狱死、自杀等说法。  相似文献   

19.
王晓红 《兰台世界》2007,(10X):54-55
本文从编纂的目的、原则、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所在。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59年周恩来总理就说过:"你们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为正确理解和执行总理的指示,当时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同志于1963年7月3日写信向郭沫若提出:司马迁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档案工作者.郭沫若同志在7月4日复信,列举史料,作出"偏向于司马迁曾是一位档案工作者"的判断.吴玉章同志也很快复信同意曾三同志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