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怕记者”,这是张海迪接受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张海迪,病魔的痛苦折磨不怕,学习中的困难不怕,生活中的坎坷不怕,却怕能够给她带来荣誉的记者,岂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巧访张海迪     
中国当代的保尔——张海迪最近又一次战胜厄运,在上海中山医院成功地切除了鼻背上的一个基底细胞癌。作为病人,接待外人采访未免要有所限制。解放日报记者徐成滋,使出了记者的“蘑菇”劲,进行了别出心裁的采访,不仅发出了独家新闻,而且组织到了张海迪的文章。《巧访张海迪》追叙了这一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3.
报纸上文字稿适当地配上摄影照片,图文并茂,可使版面显得生动活泼,读者也很喜爱这种报道形式。目前,许多报纸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是分家的。文字记者在采访中即使发现了好的摄影题材,但由于自己没搞过摄影,或者是没带相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动人的场景流逝,而遗憾不已。而我就没有这样的遗憾。我在1956年担任《扬州日报》记者时,曾兼搞过一些摄影报道。从那以后,我外出采访时,一直习惯于随身携带相机,并尝到了许多甜头。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事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作为从事科技采访的文字记者,我从来不敢轻视从事科技报道的摄影记者。 我高看科技新闻摄影,是受益于实践。自1987年以来,我连续从事科学探险采访,远走南沙群岛、闯进南极大陆,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这些科学探险中,由于我每一次都是作为新华社单独派出的记者从事采访,为完成好报道任务,必须兼顾摄影。否则,待文字报道播发时,没有新闻照片,那会大大削弱报道效果的。 也因此,我每次远行采访,都要带上两部相机、长短镜头,数十个或近百个胶卷,再穿上一件摄影背心,俨然摄影记者。大量胶卷的消耗,镜头对准的又是人迹罕至的景观,加上对构图和光线的选择也动了不少心思,基本满足了野外科考新闻摄影发稿的需要;《中国记者》杂志曾在封面、封底及中心彩页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2,(5)
摄影采访与文字采访既有相同 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在新闻采访的真实性、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时效性上,二者是相同的。在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方式、采访程序和报道形式上,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摄影采访报道不同于文字采访报道的地方有以下6点: 第一,到现场去。摄影采访的现场性要求记者必须在新闻发生时或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直面新闻事件,记录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特定的形象瞬间。而文字采访不一定要求记者都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能在更好),他可以直面现  相似文献   

6.
柴华 《军事记者》2010,(5):52-53
当体育记者已有7年,但采访温哥华冬奥会,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第一次”的采访经历,比如第一次出国采访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第一次独立采访奥运会等等。然而19天的冬奥会采访结束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却是自己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第一次“兼职”体育摄影的尝试。随着报纸迈人“读图时代”。占报纸记者较大比例的文字记者在采写稿件的同时盒起相机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采访是摄影记者获得图片新闻的主要途径,它在整个摄影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摄影报道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决定性环节。但是由于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传播形态(附有少量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播性质(视觉新闻)、技术手段(拍照)等的特殊性,就使它的采访具有不完全等同于文字新闻采访的特点。一、新闻摄影采访的形象积累所谓记者的积累就是采访前的准备活动,而摄影记者的积累与文字记者的积累相比,多了一项就是形象积累。因为新闻图片的社会效果是靠形象好坏来衡量的,如若形象不能在感官上或心理…  相似文献   

8.
在从事新闻工作中,我很喜欢这样两句话:“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这似乎应该是记者遵循的一个信条。去年八九月份,我随北京记者团赴西北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进行了一次易地采访,行程两万多华里,历时三十五天。在时间紧迫,走马观花的情况下,我来了个“一把抓”,又进行文字采访,又搞摄影,还写了一些诗。回来后根据内容发表了《列车上的清真席》、《银川南关清真寺》等通讯,《七月枸杞树树红》、《贺兰砚》、《黄河的色彩》、《日月山下》等散文和一批反映记者采访生活以及西北风光的摄影作品。今年年初,北京市新  相似文献   

9.
王鹏 《记者摇篮》2006,(5):26-27
2000年8月,在辽宁日报集团时代商报任记者的我在辽沈晚报的招聘中从百名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22名幸运者中的一名。由于大学学习的摄影专业,我成功应聘后成为了要闻部的一名摄影记者。也就是从我加入辽沈晚报的那年开始,沈城的报业竞争也日渐激烈起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发现,一个仅仅会摄影一点文字都不会写的记者根本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我便开始偷偷向报社的老师们请教,偷偷多看一些国外优秀的新闻作品,每次和文字记者一起采访时多留心采访的角度以及新闻点的抓取。转眼一年过去了,2001年8月时我已经成为了辽报集团正…  相似文献   

10.
年初去省内一城区采访,该区宣传部长言谈之中深为自己辖区内的宣传报道工作没有起色而苦恼。他说:“部内搞文字、摄影、录像的都有,可就是抓不出好新闻来。其中的原因,我观察了很久,也琢磨了很久。觉得他们应该向记者学习,你们记者也不是什么都会,都懂,关键是会问。”这最后一句话,点出了“记者是杂家”的职业特征,也点到了记者采访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扑灭了,可那烟熏火燎的记忆却是难忘的。火灾发生时,我正在哈尔滨采访,有幸成为最早奔赴火场的记者之一和人民日报第一个采访特大森林火灾的记者,在紧张、激烈的扑火战斗中度过了20个如火如荼的日日夜夜,感受是从未经历过的。  相似文献   

12.
人一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职业选择与兴趣爱好相吻合,我喜爱新闻摄影,从一名基层摄影通讯员走到了河南日报记者这个工作岗位.因此,我天天都在干自己喜欢干的事业,跑遍了河南全省所有的县市和许多边远地方的乡村,每年在基层采访的时间在250天左右,见报照片在400幅以上,连续多年发稿量在报社内名列前茅.新闻摄影是我的生命,是我全部人生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文字记者在采访同时完成拍摄工作,这一现象已不是个案。多数情况是为弥补专职摄影记者不在现场、数量不够、采访名额有限等缺憾,当然还有媒体控制成本的需求等原因。文字记者的摄影报道也从丰富个人素质方面对其有所裨益。本刊将开辟专门栏目,就摄影初学者和文字记者如何拍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怀着敬慕的心情去拜访我国著名新闻摄影家、浙江日报社高级记者徐永辉同志。总编室的同志引我到他的办公室,徐老热情地接待了我,乐呵呵地对我说:“欢迎,欢迎,您是采访我的第107位记者了。” 徐老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新闻摄影家。他一直是浙江日报社的摄影记者,勤奋刻苦,富于创新精神,发表了大量的摄影作品,青年时期就在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赛中获得了铜牌奖。徐老是获得我国新闻摄影特别贡献奖最高荣誉的  相似文献   

15.
1988年,我还在黑龙江省七台河日报当记者,这一年报社来了个叫孟庆裕的年轻人,总编辑安排他做摄影记者。和小孟有过不多的几次共同采访之后我就从报社调出,当时,我除了感到他干起活来很投入、很认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可是后来,孟庆裕的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间或也有艺术摄影)不断地在国内报刊上露脸,自1989年起,除了七台河日报以外,小孟还在《半月谈》杂志、《中国记者》杂志、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黑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作品,不仅其摄影作品总数不下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的“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标准和要求,每个记者和编辑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尺度。我认为,它是摄影记者在人们关注的事件和问题发生的过程中,用摄影的形式截取其中的一个或数个层面,进行深层次的阐释和透视的结果。 但是,这只是一个概念界定,具体到报道实践或摄影成果,“深”还是“不深”就见仁见智了,只能凭记者和编辑的感悟去评价。加上今年春节,我已连续十五个春节下部队采访,  相似文献   

17.
骆大洪 《新闻界》2001,(3):58-59
作为一名乡镇报道员,接待新闻单位来人,和记者一起采访是常有的事,然而,跟新华日报摄影记者程光采访一天,我深深地被他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所感动,他的为人真让人钦佩,叫人难以忘怀。3月13日,程记者来到射阳县合德镇采访,当商量确定采访对象以后,上午8点钟,我和他打的第一站到侨谊纱厂采访技改投入的稿子,车间里,他在机台上爬上爬下,抢拍工人生产的镜头,不厌其烦地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作为初学摄影的我原来以为拍照片比写文字稿省事多了,不需要动脑筋,看到程记者一丝不苟的工作,使我改变了认识,要拍好一张照片,准确地…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15日,我作为烟台市赴西藏采访团中唯一的广播记者,到烟台市对口支援的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采访。一位援藏干部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三年援藏,终身受益”;而对我来说,半个多月的赴藏采访,时间虽然短暂,却对我今后怎样当好记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我是在西藏学会怎样当记者的──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做了十二年的记者。启示之一:记者是一种艰苦的职业记者是怎样一种职业?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不少人眼里,记者是一种风光体面的职业。此次赴藏采访,使我对自己从事了十多年的记者职…  相似文献   

19.
金钰 《记者摇篮》2014,(8):43-44
采访,即搜集寻访,也专指新闻采访,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而电视新闻、专题等的采访行为,作为采访概念范畴中的分支或者细化,将新闻事实转化为流动画面和声音进行传播,在采访报道媒介方式上与报纸广播等媒介存在差异,形成了较为特殊的采访模式与技巧。本文将根据作者在电视节  相似文献   

20.
"一专多能"时代,文字记者摄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所服务媒体的竞争力.譬如,摄影记者都被"撒出去"人手紧缺时,若正好碰到有重要会议要采访,文字记者就得扮演文字、摄影两种角色.而会议新闻,正是文字记者"单兵作战"最多的"主战场".所以,文字记者掌握会议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流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