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伯纳生于爱尔兰,青年时代移居英国,嗣后勤奋执笔70余载,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和文艺论著多种,被誉为"二十世纪的莫里哀".他晚年曾来中国访问,并在上海度过难忘的一天.  相似文献   

2.
电影《推拿》讲述的是以"沙宗琪"推拿中心为核心的盲人故事。本文从推拿小说入手,分析了小说和电影的差别,讲述了电影怎样以纪实性的方法开展描述,以及这种方法给影片带来的社会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找寻解决影片中问题的方法,来帮助电影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为基本方法,通过对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评论情况的量化分析,总结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她作品的基本状况,并从中国的社会时代条件、中国人的文化接受心理等角度出发,阐释她的长篇小说被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莫里哀的作品开始传入中国,引发了戏剧理论界和舞台实践的"莫里哀热"。文章分析总结了民国时期的莫里哀生平与创作研究、翻译与舞台实践,并着重对"莫里哀热"背后的文化动因进行了深层次解读,指出其作品与中国的白话文运动、戏剧改良和"话剧抗敌"等运动的密切联系。在中国传播的莫里哀剧作,也用讽刺的笑和忧愤的恨见证了中国话剧从发生、发展到成熟的曲折道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审视明清艳清小说中的"痴婆子"形象。"痴婆子"形象的大量产生是明清文化传播者在其中推波助澜的结果,文化传播者即明清书坊商的介入使小说创作商品化,所以"痴婆子"们的"痴"是小说创作"商品化"的产物,并非真正地以明清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为原型,因此从这些"痴婆子"类型的女性形象来研究明清女性性心理或者个性等方面应当要甚为谨慎。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陈洪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是当代古代小说理论著作中匠心独运的一种。首先,该书从动态流变的角度把握理论范畴的实质。该书从原始材料出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史论结合,是以"问题"来穿透史料。如关于"小说"这一概念内涵的流变,作者就在追溯小说创作及其概念大致演变后指出:"文学小说成为社会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大量以中国机关政治为题材的小说风行。从前些年的《沧浪之水》、《西江月》、《绝对权力》到当前热销的《驻京办主任》、《苍黄》、《政法书记》等等,新世纪文学越来越热衷于通过讲述政治权力生活来获得不菲的商业利润。这无形中也打造了中国人“想象政治”4的基本方式:将机关政治讲述为一种“官场政治”,并由此激发读者的社会政治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向秋丹 《大观周刊》2012,(17):23-24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一直以来,奥斯汀延续了自己擅长描述家庭生活的手法,这部小说也被认为是又一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发展的。然而,当我们阅读完整篇小说之后,我们会意识到小说的风格已经更加深刻的触及到对社会和传统制度的不满,小说的主人公形象也越发丰满,越发具有深度。本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偏见以及婚姻观,阐述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9.
肖遥 《视听界》2004,(2):45-45
长期以来,界中人小视剧本,以小说为文学的最高形式,一部电视剧走红,宁可改编成小说,也不愿以剧本形式示人。刘旭东把他十年来创作的5部电视剧、电视电影文学剧本结集而出(《惊鸿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自称是敞帚自珍,其实在我看来是自信的表现。从《惊鸿集》中,读者分明窥见了作者笔下人物灵魂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婷婷 《大观周刊》2012,(25):29-30
本文从人们对视觉文化的需求出发,借助lakobson对翻译的定义3--符际翻译,解释小说改编成电影也属于一种改写,并从Lefevere的诗学观以《追风筝的人》为例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比较文学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兼顾创作本体论,主要从小说的叙事立场、主题、风格、人物形象等方面系统比较俄罗斯乡村散文派作品与中国京派乡土小说,在俄罗斯乡村散文派作品中,主要以拉斯普京、阿斯塔菲耶夫、舒克申的作品来分析;在中国京派乡土小说中,主要以沈从文、废名、芦焚的作品进行研究.文章阐述贯穿两个小说流派创作的总体主题与美学特质,分析二者的异同以及呈现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唐代小说中"诬风"甚盛,其创作篇目虽不多,然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补江总白猿传》、《霍小玉传》、《周秦行纪》等唐代小说,从创作动机来考察唐代的"诬风小说",以观唐人小说创作的多元化动机,探究唐代历史和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12,(23):46-47
《傲慢与偏见》历来被认为是简.奥斯汀成名作之一。书中人物众多且都个性鲜明,同时小说涵盖面丰富,从英国当时的风土人情到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着重将关注点放在小说所体现的服饰文化中。由于小说文本并未对服饰施以大篇幅描绘,所以本文将以影像为载体。通过结合小说本身以及对不同时期的影视作品的分析来探讨18世纪晚期及19世纪初期英国特色鲜明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19世纪初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政治改革家看到了西方文学作品对启迪民智的作用。因此,他们在创办的各类文学刊物上开辟了大量的翻译专栏,重点译介英美各国的进步文学作品,为近代中国社会引进了一批英美小说佳作,推动了近代中国本土小说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莫里哀(1622—1673)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莫里哀的父亲是巴黎的装设商,父亲希望他继承商业,可儿子却对戏剧发生了兴趣。1643年,他组织了“光耀剧团”,由于缺乏经验,剧团经营惨淡,负债累累,被捕入狱。父亲替他还清债务,把他营救出狱。1645年至1648年,莫里哀加入另一剧团,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本比勘,本文确认以《定命录》为代表的唐代小说中的许多故事均不同程度地从其时的国史中取材,并进一步根据取材程度之不同划分了唐代小说吸收国史的四种方式,为今后利用小说资料来研究唐代历史划分了简单的判别标准。此外,本文认为对作为小说资料来源的国史本身,也应当检讨其史实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7.
特殊爱情     
唐敏的长篇小说《男女关系》不太像小说,倒是更像一部调查报告。这便使读者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误区,这就是不把小说当小说来读,而是把它读为调查报告,这对作家来说,很难说是好是坏。因为不把小说当作小说来读,其审美标准自然便降低了或者说转移了。但是,即使是这样,这部小说还是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以新颖的对话形式,描述了一位在事业上颇有成绩的现代女性的婚姻情爱的真实体验,细腻地揭示了现代女性对性的观念和态度。同时也揭示了女主人公及其周围的男女情爱和性爱的冲突、对抗以及依赖的深层的隐秘性心理活动,展示了中国男女现代的性文化观,反映了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在婚姻、情爱和性爱观念上的巨  相似文献   

18.
文迎霞 《编辑之友》2016,(9):99-102
晚清报刊的兴起,为小说传播开辟了新渠道.受市场影响,晚清小说的转载现象突出;传播形式翻新出奇,出现了小说与广告的结合、小说被改编为戏曲等新形式;小说传播的主旨也从强调有益社会转变为迎合读者趣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玄幻小说热潮现象的多元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盖博 《出版科学》2006,(5):34-37,53
2003年以来,玄幻小说在中国掀起了热潮.玄幻热潮这一出版、文化现象是历史与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中国玄幻小说自身特点和社会外部环境两个维度为基本框架,从本土化内涵、青少年化对象、商业化运作和网络化传播四个角度解析中国玄幻小说热潮出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横跨中西、纵贯千古,以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探讨了女性阅读需求与女性小说兴起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女性小说首兴于英国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女性小说迟到的原因,是为女性文学专题文献回溯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