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亦舒是香港著名的言情小说家,然而,她笔下的科幻小说也毫不逊色,不仅情节曲折,想象奇特,而且能充分体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心理体验。相对于其同时代的言情小说家而言,身为言情小说家的亦舒,科幻小说更能显示她过人的才气。文章即从小说的叙事模式和女性心理体验两方面阐述亦舒科幻小说的创作特色与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2.
余醴 《现代语文》2007,(3):91-94
言情小说是人们喜闻乐见和津津乐道的文学样式,也是通俗的文学中重要的一支。人们对言情的需求和消费也成为言情小说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言情小说不断演变,它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叙述者和叙事方式、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和和两性关系在几个典型时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走过了从世情到梦幻到童话再到现实的过程。张爱玲、琼瑶和亦舒、席绢几位作家就成就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传统与现代之间--略论民初言情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民国初年的言情小说入手,以这一时期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创作为主要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大众心理状况,考察民初言情小说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对传统与现代的融汇.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来对民初言情小说做一次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4.
说起小说,女孩子最爱的肯定是青春小说。上一代女孩子看琼瑶、亦舒,现在的女孩子看张悦然、饶雪漫。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女孩子们的阅读口味还是有一点点变化。当年的女孩儿,读的是青春言情小说,现在的女孩儿,热衷的是青春疼痛小说。  相似文献   

5.
亦舒以她持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自身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肯定。特别是对女性思想、智慧和独立人格,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视,使亦舒对女性问题的探索进入了较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梁凤仪的财经小说,以其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主人公悲欢离合的感情纠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作品风靡大陆。她们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般读者对优秀通俗文学的普遍渴求。三位女作家的作品,在情爱观、婚姻观上表现出了对女性自立自强的呼唤。亦舒、梁凤仪更是抨击和揭露了工商社会对情爱生活的异化和摧残。她们的作品,在内容上虽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但作者主体情致的诚挚介入,掩盖了作品的纰漏。当然,与纯文学作家相比,她们的作品在社会的深刻性和现实性方面所表现出的肤浅,却也是公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通俗文学的渊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早的通俗文学是古代神话。“汉乐府”、“志怪小说”、“轶事小说”是两汉六朝通俗文学的标志。标志唐代通俗文学成就的主要是“传奇”和“变文”。宋代的通俗文学以话本小说和说唱诸宫调为代表。元代的杂剧当属于通俗文学范畴。长篇章回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等的涌现,使明代通俗文学呈现一片繁荣景色。清代通俗文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达到了新的高度,侠义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问世是近代通俗文学的特色。当代,通俗文学蔚为大观,关键在于提高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通俗小说快速发展,当时的主流言情小说和社会小说都已发展成熟并实现了合流,这其中既有文化生态、读者群、作家群变化的诱因,又有新文学、西方文学的影响因素。合流之后的社会言情小说在创作模式、小说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形态。本文针对社会小说与言情小说整合的诱因与整合之后的形态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9.
亦舒,金庸与倪匡并称为"香港文坛之三大奇迹"。亦舒创作的小说数量多,流行性广且多以香港商业社会为背景来展示都市女性情感。该文对亦舒及其小说作品做一简要介绍并对在其作品中的语言描述特点和对话特点的独特性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碧华作为香港的言情小说作家,其小说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她的小说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她对于传统道德刻意的叛逆书写。李碧华通过带有血腥味的爱情悲剧、复杂多变的人性纠葛以及毫无掩饰的欲望表达,突显了她在传统道德层面渴望反叛和背离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