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心动力     
[活动目标] 1.通过互动游戏,初步体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 2.通过阅读故事,认识消极心理暗示的危害和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 3.通过动手游戏,亲身体验消极心理暗示与积极心理暗示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 4.通过心理咒语,澄清消极自我暗示,尝试运用积极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2.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完善自我的强大潜意识流,正全方位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从各方面影响着现代生活.本文作者立足于中国国情对心理暗示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启示予以深入探讨,对心理暗示本身的机制及特点、英语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促进教学的前提和方法等作了系统解释,并联系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具体深入心理暗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总结出一套以心理暗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运用心理暗示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把心理暗示纳入教学的范畴.并加以正确的运用,能够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辅导对象: 高一年级 辅导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心理暗示的知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暗示所带来 的不同感受,从而激发起学生运用积极暗示的内在动机. 3.促进学生掌握积极心理暗示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生活中,心理暗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本文结合心理暗示的种类,阐述了心理暗示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成长的作用,以及幼儿老师如何合理运用心理暗示。  相似文献   

6.
教师对"半空巢"中学生管理,可以采取心理暗示方法,借暗示语言与学生建立沟通渠道,运用暗示体态语传递信息,利用书面语的暗示缩短相互交流距离,此外还可运用"共生效应"、"沙丁鱼效应"等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心理暗示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解决声乐技术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声乐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发展,心理暗示教学也被广泛应用于声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声乐教师向歌唱者传授演唱技艺的双边教学活动中,教师善于运用心理暗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环境、教学语言、教学行为、教师修养等方面对歌唱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将有利于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运用心理暗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等学校读者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暗示的意义、内容所进行的探讨,分析了心理暗示的特征及其影响诸因素。  相似文献   

10.
心理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会明显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心理暗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王婷 《考试周刊》2010,(41):143-144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完善自我的强大潜意识流,正全方位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从各方面影响着现代生活。本文作者立足于中国国情对心理暗示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启示予以深入探讨.对心理暗示本身的机制及特点、英语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促进教学的前提和方法等作了系统解释.并联系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具体深入心理暗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总结出一套以心理暗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暗示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委婉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一些想法和行为产生影响,让人按照其他的方法来获取一些信息。暗示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常运用积极的暗示可以让一个人坚韧不拔,战胜困难与挫折,更加乐观豁达地成长。本文就是从生活环境暗示、表扬心理暗示、肢体语言暗示三个方面描述了在后进生积极暗示有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巧妙地运用心理暗示,它竟然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实践中的摸索与积累,我发现了运用心理暗示的艺术性和策略,它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能,终究会让老师感受到静听花开的神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心理暗示"在射击训练和比赛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介绍了"心理暗示"在训练前的应用,同时还研究了"心理暗示"在射击训练中的应用。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心理暗示"在射击比赛前和比赛中的应用,内容有:认识学员赛前心理状态,确定比赛目标,通过积极肯定的方式暗示。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射击训练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暗示是运用积极、正面的思想反复地向个体输送潜意识,激发其正能量,帮助其意识愿望达成或启动行为.因此,对中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谈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暗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人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家喻户晓的故事“杯弓蛇影”、“望梅止渴”都是暗示现象。将暗示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无疑能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的一点认识。一、课堂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形式1.语言暗示语言暗示是指通过语言形式给对方以暗示。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藏有丰富的潜台词,语调的轻重缓急、快慢节奏都带有“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7.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只要对一个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期望,那么他就会发展得更好.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擅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将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心理暗示主要是指受暗示者在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暗示者言语、表情、手势、体态动作、服饰、环境、气氛等手段,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所谓心理暗示,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合理、恰当地运用心理暗示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根据日常教学经验,简述了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暗示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职高英语教学活动为背景,以良性暗示为策略和手段,通过具体案例来描述和分析学生在这种策略运用下的表现和状态,探讨心理暗示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