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家波利亚在<解题表>中将数学解题概括为"弄懂题义,拟定方案,执行方案,检验回顾",因此数学解题是解题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初始状态(问题的信息)向目标状态(问题的结论)逐步转化的思维过程. 由于问题信息的复杂性,方法的灵活性,使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出现差异导致思维受阻,因此要研究解题策略,使受阻思维激活,实现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的转化.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针对不同的情形,就如何化解数学解题思维受阻的困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课堂设疑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恰当的课堂设疑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实践证明设疑的时机选择直接关系着启发的效果,为问而问,信口开河地随意设问,都不能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那么如何把握设疑的时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处设疑.  相似文献   

3.
学习数学具有明显的过程性。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这一点,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数学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是数学素质。而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是形成能力的必备条件.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隐匿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挖掘出来。真正落实数学  相似文献   

5.
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学习态度认真、刻苦、平时做题时总是抱怨自己太“笨”,思路来得太慢,逐渐丧失自信心,最终在学习中难得上进。究其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数学只须熟记概念、定理就算到达了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因为学生对低年级的学习方法太熟悉,尚未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税洪 《理科爱好者》2004,(22):65-65
在数学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注意培养解题技能和解题方法,更应该注意培养解题的思维方法,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通过适当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猜想,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所谓直觉思维,简单地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想象.直觉思维的核心就是猜想.  相似文献   

8.
我是今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生,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切磋数学学习问题. 从教育学意义上讲,要想真正学好一门科学,其前提是对这门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数学而言,很多同学觉得它枯燥、乏味,如果存有这种想法的话,那不管你做多少题,都别想把它学好.数学是美的科学,和谐的科学.但能否体会到这种“美”,却要看你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现在我就谈点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9.
数学问题的求解无不闪烁着化归与转化的思想,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因此,高三数学复习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注重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需要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地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12.
我们知道,“数学概念是反映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这就决定了概念的教学,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然而,在当前的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还存在着只是较多地关注概念本身,强行让学生记忆概念的文字表述或公式的现象,甚至认为,概念、定义就是规定,不好问(讲)为什么.显而易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并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过程。”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教学中.我们应该多从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知识的映射.把数学知识适当地进行“还原”.使之更贴近生活,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从而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探求、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数学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解题分析、综合、演绎、归纳……这是由于教师课前作了严谨地组织的结果,是一种按一定的推理形式展现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思维过程并不一定都是这种状态,而是一种不断进行着的信息加工,是利用问题条件提供的图形、符号、语义等信息与已知贮存的材料信息(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方法、解题经验等)通过思维活动,进行概括、联结、组合、加工成新的复合形态,从而形成理想的严谨的推理形式,获得符合问题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一、解析化归思想的含义在初中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化归思想成为活化解题思路,简化计算的重要思维模式,又称转换或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归思想可以把未知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数学关系转变成已知或者较为容易解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数学解题思维的变化,简化了解题的过程,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在苏教版初中数学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归方法需要将问  相似文献   

16.
季进 《中学教研》2008,(11):3-5
对于如何解题,波利亚曾说过,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的转化.化归思想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那些有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其重要的特点是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当我们接触的问题难以入手时,思维就不应停留在原问题上,而应将原问题转化为另一个比较熟悉、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本文运用化归思想例谈解题中的转化方法,希望能给备考中的广大一线师生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数学的学习是以解题为主要手段,因此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解题方法.数学解题十分重视过程,而解题过程的建立又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没有观察就没有数学,而数学解题就是  相似文献   

18.
解题过程中被忽视的思维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其本质特征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和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为了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能多方尝试,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应引导、组织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谈谈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受注意或往往被忽视的几种思维倾向.  相似文献   

19.
20.
新课程标准下,注重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化归方法作为一种创造性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方面有积极作用.本文以数学教学为例,分析化归方法的运用原则,提出数学解题中化归方法的应用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