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指出:“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正是我国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把教育和科学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措施。该条接着又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形式、内容和办法作了如下的原则性规定:(一)“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二)“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三)“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信仰教育非常重要。从国家的角度讲 ,它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政治保证 ,是抵制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手段 ,是抵制和反对各种非科学信仰的必要条件 ;从大学生个人成长的角度讲 ,只有加强信仰教育 ,才能塑造大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 ,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 ,实现自身价值 ,完成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3.
创新国家高等教育理念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与社会理想之间相互错位,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国家高等教育理念需要实现几个转变:基本理念由“社会控制”向“学术自由”转变;发展理念由“单向度发展”向“协同式发展”转变;育人理念由“外部驱动型教育”向“多元能动型教育”转变;管理理念由“集权管理”向“分权治理”转变;服务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引领文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创新能力是国家、民族、时代赋予我们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于海 《上海教育》2007,(6B):36-36
“两纲”教育涉及的三个概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这几年来不断地为大家所接受。再作分解看,国家意识包括国家观念、国家富强、国家安全;文化认同包括天人观(天人合一)、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这要求我们尝试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去理解和探求与今天教育的结合点。然而,有人片面认为,“两纲”精神就是讲“复古”,尤其是在民族精神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国家文化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 ,特别是主流文化价值体系 ,免遭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国家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 ,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严峻挑战。为了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学校教育一方面应向青少年一代系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阐释民族文化精神 ,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应在社会和人文科学教育中彻底抛弃“文化进化论”的理念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观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基本价值观念和“自由”、“人权”等的历史性、文化性与相对性  相似文献   

7.
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依然较弱,理科教师的培养与补充机制还不健全,传统民族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理科教育文化生态失衡等。为此,提出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项对策:全面提升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理科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建立理科教师培养与补充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国家统编理科教材的使用;改革民族地区复杂多样的高考招生模式,向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考试为主的高考模式过渡;促进智能教育与理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理科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8.
我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危机,其民族文化因素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的缺位、政治权利诉求文化的缺失、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势性、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增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滞后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所导致。增进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强化民族文化治理,需要加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大生产发展,促进民族信仰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适应,强化国家教育在国家认同中的基础作用、推进教育均等化和少数民族人民教育平等权的实现,坚持科学保护、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全面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相结合,坚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精神与加强共同节日文化要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沈昊宇 《教师》2012,(29):116-116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民生之首。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沉甸甸地压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举国呼唤创新、渴望转型的创新时代,作为教师应该有“乐为人梯”的价值观并在“奉献、敬业、勤学、创新”四个方面体现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必须正确剖析当代中国各种主要社会思潮的本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提高现实针对性;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1.
《湖北教育》2010,(5):63-63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新精神和广大教师、学校及教育科研单位反馈的意见,在总结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科研下作基础上.充分听取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意见,确定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相似文献   

12.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首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与研究方法论,从“大语言观”和“大教育观”出发,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一个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两个功能维度是承接外部支持与培育内生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五条路径包括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次,分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学习者内生动力不足、利益相关者协同不够、教育内容针对性有所缺失、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有效性评估缺失等现实挑战。最后,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家校社一体化、坚持乡土性与技术性相统一、坚持专兼职并重、坚持评价引领的“五个坚持”层面提出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杨顺兴 《考试周刊》2010,(43):11-11
要提高民族素质,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涉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根本大计。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国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教师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建国初期,全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与此相适应,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措施。《共同纲领》规定: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为主要任务。1952年,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进行了院系调整。从而使教育较好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1956年9月召开了党的“八大”,对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把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直接联系起来。但是,“八大”以后,我们党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教育的作用只限于为政治运动服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错误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读书无用论”盛行,知识和知识分子被降到了历史上最低的位置。严重挫伤了广大知识分子建设国家的满腔热情和积极性。1978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关于知识、人才、教育、科学问题的主张日益深入人心,并为全党所接受。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把教育和科学确定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生产力标准,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表述是:“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建构知识、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跨文化交际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进行文化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文化差异性,特别是“文化殖民主义”操纵文化、教育话语权的不平等国际格局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着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对国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行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全面提高中学教师素质,人们常常着眼于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觉悟,这当然有它的正确性。但是,面对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国家培养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的急需,中学教师必须成为“全能型”的教师。他们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水平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心理素质与各种能力。中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已成为他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全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跨文化交际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进行文化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文化差异性,特别是在“文化殖民主义”操纵文化、教育话语权的不平等国际格局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着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对国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行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对外战略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以增进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各种政策、策略和原则。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文化因素在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文化价值观可以引导国家利益的建构和追求方向,同时它本身也是构成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在对外战略中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这方面,中国战略文化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泛道德主义取向、和合思维、“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以及诚信博爱是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回应和化解当代世界的各种冲突与矛盾,而且有助于形成全球共同体意识、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南联大教授群体主动承担起抗战救国与学术建国的双重使命,他们通过演讲的方式传播思想、报告世界战局和国家形势、坦陈国事意见、普及文化知识以及动员学生从军。他们的演讲使学生和民众对时事、战局、文化等有了比先前更科学的认识,有效地形成了第三方的舆论战场,积极塑造了学生和民众的“国家观念”:即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爱国、进步的政治意识;追求民族独立、时不我待的壮志豪情。西南联大教授们以演讲为主的大众传播形式呈现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有力地彰显了学术救国与文化抗战的国家观念,饱含着真挚的爱国热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