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基于日本文化发展的视角,从不断融合外来文化良性特质的外向性发展特点及择善而取之的文化本土化等文化发展趋向出发,解析了日本文化的本质特点,概述了日本文化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禅的东传以及新儒学对日本禅发展兴盛所产生的作用,同时分析了禅对于新儒学在日本传播所起的作用,以及禅儒在相互影响过程中对日本中世文化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认为禅借助新儒学传入日本,而禅又为新儒学在江户时期成为反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门显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的教育在各历史时期,既受本国社会文化的制约,同时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纵观日本教育发展史,我们发现,日本教育同日本其它文化一样,是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吸收外来文化的产物,同时教育的发展又推动了日本学习、吸收、推广外来文化。可以说,日本教育的发展与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是同步的,这就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教育发展轨迹和文化教育特征。  相似文献   

4.
朱金月 《文教资料》2011,(14):97-98
茶自中国流入日本后,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本文分析了日本茶道的产生与流变过程,并将其与中国茶文化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日本进入弥生文化时期。弥生文化是比绳纹文化更为进步的一种新文化,水稻的栽培和铁器的开始应用是其主要特点。许多中日两国学者怀着对弥生文化自然演进的怀疑和通过对考古发掘遗物、遗迹的研究,认为日本的弥生文化是中国移民携带的大陆新文化要素促使形成的。在这一作用过程中,中国移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公元前二、三世纪,大批的中国人进入日本列岛。与此同时,他们向日本传入了从中国大陆带来的稻种、铁器、青铜器和水稻栽培技术及金属器具冶炼技术等,使日本由绳纹文化进入到弥生文化,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土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其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不断的社会文化变迁中进行的,特别是进入蒙元时期以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思维与民族音乐创作思维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较快地实现了与他民族文化的涵化与融合过程,对民族音乐创作思维的个性特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成为土族早期民歌继承、发展及民歌种类产生形成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7.
现代日本企业文化有稳定,节俭,团结,诚信等几个特点,而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必然有其滋生和成长的土壤,通过对日本地理,历史,思潮等和日本商业和经济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分析得出,培育出日本企业文化的土壤有地理因素,心学的影响,报德思想等等.除了地理因素,日本的心学,报德思想等思想多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中国的儒家文化流传到日本,在日本广泛传播后,日本人依从自己的生活习惯,经济规律逐渐发展形成了石田梅岩的心学和二宫尊德的报德思想,这两种思想直接影响了日本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使日本商人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到日本现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企业的文化现象的进行总结并分析,来探究日本企业文化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姜丽 《文教资料》2013,(26):20-21
成语是民族语言发展的产物,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是语言词汇的精华.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会在语言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促使成语的形成.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论述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产生、发展及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文化形成过程是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发现、接纳和最终的融合。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分析了形成多元文化的地理原因、历史上复合过程和选择机制,以及复合文化的利弊。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种软权力,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日据时期,日本在台湾实行了文化上怀柔、同化的政策,其巅峰期是20世纪40年代的"皇民化运动",这一政策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后果。它促进了台湾意识的形成,促使岛内产生了"日本情结",也开启了日台特殊关系的滥觞;同时,由于日本殖民政府在文化上的一系列去中国化措施,对两岸关系带来了长远的负面影响。该文旨在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日本殖民时期的对台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对日台、中日、两岸关系产生的复杂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世界各地文化的研究。在日本学研究中,日本文化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从文化中理解和把握日本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的内涵,才能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的本身。本文论述了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与日本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探讨了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希望能为研究日本文化的专家们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席于霞 《文教资料》2008,(34):49-50
中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它的文字的产生、文化的发展,深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条件 1 单一民族与同质社会为集团主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日本单一民族和同质社会的特征使日本形成集团趋向的传统,并由此产生共同习俗、同种语言和文字以及思维习惯,使日本人对他们所从属的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认同感、事业心,并促成集团主义的形成。在民族宗教信仰上,日本民族信奉一种古老的神道教,他是一种泛神宗教,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跳跃的姿态完成了过渡。近代化过程中的日本一直受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两股潮流的影响。本文试分析日本在德川时代形成的传统文化对日本的近代化有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在稻作农耕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这种特有的文化心态,在稻作传播的过程中,通过生命一体感、"和"的精神、天皇观念、祭祀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了日本社会特有的集团意识。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管理的文化品格论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物。大学文化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不是一个自发的和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性探索与实践过程,是对于大学的本质和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等的科学认识、自觉设计与自主创造过程。因此,研究大学文化,离不开对于大学文化的有效形成和发展机制的探讨。而大学管理则是形成、传承、构建、更新、发展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在机制。通过对于大学文化构建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都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科学文化是由于科学产生、发展和传播所形成的,是人类最优秀文化之一。科学文化既是都市文化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又是现代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传统文化制约,我国对科学文化认识不足,科学教育长久以来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教学,使得我国都市文化中科学文化失衡。在当前社会转型期,要利用都市科学教育资源优势,加强都市文化中的科学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魏月霞 《红领巾》2004,(4):70-7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网络文化不仅为犯罪心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氛围,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发的几种心理危机助长和推动了犯罪动机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天平文化是在奈良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背景下,“以唐为师”,推行文化奖励政策而形成的。天平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在日的传播,巩固了以孝谦女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日本的建筑、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医学空前繁荣。天平文化对日本民俗、国风的形成发挥了奠基作用,是日本民族文化形成的里程碑。日本文化的许多特点在天平时期建立了雏形。天平文化促进了平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写实的角度分析日本动漫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娟 《文教资料》2010,(29):90-92
日本动漫不仅汇集了日本国内的人气,而且风靡全球.形成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日本动漫作为一种现代大众文化.对日本甚至是全世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相比之下,中国动漫发展缓慢,举步维艰,虽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但关键还是需找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本文结合具体日本动漫作品,对日本动漫的几个重要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