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大学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学评价作为制度导引是大学教学诸多现实问题的根本和核心。大学教学评价制度根植于传统大学教学观,因此,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学学术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教学观为此提供了契机。构建教学学术视野中的大学教学评价制度应注意:大学教学评价进入学术评价系统,实行分类、分阶段评价;确定教学水平标准,实行分等级评价;澄清教学的多维属性,实行多维度考核;加强评价的学生取向性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标准,衡量事物的准则。评价标准是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准则。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的需要的基础上。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客体现实的特性和规律是评价标准建立的基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指对一切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或数量要求的具体规定,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成就的尺度与准则。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的中心环节,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  相似文献   

3.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从各个维度反映出教学现实,便于教学主体准确判断教学效益,由此进行下一轮教学活动的课前预设,调整教学方案。文章从根据课程任务丰富评价标准、根据课程实际选择评价手段、根据现实情况丰富评价主体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优化教学评价结构。  相似文献   

4.
丁平 《河北教育》2003,(9):16-16
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心仍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而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推动这一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可否认,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并没有一整套客观、有效、科学的评价标准。对一堂课进行评价时,参评者往往都是带着各自心中的一套标准,立下一个框子,揪住一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有时竟然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彼此如在黑暗中打拳,你来我往,看来十分热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教育创新背景下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滞后的现实,通过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改革教学手段的探讨,将各种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依据学习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风格开展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评价建议”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评价观”,其评价体系有着鲜明的特点,我将其概括为“一性三化”,并认为这“一性三化”指明了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是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新路标。所谓“一性三化”,是指《标准》评价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维度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弹性化”。其中,“发展性”是《标准》评价体系的核心与灵魂,“三化”是“发展性”的体现角度与实现渠道,二者有机统一于《标准》的评价理念之中。下面结合《标准》的学习和现实的思考来谈谈这“一性三化”。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教育面临着三大矛盾:一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现实之间的矛盾;二是课程内容总量偏多与探究教学、创新教学等在客观上存在的费时较多之间的矛盾;三是新课程标准与旧的教育评价制度之间的矛盾。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高效课堂的构建显  相似文献   

8.
教师评价也叫“教师考评”,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教师评价即指: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效果,人们按照一定标准,对教师的现实工作状况或预期的未来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树洲 《文教资料》2012,(21):168-170
如何开展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理想的评价与评价的现实存在着矛盾。我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面对评价现实,追求评价理想: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现实情况决定主要采用发展性评价还是奖惩性评价;在教育评价实践中,现实又可行的是采用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教师教学评价应以学生评教为主,以学生评价的结果为基础,同行评价作矫正,自我评价作参考;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主,综合考虑教学工作其他方面、其他环节;以定量评价为主导,以所获得的量化信息为基础,得出评价结论,以定性的描述对评价结论作适当的补充与解释;高度重视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去追求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评价体系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指挥棒”,更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推行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是牵动全局的根本。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往往停留在单纯的纸笔测试,泯灭了教学的生动性和艺术性。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课程标准则强调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内容的激励性评价理念。显然,通过两种评价目标的分析比较,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评价标准,既是“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使学校基础教育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需要。一、新旧地理教学评价目标梳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相似文献   

11.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评价等环节上均提出了新观点和新要求。特别是明确了高中历史课教学的关键不是对历史本身是非曲直的澄清,而是要通过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分析和探讨,帮助学生建立起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标准和方法,并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处理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学学术是高等教育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的兴起对改变高校教学与科研相剥离、学生培养与学术研究相割裂等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教学学术的研究问题、方法选择、评价标准与实践举措为主线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在教学学术研究实践中,全面把握研究问题、科学运用研究方法、系统确立评价标准,深化研究主体的协同合作、加强学术研究共同体建设是推进高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现学生培养与学术研究一体化发展的有益途径,也是提高教学学术研究质量、发挥教学学术研究价值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优化教学是指通过改革创新而达到的教学的最佳状态。人类教学事业总是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前进的。一部教学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们不断改变不合理的教学现实,不断追求和实现教学理想的历史,即优化教学的历史。合理确定优化教学的标准,是优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在当前,我们应坚持的优化教学标准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多快好省的效率标准、真善美的过程标准。在行动策略上,优化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大力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改革中,实施教学多元评价,是适应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根据多元智能的教育理论,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的现实可行性,研究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课堂评价标准的“变脸”与现实的尴尬但凡正式的教育教学评价,都会给被评价者一个说法。而要给说法必然要有标准或依据,否则就不能理直气壮。课堂评价亦如此。自有评价起,就有了课堂评价的标准。而这种标准不仅起到了“给说法”的作用,还在于为课堂教学设定了一个导向的标高。由于时期不同.教学评价的导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评价标准。早些年,  相似文献   

16.
一、课堂评价标准的“变脸”与现实的尴尬但凡正式的教育教学评价,都会给被评价者一个说法。而要给说法必然要有标准或依据,否则就不能理直气壮。课堂评价亦如此。自有评价起,就有了课堂评价的标准。而这种标准不仅起到了“给说法”的作用,还在于为课堂教学设定了一个导向的标高。由于时期不同.教学评价的导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评价标准。早些年,  相似文献   

17.
发展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多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明确发展性评价理念蕴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要求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现状,并结合评价理念、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手段等五个"转向"阐述了发展性评价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学良心包含了责任心、仁爱心以及正义心。随着教学理念与教学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高,自从上世纪末美国厄内斯特·博耶提出"教学学术"概念后,教学学术逐渐地取代了教学良心。这一巨大的转变证明了教师的教学发展过程需要更多系统科学的行动方案以及外化客观的评判标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越多为人所关注。这种转变表明教师发展专业化、学术创新多元化、评价标准系统化的发展特点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实践中,在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着种种人文失落现象,严重制约着教学评价最终目标的实现.为改变现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为根本目标,确立教师评价主体地位,突破单一和封闭的量化评价模式,建立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海英 《青海教育》2003,(10):40-4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是这样表述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