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在我国这样一个素来重视“天人和谐”的国度里,到了现代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难以根治技术应用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涉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年代更为久远的思想文化观念问题,需要理清脉络,找出思想症结。这样,才...  相似文献   

2.
河东,即今山西地区,是大唐王朝"王业所基,国之根本"的战略要地与经济重地,技术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而此时,又是河东文化大繁荣的历史时期。在唐代河东的技术实践中,折射出鲜明的人力胜天工的技术工具思想、天人和谐的系统有机思想以及"天人不相预"和"在我人力"的有为自然观。同时,技术进步及其成就也赋予了唐代河东文学艺术创作的豪迈激情和不竭灵感,在给后世留下丰富的技术"活化石"的同时,也带给中国以至世界千年隽永的艺术享受。文章从STS的视角,力图对唐代河东技术进步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原因、技术创新的行业(门类)典型案例、技术进步所折射出的科学文化包括自然观以及技术与文学艺术的互动,作一个初步的系统探索。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善待自然的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蕴涵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是对西方人与自然对立的文化观念的扬弃,深入研究其所蕴涵的价值理念和相关思想,必将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天人论是船山学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在天道和人道二者中,王夫之更加强调人道的作用,提出互为道器的天人论.这种思想不仅吸收了张载和朱熹的学术养分,也对道家思想作了批判的吸收.然而,其中的矛盾,恰是王夫之在思想创造中进取与努力的体现,对今天的中国哲学依然有启发.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2)
荀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荀子的"天人相分""性本恶""教育环境论"的教育思想角度分析对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并阐述当代德育建设工作可借鉴的诸多价值。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追求"天人和一"的精神境界,即所谓的和谐。和谐社会从概念到实施,是了不起的创举,同时也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深刻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在建设进程中,我们需深入了解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孜孜不倦,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生态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文章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角度,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脉络,回顾了过去的人天依附关系,反思现在的天人对抗关系,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和谐状态。由于当今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已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转型与文化转型,不仅涉及到经济转型、文化支撑问题,而且关乎中国现代复兴的历史道路问题。首先是对经济转型的理解问题。现在提出经济转型,如何理解经济转型?它只是把出口型、外贸型、投资型的经济转变成内需型的经济吗?我认为,这样理解,仍然是局限于投入、产出、市场、价格、利润一类小经济学思想上的,或者说,只是停留于工具经济学思想考虑问题的,而不是出于经世致用的大经济学思想。"经济"二字,中国文  相似文献   

9.
张骏  古风  卢凤萍 《资源科学》2011,33(3):556-563
人居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系统观的具体体现。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是保持和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优势,并将其转换为现实旅游竞争力,从而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展资源开发视野,开展相关研究的新角度。优秀的人居环境应坚守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的理念,彰显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心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从这一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开展也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论上的思考。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与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也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从自然环境治理、民众教育以及目的地社会建设的维度入手,利用人居环境资源优势促进城市旅游吸引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这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更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关.要迎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生态文明之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一经济发展范式,注重继承和弘扬我国天人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整合各类生态观,建立新的科学生态观,以提高人类的生态自觉.  相似文献   

11.
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现状迫使人类在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进行着深刻的反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也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目标的道德规范,从中寻求可资借鉴的深刻启迪,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构建和谐企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说明了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一定也做好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所经历的阶段、产业经济发展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全新经济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思想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当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踏入这一领域,当"天宫"和"神八"深情"拥吻",当"嫦娥三"平稳着陆于月球的虹湾,无数鲜花与掌声背后,有谁会关注到这样一些人,他们默默隐于喧嚣热闹的场景之中,谋划着中国涉入太空技术实现之后的系列科学问题——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茫茫宇宙中一直飘荡着这样的问题。自人类诞生以来,一直致力于了解和探索我们居住的地球甚至是地球以外太空的秘密——它们是怎么起源如何形成的?它们的未来将向何处去?它们的结构又是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面临者许多现实课题和更高的要求,构建平等、民主、互动、合作的和谐课堂,就是题中应有之意.笔者认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需要"活"."求活"始终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灵魂.凡是课堂教学中突出一个"活"字的,课堂就会生机勃勃,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那么,怎么样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6.
王娜 《今日科苑》2009,(14):17-17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到现代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就有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马克思也从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多角度作了论述,为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太空没有水,空气稀薄到几乎没有的程度,在太空遨游的航天器的"皮肤"是不是可以保持素颜了?不再像在地球上那样,不"化妆"就会失去"高颜值",锈迹斑斑?还真不是这样,太空环境对航天器"脸面"的伤害还是很残酷的。举例来说,"和平"号空间站是前苏联建立的一个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了俄罗斯),它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季相林 《软科学》2003,17(2):5-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的应用,倡导“人与技术、技术与环境”融洽的和谐的重要性、迫切性已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诸如: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都对“人与技术、技术与环境”的融洽和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一定意上说,“融洽和谐”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影响到整个人类的未来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对人与技术、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善待自然的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蕴涵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是对西方人与自然对立的文化观念的扬弃,深入研究其所蕴涵的价值理念和相关思想,必将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盛晶 《科教文汇》2011,(34):87-87,110
天人关系是指天道与人道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王船山对传统的天人关系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他的独特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天人观。本文拟就王船山天人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