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学术界尚未研究过的李大钊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重点论述了李大钊革命的美育观和平民主义的审美观。同时将李大钊的美育思想与蔡元培美育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挖掘了李大钊美育思想的独特价值。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关于文化的精辟论述,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重大创新发展,研究意义重大。近三十年来对李大钊文化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大钊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李大钊文化思想内涵研究,李大钊文化思想的价值意义研究。通过概述和评析李大钊文化思想研究的现状,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李大钊文化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2017年4月,值李大钊就义90周年之际,在大钊同志的家乡召开了"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9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突破。  相似文献   

4.
吴汉全教授是全国知名的李大钊研究专家,受业于学术大师张静如先生门下,传承张先生关于李大钊研究的学术思想.近30年来,吴汉全教授坚持不懈地开展李大钊研究工作,主要贡献是:加强李大钊早期思想的研究,为深化李大钊研究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注重李大钊思想渊源的研究,力图勾勒出李大钊历史活动的中外文化背景;开展李大钊革命活动的研究,展示李大钊革命活动的突出贡献和历史地位;重点研究李大钊的学术思想,阐明李大钊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贡献;研究李大钊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在开拓李大钊研究新领域上下工夫.吴汉全教授的专著和论文,在李大钊研究史上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唐山是李大钊的故乡,李大钊是唐山的伟人,是唐山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作为李大钊家乡的高等学校——唐山学院和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举起李大钊研究的旗帜,《唐山学院学报》创办了"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该栏目旨在办成国内外李大钊研究的思想阵地和学术园地,以推动李大钊和中共党史研究深入开展。"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已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2016年载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研究是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自李大钊就义不久,各界就实质性地开始了对李大钊生平、思想和贡献的研究.近百年来,国内外李大钊研究取得重要成就,出版了李大钊传记、文集、全集、年谱等标志性成果,发表了大量研究著述.面向未来,新时代李大钊研究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政治性研究与思想性研究的新融合...  相似文献   

7.
《滨州学院学报》2020,(5):63-67
"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先驱者的初心与新时代的使命"为主题,对李大钊精神和初心使命、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李大钊思想理论、李大钊革命活动以及如何深化李大钊研究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成果丰硕,意义重大,必将推动李大钊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正>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基础的奠基者。李大钊的学说、功业和人格魅力是非常宝贵的思想资源,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李大钊的著作和思想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的宝库。李大钊是唐山的伟人,是唐山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欣喜李大钊家乡的高等学校——唐山学院举起李大钊的旗帜,创办"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静如先生是中国李大钊研究的开创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张先生在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一以贯之地坚持李大钊研究,在李大钊研究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李大钊生平活动与思想体系、李大钊研究史、李大钊研究的新领域开辟、李大钊研究国际化以及培养李大钊研究后备队伍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先生从事李大钊研究有着丰富的学术思想,张先生李大钊研究的丰富学术思想包括:知世论人、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研究理念;学科交融、视域宽广的研究视角;加强基础、还原本真的学术追求;总结得失、不断开拓的治学风格。张静如先生对中国李大钊研究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开拓与创新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新的文明发展道路,李大钊立足于民族复兴、着眼于文明再造,在"东西文明论战"中提出了第三文明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李大钊第三文明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对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发展轨迹、基本内涵、内在特征以及理论与实践价值展开探讨,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认知体系和多维度的研究脉络。今后应进一步丰富第三文明思想的研究视角、不断深化第三文明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持续拓展第三文明思想的影响研究,以不断扩大李大钊第三文明思想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为创造中华民族新文明积累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李大钊在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并非偶然。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李大钊曾经发起反基督教运动,并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过深入地研究。然而,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李大钊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和认识,却有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早期李大钊曾经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虽然没有加入任何宗教,但是其留学生活及留学时期的思想发展却一度深受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是李大钊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途径,对他后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李大钊的研究已经很深入,研究成果也很丰硕,但是,对于李大钊法律思想的研究仍不多见。其实,李大钊的法律思想内容丰富,见解独特,许多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起到启迪作用,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和李大钊作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伟大的思想家、启蒙家,是反封建的思想斗士,他们的思想也为中国革命、社会变革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梁启超和李大钊关于自由、民主和良知方面的阐释既有共通的地方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在今时今日仍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种种原因,梁启超和李大钊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有些地方值得深入探讨。从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的文献看,对于梁启超和李大钊思想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比较少,近期的相关研究更少。因此,这一比较研究既有利于对二位的自由民主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是李大钊通知就义90周年。为弘扬李大钊的理想信念与献身精神,推进李大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将联合举办"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朱成甲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李大钊研究学者。他从1978年开始从事李大钊研究,至今已经40年,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李大钊最有成就、学术水平最高的学者。他的文章《李大钊对袁世凯的认识过程》与专著《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李大钊传》(上),被学术界誉为李大钊研究的"三部曲"。本次访谈,回顾了朱成甲先生研究李大钊的过程,阐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反响,揭示了朱成甲先生持续、深入研究李大钊的内心动力,体现了当代学人不忘"先驱者"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是李大钊同志就义90周年。为弘扬李大钊的思想理念与献身精神,推进李大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将联合举办"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继承大钊遗志,弘扬大钊精神。现面向全国征集会议论文(作者具体选题,请结合会议主题,参考征文提纲,也可自行拟题),论文请于2017年4月10日前发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李大钊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时,由于李大钊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制约,在李大钊身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某些过渡的痕迹,存在着若干与他向共产主义者迈进这个主旋律不太和谐的杂音。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当然要给予实是求是地评析。但是,有少数研究者在评价李大钊时,却把一些不存在的错误加在李大钊身上,这当然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对于李大钊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出版了一本《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的专著。作者对李大钊的思想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细致分析,其中的一些观点对我们研究李大钊思想无疑是很有启发的。但是,书中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一生非常重视美育,并在实践中研究美育方针,创新美育方法,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美育道路,形成了丰富的美育思想。本文在梳理陶行之美育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陶行之美育思想对当前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大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一生非常重视美育,并在实践中研究美育方针,创新美育方法,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美育道路,形成了丰富的美育思想.本文在梳理陶行之美育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陶行之美育思想对当前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大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成长于燕赵文化的沃土,地域文化对李大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光辉业绩中蕴藏着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燕赵文化的风骨与共产主义者的献身精神,体现于李大钊一身。燕赵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孕育了李大钊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革命实践和献身精神为燕赵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