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谯周是蜀汉时期的硕学鸿儒。他承继家学,渊源深厚;师从秦宓、杜琼,远绍任安、杨厚,深得巴蜀学术传统。在其学术生涯中,又受同宦、乡贤的古学影响,成为蜀汉学术的集大成者。谯周对巴蜀文化的传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鹏 《华夏文化》2003,(4):13-14
《诗经·大雅·卷阿》篇中对岐山周公庙所在地形有这样的描述 :“有卷者阿 ,飘风自南。”字面意思是说 ,周公庙位于东、北、西三面环着自然山岗的山坳里 (没有围墙 ) ,独南面与平地相接有一敞口 ,故而长养之风从南方吹来。这种奇特的地形坐北而面南 ,光照充足又能凝聚住阳气 ,因而使林木、庙宇显得一派欣荣。而诗的寓意则昭示了为尊者如能让自己的德行修为也同此地形一般 ,虚怀若谷 ,常屈圣体 ,那么就会有像熏风一样多的贤士 ,从南方来辅助你。浑然体现着一种开放性与包容性 !周人的部族崛起于渭上岐山 ,开始势力很小 ,方圆不过百里 ,人口不…  相似文献   

3.
研究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界定。在传统的文化研究中,基于对文化概念的人类学和社会学认识,经验方法、结构方法和历史方法是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和文化产业的出现,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文化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因此对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总体上看,厘清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力,探索"文化生产力"的性质、特点、规律、结构和机制,认识当今文化学与其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进而探究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方法和路径,已是摆在理论界和学术界面前的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周積明 《中国文化》2023,(1):314-322
馮天瑜的一生致力於中國文化史研究。他的文化史研究論著,有一條清晰的紅綫,這就是深深地摯愛中華文化,爲此,他一直在執着地追問和探尋中華文明是一種什么樣的形態,它的生存機制如何?它的血脉是如何傳遞下來?由此進而去探求中華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爲了回答這些問題,馮天瑜圍繞中國文化的生成機制、文化特質,中國文化的元典精神,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基本形態,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等中國文化史的重大問題作了深入研究,建構了一個系統認識中國文化的體系,并在文化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上作出重要貢獻。他從觀念文化轉向制度文化,對中國歷史上的“軸心制度”——周制與秦制進行别開生面的研究,所著《“封建”考辨》振聾發聵,而《周制與秦制》則是他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部著作。他關懷并憂患於中國文化乃至人類文明的當下與未來,以木鐸之聲警醒當世。他病危之前,將其有待出版的口述史的標題定爲:“向着公民的無悔抉擇”。這是他對自己一生學術和思想人生歷程的自我定位,是對這個世界的莊重宣言,更是對陳寅恪“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遥遠致敬。  相似文献   

5.
夏代是中国由史前时期向文明社会演进,由部落向国家演进的完成阶段。而大禹作为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的第一世帝王,则是这个完成阶段的临界点和结穴点。欲探索整个夏代文化,不能不研究夏的先祖鲸和禹的时代在由史前向文明演进历程中处于怎样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地位,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6.
消费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在中国,消费文化从1994年开始被介绍进来,以后每年与消费文化相关的研究文献逐年上升。仅2008年一年,有关消费文化的文献就达到1700份,可见其的重要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消费文化呢?  相似文献   

7.
路新生 《中国文化》2014,(1):143-149
2013年年底,我赴台湾中研院文哲所、近代史所开会并访学,有机会再次与张寿安教授晤面,承她送我两部周昌龙先生的着作:《新思潮与传统--五四思想史论集》、《超越西潮:胡适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8.
由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巴蜀文化研究丛书>现在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套分别由历史学、考古学和民族学专家编撰的丛书,向各界读者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巴蜀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精深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星堆文化的起源、三星堆祭礼坑的年代与功用和三星堆文化来源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外学者进行三星堆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指出国外学者在三星堆文化研究上可供国内学者借鉴和参考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高强 《华夏文化》2005,(2):24-26
宝鸡古称陈仓,因位于关中西部,旧属凤翔府管辖,故而又称西府。西府地区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及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西府民俗文化就是这种历史文化的“遗存物”和“活化石”。  相似文献   

11.
, 《寻根》2012,(5):144
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与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信阳市台办、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与侨教学院、台湾夏潮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12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活动,于2012年7月23日在信阳开营,来自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和信阳师范学院的师生70多人参加了开营式。为期一周的"2012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活动,继2011年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和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与侨教学院等单位举办"东亚儒学研  相似文献   

12.
文化之间积极涵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文研究儒家文化对韩国风俗习惯、学校教育、影视宣传、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旨在探究学习和研究韩国继承与发展儒家文化思想精髓的经验,充分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盐文化词语是在产生之初即表达与盐有关联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意义的词语。目前盐文化词语的研究存在选题范围狭窄、研究不够深广、缺乏系统论述等不足。今后盐文化词语的研究应该充分利用第一手资料,从盐业专门史的角度,联系多学科知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准确解释每个盐文化词语的含义,弄清相关名物词语的得名之由,展开对盐文化词语内部系统和特点的分析研究,探讨盐文化词语意义延伸使用的情况,充分利用语言和文化综合研究的方法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先商史的神话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在殷(商)代开国之君成汤以前尚有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共十三王。罗振玉、王国维、吴其昌等先生据甲骨卜辞以及《山海经》、《竹书纪年》、《楚辞》等文献典籍,证明了其中的冥、振、微即卜辞中的季、王亥、上甲(微),又在王亥与上甲微之间补充了王亥的兄弟王恒①。对于成汤以前殷的先祖,学者大都以上甲做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这是因为在上甲微以前段先祖的世代次序,甲骨文中还未见到,无从证实;但是自上甲微起,殷先祖的世次在甲骨文中不但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09,(11):51-51
先永成,1949年出生于四川隆昌县。现为内江市美术协会副秘书长、内江市政协书画院画师、四川省香格里拉彩墨画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6.
昭通龙虎文化与彝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江 《寻根》2003,(1):10-15
巫术文化是古代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其作为窗口,可以窥知许多古代文明的秘密,诸如宗教、艺术、心理、民族、习俗等方面。因此对巫术文化的考察研究是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研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壳龙虎图案及其背后的巫术观念,就是对史学界、文化界长期盛行的“惟龙独尊”认识的矫正,对于还原中国古代巫术文化的原始面貌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本文试对龙虎文化在朱提(昭通)古地“淮桔为枳”的原因提出彝族文化背景的理解,并由此推及当时和其前彝族及其文化在昭通的重要地位、夏人岁…  相似文献   

17.
正周作人的一生与日本文化有着深刻复杂的关系,日本文学评论家竹内好曾评价其为"最早具备日本修养的人",周作人研究专家木山英雄也在《周作人与日本》中指出:"论及日本与日本文化关系之亲厚,无人能出周作人之右。"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界公认的"日本通",致力于日本学术文艺的译介、研究,将日本文化的影响与个人的思想、气质融通,成为新的有机整体,逐步形成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初识夏目漱石1885年1月16日,周作人降生于浙江绍兴东昌坊  相似文献   

18.
周紫芝以诗寿秦桧父子生日,并非出自其本意,而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作为诗人,周紫芝既宗唐又宗宋,并以杜甫、张籍、王建、张耒等唐宋诗人为主要师法对象。斥"贼去方烧县,兵来复打城",悲"乱离隔中原"中的死者,贺官军"屡捷淮寇",并于送别友人时嘱托其"折冲自可销戈兵,寸地尺天归圣明"等,这是周紫芝诗歌时代精神与时代特征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城市与文化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到本世纪初,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在这个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据张利民编辑的《近代中国城市史论著索引》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关于单体城市研究的专著、资料集、论文集等共计518部。张仲礼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以城市的现代化转型历程为主线,透视城市内部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总结城市转型的特点,揭示城市转型的规律,富有创新性。隗瀛涛主编的《近代重庆城市史》,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古代重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近代重庆城市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周作人大量著作言论的分析中,理清周氏文化心态的结构和脉络。周作人的头脑、信仰具有近似十八世纪启蒙主义者宁静理智的特点;他的感觉则是十足二十世纪现代人的,充满了现代人的荒诞感和孤独寂寞感。文章通过对周作人的人生、历史、文化、艺术观念的探讨,认为周氏为解决思想与世代的强烈反差,采取了一种努力调合十八世纪的理性与二十世纪的荒诞,从而以古典的理想来统率驾驭现实的做法。作者对周作人缺少欧洲启蒙主义的热与动的老态,及中国二十世纪特有的“投射着千百年黑影”的现实作了分析。指出周氏文化心态的矛盾,事实上是理性与现实矛盾的反映,他的文化心态与文化理论的方法论的最大特色即是儒家的中庸思想。作者的结论是,周作人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唯其如此,他才能甘于寂寞,以看客的身份,凝视荒诞现实而坚持理性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