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常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学生没有生活素材就难以写好作文,在气氛紧张、时间仓促的考场上更足如此。但高中生课程多,时间紧,生活范围狭窄,见闻经历不广,作文考试常常会碰到身边无“米”的情况,这时,你不要急,不必慌,只要你巧“借”巧“煮”,同样可以为“炊”。一、巧借“米”1.巧向课本借“米”。课本是我们的阅读文本,其实  相似文献   

2.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就像美目那样传神,能激发读者阅读的欲望。那么,在写作时如何巧拟题目,一“名”惊人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借“名”法 1.巧借人名:《我们班的“施瓦辛格”》《当代保尔——张海迪》。 2.巧借事名:《当心“鸿门宴”》。 3.借用歌名:《在希望的田野上》、《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中对“势”的论述对商战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必须结合其对“形”与“奇正”的论述,才能对“势”有正确全面的了解。从商战实践出发,从静态、动态、应用三个方面对“势”进行分类,并结合具体商战实例进行分析,认为“势”的应用千变万化,掌握好以“形”“正”,“以正合”,以“势”“奇”,“以奇胜”,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比喻修辞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可感,模糊的东西清晰可见,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所以有人称赞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但也有人反其道而用之,他们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把明确的东西模糊化,这种“反弹琵琶”式的比喻有时会取得一种更奇妙的艺术效果。宋朝秦观的词《浣溪纱》中,有“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句子。梁启超曾把这两句评为“奇语”。奇就奇在它突破了一般的比  相似文献   

5.
火龙出水     
明代焦玉《火龙经》曾记录一种叫“火龙出水”的武器,按现代的说法是一种运载火箭加战斗火箭的三级火箭。它用一根五尺长的毛伯‘,制成一个龙腹式箭筒,去节刮薄,两头安木雕龙形头尾,龙口稍仰,利于喷射腹中火箭。头尾下部两侧各安半斤寞的起飞小火箭一支,伤头后附火药筒,箭尾有平衡器.装配时,先将四支起飞火箭的药信相连,然后再同龙腹内的火箭的药信串联。火龙田水多用于水战。作战时,在离水面三、四尺处,点燃起飞火箭药信,推进飞行,行程可达二、三里。当起飞火箭燃尽时,恰好点燃龙眼内并联各火箭的药信,各火箭借推力脱口而…  相似文献   

6.
优伶,即倡优伶人,相当于今天雅称之“戏曲演员”,有些关心国运民瘼的血性艺人,他们擅长智谏巧讽,借艺干政,借戏评文。除了《史记·滑稽列传》优孟故事,还有以下数则。智责县令欧阳修所编《新五代史》载  相似文献   

7.
比喻,也叫打比方,就是借具体常见的事物或道理,比方说明生疏抽象的事物或道理。比喻的方法,很早就从理论上受到人们的重视。《周礼·先郑注》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墨子·小取》说“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这里说的辟,就是比喻,“也”即他,“侔”,即比较。《文心雕龙·比兴》说:“且何为比?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宋代朱熹在《诗经集传·国风·樛木》中说的更为明  相似文献   

8.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千古传诵。如今说“醉翁之意”,都是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比如说:论今鉴古,当今有的人遍游名山大川,饱览异域风光,却巧借考察、访问之名,真够醉翁之意的。古为今用,虽然变了味,但已被人们接受了,用活了。当我们将《醉翁亭记》作为阅读文本用来教学的时候,就得引领学生回到原作中品尝全句话的原汁原味,以求得个中真意:到底醉翁之意何在?  相似文献   

9.
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明事理,巧管理,尽师道,挖内力,借外势”构造学风建设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汉语成语是阅读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即要求“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高考《考试说明》也提出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而由于成语大多脱胎于文言,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含义和用法,必然常常显现于成语之中。因此,巧借成语,奠定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也就理所当然了。巧借成语,有助于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中学对修辞的考查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大纲》中规定的8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即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用“两对(对比、对偶)两比(比喻、对比)借(借代)引用,两反(反复、反语)两问(设问、反问)拟人夸(夸张)”这一句话便能把几种修辞的名称巧记下来;二是修辞的实际运用,主要是指它在语言简明、连贯、  相似文献   

12.
“奇服”禹意新说江苏宝应县汜水中学于其“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鬼。”(《涉江》)人教社所编教参中的有关“课文说明”及“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均认为“奇服”用以比喻自己“德行的高洁和忠直以及志向的远大,虽连遭打击而被迁逐...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第八册28课《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富有强烈的戏剧性。情节复杂曲折,引人入胜。作者巧妙地以“借”为契机引发全文,又以“借”为线索展开全文。课文通过周瑜妒才忌能,假公济私,巧设机关,以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为由,诓诱诸葛亮,限令时间造出十万支箭。交代出“借”的起因(故事的起因),即为什么“借”。又通过诸葛亮巧  相似文献   

14.
任伟栋 《甘肃教育》2007,(3X):30-30
这里的“势”指的是教情、学情。教情、学情会因主观的、客观的诸多因素发生变化,与预设的教学计划、教学思路不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的具体变化而灵活选用教法。“正”是一种固定的模式或者说是一种基本的教法,比如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朗读。模式固定未免机械,做法常规难免死板,这就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用“奇”。《射雕英雄传》中“无招胜有招”即是这个道理。再用一种说法。“奇正相生,因势而变”实际上是指在教学中主线不变,局部伸缩;多方刺激,强化注意。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势篇》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兵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可见,孙子兵法特别强调“奇”、“正”互用。那么,什么是“奇”,什么是“正”呢!历来兵家众说纷纭。不管怎样解释,各家都承认,“正”是用兵的常法,即遵循战争的一般规律;“奇”是打破常规的变法,是指在特殊情况下的灵活机变。用兵应当正兵合战,出奇制胜,把“正”和“奇”结合起来。当然,“正”和“奇”也是相对的,一些奇法由于有效的解决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就变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正法了;一些正法由于竞争双方普遍熟…  相似文献   

16.
一、余幼好奇服兮“奇”,《说文》:“异也。”“异服”,奇异的服装或者奇异的服饰,借来比喻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正确的政治见解。《渔父》有:“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奇”字就是“奇异”或者“奇突”。  相似文献   

17.
张海燕 《阅读与鉴赏》2007,(9):76-77,80
广东版必修二《渐》一文由浅人深,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寓言故事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即借“渐”这一现象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做一个“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周朝的兵书《六韬·军势》中,将出兵奇速比作“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暝目”。《淮南子·兵略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以后就有了“迅雷不及掩耳”这个成语,意思是说,突然响起的雷声使人来不及堵住耳朵,常常用来比喻行动特快或态势发展神速,使人猝不及防。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促织》:“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教材对“以蠹贫”的注释为:“因胥吏侵耗而贫穷。蠹,蛀虫,这里用来比喻侵耗财物的胥吏。”此注可能来源于下面两种解释:①释“蠹贫”为“因吏胥所蠹而贫”(清代吕湛),②释“蠹”为“蛀虫,借指里胥”(《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  相似文献   

20.
张迎春  孙文东 《语文知识》2002,(2):45-45,19
《语文知识》(2001.3)发表了张先保老师的《巧辨借代和借喻》。文章首先抽象地谈了一下借代和借喻的区别,然后教给学生一种“简易的辨别方法”,即“看一个句子是借代还是借喻,可以看本体和‘借体’之间能否用‘像’连接,如果能用‘像’连接就是借喻,否则是借代”。文章还举了一连串的例子证明其辨别方法的实用性。然而,笔者认为“巧辨”存在着局限性,应谨防“误区”。本体同借体之间能用“像”连接的并非都是借喻。二者之间能否和“像”连接,这仅仅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表面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