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帮办行动体现媒体"服务"功能 既全方位为市民提供有用信息,又解百姓之所急,<每日新报>创刊8年来一直坚持这种民生新闻操作理念.从2000年创办"新帮办"专版,到2007年联合天津市政府办公厅推出"民生专线",再到2008年成立专门的帮办组织-民生帮办工作室,<每日新报>的帮办题材深入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报纸帮办新闻的操作思路日益清晰、成熟.  相似文献   

2.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时下,民生报道突破了民生新闻的题材或操作手法,强调大民生价值取向,提升为新闻传播的一种理念.<福州日报>创刊10年来坚持民生理念做活党报,将民生理念贯穿到办报的各个环节,赢得上级的肯定和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时下,民生报道突破了民生新闻的题材或操作手法,强调大民生价值取向,提升为新闻传播的一种理念.<福州日报>创刊10年来坚持民生理念做活党报,将民生理念贯穿到办报的各个环节,赢得上级的肯定和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业界,学界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给它下的定义也多种多样。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有"新闻题材说"、"节目形态说"、"传播对象说"、"价值取向说"四种。"新闻题材说"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类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是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并列的概念。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佛山日报>提出"社会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互动化"的理念,开通民生热线"83808380",几乎每天都有4个民生版,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在人文关怀中不断提升民生报道影响力,也使报纸在市民中赢得了口碑.  相似文献   

6.
搭建"民主促民生"的最佳传播平台,拓宽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提升民生新闻的报道品质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尤其是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议题,要搭建民意平台,通过发扬民主特别是基层民主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近两年来,杭州电视台<新闻60分>和<明珠新闻>等民生新闻栏目将"民主促民生"机制作为民生新闻提升的一个突破口,围绕民生议题,和政府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注重市民互动,丰富民生预设议题的表达形态;强化"媒介公民"意识,优化舆论引导,进一步提升了民生新闻的品质,扩大了民生新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刊登在<工人日报>2001年8月2日上的消息<郑州:罚单"赶"走首家擦鞋店>一文,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3等奖.评委们之所以青睐这篇消息,因为它是一篇成功的短新闻.从写作上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孝感日报》近几年来对市场报道作了一些开拓性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市场不仅是商品经济的大海,同时也是内涵丰富,魅力无穷的新闻之海。走进市场关注市场拓宽报道领域大有可为我们报纸的经济报道长时间受产品经济宣传框框的束缚,内容单一,题材雷同,报道面窄。新闻改革,尤其是搞活经济报道的要求迫使我们打破框框,走向市场,尽可能地拓宽报道面,寻找与读者的接近点。1987年我们提出“三贴近”(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思路后,报纸上市场新闻逐渐多了起来,1988年对彩电市场、冰箱  相似文献   

9.
决策新闻解读,重在挖掘"决策新闻背后的新闻",是深度报道的一个品种,也是近来<河北日报>着力探索的一种新型题材.2005年以来,<河北日报>先后在一版突出位置刊发两组决策新闻解读,分别为<大手笔奠基未来>、<"河北一号工程"全景聚焦>系列报道,这两组气势磅礴的组合报道,引发读者全方位的思考,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如何改进和加强地市党报区域经济报道?广东<揭阳日报>从拓宽报道视角入手,将单一的领导视角转向新闻视角、平民视角和非经济视角;运用宏观、多向、求异思维,拓展新闻题材的内涵和外延,寻求区域经济报道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1999年5月,福建电视台创办<现场>栏目,实质上已具电视民生新闻的雏形.2002年1月,中国第-个打出"民生新闻"招牌的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横空出世.2008年1月,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正式更名为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民生频道诞生.这成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稳步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99~2009年是中国电视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其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曲折前进过程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温州"1·21"持枪抢劫杀人案是一起惊动国家公安部的涉枪大案.此案的成功告破,成了今年入春后的一条轰动新闻.2月5日,<温州日报>在"聚焦新闻"版推出"1·21"持枪抢劫杀人案侦破内幕独家新闻及相关报道,可以说是对新闻题材作多角度开采,从已经报道的新闻题材中挖掘独家新闻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及报道中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一些报纸、电视纷纷推出一些以反映民生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如<三明日报>开辟了"都市新闻" "生活周刊" "这事帮您问了" "曝光台"等栏目,目标对准百姓生活,这些栏目有效提高了受众的关注度、社会反响度和公信力.同时,民生新闻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已成为这些来年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们新闻工作者又都投入到,隆重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中.国家级的媒体乌瞰全国,可以依据各自的定位和目标受众选取极具说服力的报道题材.我们地方电视台在这场可预知的常态性"新闻大战"中,如何发挥特长、占据一隅之地呢?笔者谈几点粗浅见解.以民生新闻栏目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去除"官味儿" 其实,经济报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重大经济题材也不例外,关键是记者如何寻找切入点.如果记者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着手,告诉人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和启示,这样,即使是再宏观的经济新闻也能找出民生视角来.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吹响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号角的<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正式开播,老百姓身边的小事、琐事成为镜头关注的焦点.整个报道弘扬着一种草根的平民精神,在当地的收视很快大幅攀升.同一天,陕西电视台"市民生活,社会话题"的<都市快报>在都市青春频道也正式开播,当时虽然没有明确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帜,但实际上成为陕西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诞生之地.此后,电视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在全国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雏形,已经小有影响了.而在电视荧屏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叫<第7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  相似文献   

18.
<正>不可否认,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的常态,群众化视角、生活化题材、通俗化表达以及服务性理念与过去说教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民生新闻朴实贴近的个性很快受到观众的认可,但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也听到了来自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很多民生报道存在新闻价值含量低的事件,一些市民小事、邻里纠纷、街头闹剧、一般化车祸火灾会为迎合观众猎奇的兴趣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编排中,内容也充斥着新闻当事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的题材如何,既涉及到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观众的接受度和收视率,也关系到舆论导向,还决定着能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市井琐事和负面报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记者编辑要从三个维度去面对报道题材,即:根据新闻价值选择题材、按照舆论导向把握题材、顺应传播规律处理题材,以保持电视民生新闻积极的价值取向,通过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来努力传递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已成为当前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与社会新闻相比,民生新闻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体现人文关怀,更带有亲民色彩.不同于传统时政新闻中的"硬新闻",民生新闻以"软新闻"居多,它不太关注新闻事件的重大性、政治性和严性,即使是重大事件也往往从民生视角、民体取向等国以报道,加上平民式的主持风格,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