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读者》2012,(12):39-39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的饺子卖得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穰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相似文献   

2.
裘影萍 《初中生》2010,(5):43-43
饺子是我国民间喜爱的传统食品。不过,饺子最初不是食品,而是一味药,原名叫作“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相似文献   

3.
①徐夕——饺子 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起源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首创用于包药物的“月牙馄饨”。元代以后,饺子即成为中国人过年的必备品。饺子在年夜饭餐桌上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北方,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4.
饺子的来历     
《甘肃教育》2008,(23):33-33
饺子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髑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再将鲜肉、鸯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食丽毒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纂厌。饺子原名“娇耳”,据说是中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相似文献   

5.
裘影萍 《小读者》2013,(2):37-37
饺子是我国民间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不过,饺子最初不是食品,而是一味药,原名叫作“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张仲景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人称“医中之圣,方中之祖”。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即使在长沙为官时,也常力百姓除疾医病。东汉末年,连年混战,从长沙弃官告老还乡后的张仲景,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回到家他心里总记挂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便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相似文献   

6.
史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光,自幼读书,博闻强记,著有《史记》,被后人称为史圣。草圣:人称汉朝书法家张芝是“草圣”,他擅长草书,对章草(旧隶的草体)造诣更深。医圣: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勤奋学习古人治病经验,博采众长,写出著名的《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本书被后代医学家视为必读经典,张仲景也就成了“医圣”。  相似文献   

7.
高峰  岳华  光建 《下一代》2008,(11):36-37
在位于医圣张仲景故里的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前庄小学,活跃着一支由十多名少先队员组成的"敬老小分队"。这支小分队的队员们13年如一日精心照料村里两名孤寡老人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8.
笑话碰碰车     
《小火炬》2013,(Z1):73
"鹿"由器你知道长颈鹿头上那两个小揪揪是干吗的吗?不知道。是"鹿"由器啊!动物园的Wifi网络都靠它了!呃……那你头上的那两把钳子是干吗用的?很简单,用来夹包子……啊疼!快逃……饺子的来历你知道饺子是怎么来的吗?当然是用钱买来的!回答错误!我来告诉你吧。从前,面皮遇上了麻烦,向好朋友肉丸求助,肉丸一拍胸脯说,你就包在我身上吧!于是就有了饺子。  相似文献   

9.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不仅是医学家也是思想家。他一生行医济世、治病救人,他的《伤寒杂病论》成为医学经典。他坚持勿求名利、众生平等、追求真理的"仁爱"观,高尚的人格,精湛的医术,博大精深的"仁爱"思想不仅成就了"医圣"之名,同时对后世医学家优秀医德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仁爱"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弘扬张仲景的"仁爱"思想,有利于推动正确义利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教育》2010,(7):F0003-F0003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医学类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医圣张仲景故里,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市卧龙岗上。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店为何称“堂”呢?这还得从医圣张仲景说起. 张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今南阳)人,约生于公元2世纪.张仲景博学多才,曾从同郡张伯祖学医,尽得其详,成为当时的良医.但张仲景生在汉末纷乱之世,社会道德沦丧,疾病流行,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2.
张曦月 《辅导员》2016,(5):31-32
辅导点拨冬至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作者描写了生病的奶奶冬至节给全家包饺子这件事,刻画了一个不一样的冬至节,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关爱,使读者感受到浓厚的亲情。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俗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吃水饺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流传下来的。  相似文献   

13.
张贤 《下一代》2012,(9):36-36
在“医圣”张仲景故里,有一位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爱生如子,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女教师,她就是我的霍庄希望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梁老师。  相似文献   

14.
正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张仲景虽然在医学上出了名,却仍虚心地为同行医病,并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好吃不如饺子.不过,要想煮熟饺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经验的"美食家"都是等到水沸腾后,才把一定数量的饺子下到锅里,并且边让饺子下锅,边用勺子轻轻在锅底推动沉下的饺子,此时水不再沸腾;等到  相似文献   

16.
<正>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标识,更是通向心灵的符号。花解语,鸟自鸣!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东汉医圣张仲景,总结我国古代人民在与自然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写出《伤寒论》,语言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描绘了人体运行的生动图景,打开了人体"三阴三阳"的生理世界,为医者救死扶伤提供了许多传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医学家,他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被尊为“医圣”。张仲景小时候,他的小伙伴得了病,因无钱医治而喝了巫医的“神水”,很快就死了。张仲景伤心极了,从此发誓学医。有一天,他悄悄地来到伯父张伯祖家。张伯祖是当地的名医,不但医术好,而且医德高,因此颇受人们的尊敬。张仲景把立志学医的想法告诉了伯父,伯父语重心长地说:“你立志学医,这当然很好。但学医可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必须牢记许多药名,要采集各种各样的药材。大夫出诊更是辛苦,夏不怕酷暑,冬不怕严寒,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还要冒一定的风险,你难道不怕吗?”“只要伯父…  相似文献   

18.
高峰 《下一代》2012,(3):45-46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是医圣张仲景故里、河南名镇。在该镇葛营村,有一位人称"大善人"、"活雷锋"的人,被众乡邻交口称赞。他,就是现年73岁的镇人大代表、复员退伍军人王恒彦。  相似文献   

19.
吃福饺     
除夕的晚上,我们在爷爷家吃饺子。饺子出锅喽!我端起一碗羊肉饺子就吃了起来。这时,爸爸说:"谁吃到有花生的饺子,谁就有福气哟!"我和哥哥一听,赶紧大口大口比着吃起饺子来。没吃一  相似文献   

20.
    
煮一:饺子。饺子我自小爱吃,奶奶心疼我,每次来都会给我包很多饺子冻在冰箱里。不管是什么馅的饺子,我都来者不拒。每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就会从冰箱里拿出饺子放在锅边,等水烧开后,我会顺着锅边一个一个"扑通扑通"地下饺子。饺子们争先恐后、前仆后继,跳进锅里热身。不一会儿,它们就翻着白肚皮,优哉游哉地漂在了水面上。这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泼上一碗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