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蘑菇的对话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很湿的地方吧?”爸爸:“对,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儿子:“……”(提示: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使蘑菇怎么样了呢?)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鸣”字问父亲:“爸爸,这个字读什么?”“鸟字。”父亲很肯定地说。“‘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父亲解释说:“……”(提示:父亲怎样回答“鸟”有“口”这个问题才能创出“笑”果呢?记住,别忘了要结合题目哟。)做好事父亲:“你今天做好事了没有?”儿子:“做了,爸,我和另外四个孩子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横过马路。”父亲:“为…  相似文献   

2.
下课后,明明嗔怪道:“亮亮,老师又没叫你回答问题,你怎么举手呢?真是多此一举。”亮亮解释说:“我想举一反三。”明明奇怪地问:“你这话什么意思?”亮亮说:“因为已有三个同学举手了,我想举手把他们‘反’下去。”“那你怎么又把手放下来了呢?”“我举了好半天,老师也不喊我,我的手都举酸了,举不胜举了。”“看来你这一举还蛮举足轻重的嘛!”“我可没举‘足’,脚怎么能举呢?”亮亮反驳说。明明笑着说:“你一定听过‘举国上下’这个词,‘国’都能举,何况是脚呢?”这时,灿灿正好走来,听到他俩的谈话,感到好笑,就说:…  相似文献   

3.
阿笨走进办公室.看见吹总一头一脸的“红包”。不禁一惊。问道:“吹总。昨晚你去蚊子窝埋伏啦?”吹总漫不经心道:“不是。就是去牛棚加了一下班.挨蚊子叮了几口而已。”阿笨顿时感动得眼圈发红。道:“吹总,我觉得以后你的道具除了牛角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件——牛尾巴。”“干什么?”吹总斜一眼阿笨问。阿笨一跺脚道:“赶苍蝇、蚊子用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的”字从小就养成乱坐位置的毛病。一天,它到句子城的电影院观看喜剧大片《语文世界》,“的”字看见“树枝轻轻()摇晃”中间有一个空位,便一屁股坐了下去。“的”字正陶醉在《语文世界》的精彩情节之中,“地”字来到它的面前,彬彬有礼地说:“先生,请起来,这个位置是我的。”“的”字觉得奇怪,难道空位不能随便坐吗?它问:“为什么说这个空位是你的?”“地”字客气地说:“这个位置是语法博士给我安排的。因为像‘轻轻’一类用来形容中心词‘摇晃’这种动作的修饰语后边要用‘地’。”“的”字看见离“地”不远的“欢迎会异常…  相似文献   

5.
我的脚最臭     
吹总正在认真地批改牛皮,批着批着皱起了眉头:“阿笨,你脱鞋啦?”阿笨不好意思地一边穿鞋一边解释:“是的,倒一下鞋子里面的沙,刚才跑来上班跑得太急踩沙坑里了……”吹总不满道:“你老实说你多久没洗脚了?”阿笨继续不好意思道:“刚刚一个星期。”吹总若有所思道:“难怪这么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精神胜利”与革命是对立的一对矛盾;正因二者有对立的一面,学术界才提出了二者关系的问题。即:革命是不是阿Q性格发展的必然?──这是一个既清楚而又模糊的老问题。说清楚是说似已达成共识:革命是符合其性格发展逻辑的;说模糊是说证据不足、模棱两可:阶级性决定他革命;再以阿Q式的革命,说明他不是真正的革命;以此把革命统一在了“精神胜利病”之中。然而,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其一,共性(阶级性)取代了个性。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借打短工维持生计。他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欺压,连姓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阿笨看着明媚的春光蠢蠢欲动道:“吹总,咱们明天去春游吧。”吹总边埋头看牛皮边回答道:“好,要记得带剪刀哦。”阿笨不解道:“干吗,剪草啊?现在讲究生态平衡,随便剪草花可能挨罚款的。”吹总这才抬头白他一眼道:“剪睫毛啦!你想想,万一踏青路上碰到个把睫毛特长以至于影响到生活起居的朋友,那我们不帮他剪,谁帮他剪啊!”阿笨若有所思道:“有道理,三月学雷锋月,也应该顺便做做好事了。”[编按]  相似文献   

8.
中考以后,妈妈带小关到爷爷家去玩。看到小关无精打彩的样子,爷爷问:“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妈妈说:“有两道题,本来是会做的,结果做错了,正生气呢。”爷爷又问:“总的成绩怎样?”妈妈说:“还好,能拿600多分。”爷爷说:“考分这么高,高兴都来不及,怎么还不开心呢?”小关说:“那这两道题本不该错嘛!”“不该错的题为什么错了呢?”“还不是粗心,我恨死粗心这毛病了。”爷爷说:“发现了毛病也是收获,以后就可以注意了。”小关说:“我早就知道自己有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爷爷说:“我看你基本上是不粗心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2008,(6):50-50
问:“鼎”字是《世纪宝鼎》(义务教育教材第12册第23课)中的生字,对于这个字的结构,参考资料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上下结构,有的说是半包围结构。请问:应当怎样分析“鼎”字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似的”不应写作“似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似的”这个词,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经常用到它。如: ①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阿累《一面》) ②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鲁迅《藤野先生》) 有的人写文章时,经常用“似地”,语文课本中也常见。如: ③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 (《一面》) ④它冲出人群,一溜烟似地跑了。(《分马》) “似的”与“似地”在意义上莫非有什么不同?不是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只有“似的”一词的注条,而没有“似地”。为什么把“似的”写作“似地”呢?由于人们习惯在名词前面用…  相似文献   

11.
“童老师,一(1)班扣分了。”吃过午饭,刚进校门,一个极可爱的孩子飞速跑来向我报告。我非常诧异:“为什么?”“×××乱丢纸屑,董其鉴去告诉了监督岗。”“啊?”我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这个董其鉴,我班几乎每周都会因他衣服太脏、乱丢纸屑、毁坏花草甚至打架而扣分,想不到,他今天居然有了这等觉悟。惊讶之余,我暗暗好笑,吩咐这个孩子说:“请董其鉴到办公室来一下。”董其鉴进来了,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我微笑着说:“一(1)班扣分了,你们都挺高兴吧?”没想到,平时从不害羞的他竟然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和颜悦色地说:“你…  相似文献   

12.
家里缝衣服的白线用完了,妈妈叫我下午放学回家时买一个白线筒。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帮妈妈买东西呢!我兴奋得跳起来。“妈妈,买东西时怎么说呢?”妈妈笑着说:“来,我们先在家里表演表演。”我抢着说:“妈妈,我先当‘老板’,您当‘顾客’。”妈妈爽快地答应了。我马上跑到“柜台”前站好。妈妈走过来,问:“老板,白线筒多少钱一个?”我装腔作势地说:“6角钱一个。”“便宜一点,3角钱一个,行吗?”我忙抢着说:“这太便宜了,最多也要5角。”妈妈说:“最多5角,那最少4角卖给我。”我急忙说:“不行的。”妈…  相似文献   

13.
一日晚上,不到3岁的宝宝一人在房间里玩积木。我喊他吃饭,连喊数声,都不见他出来。于是,我来到房间,故意大声说:“这个房间没有人?关灯,去吃饭!”谁知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是人!怎么说没有人呢?”看上去一脸的严肃与认真,似乎还夹杂着几许不满。我一时语塞,继而惊喜万分!是呀,我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我又怎么能小觑这活生生的人呢?虽然他还不满3岁!于是我也学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由衷地说:“对不起,妈妈说错了,我的小人,我们一起关灯去吃饭好吗?”儿子抬头看看我,似乎被我的真诚所打动,居然一反常态,毅然丢下心爱…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里,我总是问孩子怎么样?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一点哪个同学发言,哪个同学就总是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  相似文献   

15.
<正>初识“大块头”这学期幼儿园新投放了一批大木箱、人字梯、木板支架等材料,幼儿早晨一进幼儿园奔向东操场显得异常高兴。姚姚说:“这个是梯子,它打开后我们能爬上去摘橘子。”昊昊指着蓝色的大木箱说:“这是什么?它怎么会有这么多洞呢?”萱萱说:“这些是‘大块头’,里面还有‘小块头’呢!”月月说:“我们快把‘大块头’搬到草地上玩吧!”幼儿和“大块头”的游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小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着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歌唱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这个故事让我久久回味,它包含了太多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细细思考的问题。学生们说得多好啊:老师,您为什么不能蹲下来呢?…  相似文献   

17.
论“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素质教育”●周作云李明刚“素质教育”这个词,目前在学校生活中和有关文件、文章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可是其中的“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却有不同的解释。一到底什么叫“素质”?郝文武在《素质教育之我见》一文中,①是这样说:“素质,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  相似文献   

18.
我们把这个故事的题目写成了“胜利”人生。可张胜利的人生之旅果真可以用“胜利”来形容和定义吗?有人说:也可以,也不可以。张胜利说:已经过去这段人生,前半截,我自己觉着“胜利”过,可社会和他人不那么认为;后半截嘛……或许真正是“胜利人生”了。绝路得活,死里逃生,不是“胜利”是啥哩?张胜利不是哲学家,前面这段咬文嚼字的人生辩白是笔者知晓了张胜利的人生故事之后,为他编排的。“人生档案”之一姓名:张胜利;性别:男,现年41岁,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人;家庭出身:工人;本人成分:工人;特长:对世间各种各样的锁具…  相似文献   

19.
那天早上,我兴致勃勃地上完了课,回办公室途中遇到陈老师。我冲他笑笑打了招呼,不想他猛然曲起右腿.说:“这个像什么?”然后又抬起右手摸头成半圆状:“这个像什么?”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讲授人教社2003年版《世界近现代史》(下册)“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时,有学生课后提出疑问:“书上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其中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是错误的。”我忙问:“你怎么得出这个认识的呢?”他说:“地理书上说哈萨克新坦首都是阿斯塔纳,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新坦最大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