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鹏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2 1世纪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随着国际交往的进一步增多 ,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积极应对挑战 ,去解决社会生活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将会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3.
21世纪的生命科学和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大祥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15(1):1-3
20世纪生命科学取得了重大发展,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以及X射线衍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测定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涉及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内容,在新的高度上揭示生命的奥妙,进入21世纪后,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将有更迅猛的发展,有人预测本至世纪的中叶,生命科学将超过信息科学而占第一位,事实上学科间是一相交叉融合的,例如生物信息学就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是今后发展的前沿学科。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的“阿波罗计划”,有人说生命科学是描述的科学,而不是理科,因为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的内容都可以用公式表示,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等,生命科学的许多内容一时尚无法用公式表示,这只能说明生命科学的深奥。 相似文献
4.
5.
6.
邬大光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1(3):39-43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创造了中国教育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即将步入21世纪之时,民办高等教育如何做好准备,把握历史的机遇,迎接21世纪的挑战,是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试图从机遇、挑战,危机和使命4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9.
谌晓芹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6):88-9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不同特点赋予了女性教育新的机遇,也使女性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而树立正确的女性教育观,并以此为基础改革女性教育就是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苏春海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67-69,81
跨国界和教育服务及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与日俱增,导致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更趋国际化和现代化。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扩大外延和内涵、扩大社会功能,中国高等教育方能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新冲击。 相似文献
11.
挑战与创新--21世纪初叶的中国职业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尧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5-7
中国与澳大利亚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历经多年,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澳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迅速扩大,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签署关于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备忘录,双方还建立和实施了一系列交流与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中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1):85-90
新世纪头五年,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运作理念将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专业设置的特性-注重供求均衡。根据惯性原理、因果原理和类推原理,预测社会的人才需求,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二是培养规格的特征-融合中外标准。 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型、技术复合型和持续发展型人才,赶超国际教育分类中的技术型人才标准。三是管理制度的特点-保障师生创业。在人事管理上广纳贤才,优绩优酬;在教学管理上突出课程,统筹兼顾;在产业管理上转换机制,育人高校。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天津等四城市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21世纪初天津等四城市健身俱乐部的四个发展方向:俱乐部向大众化、多元化、网络化发展;俱乐部的活动内容趋于多样化、个性化,随意性强;专门的老年健身俱乐部;学校体育向健身俱乐部转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口,包括居住在农村的农业人口和农村的非农业人口,又称乡村人口、农村人口与农业人口。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城市化较低的国家,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70%。如此众多的农村人口必然会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逐渐发生转变的今天,我国的农村人口结构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这其中,农村的学龄人口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问题必然成为制定中国教育发展规划 (计划 )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任务。 因此,…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北京教育层次结构与空间布局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将逐步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教育结构体系建设呈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建议针对21世纪初北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采取融通、转型和继承的策略,构建以终身教育思想为理念、以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为支撑、层次结构与区域结构整体优化的现代教育体系和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6.
Historically, humans always have moved acrossthe face of the earth, searching for adventureand fortune. Wit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n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the flow ofimmigran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odeveloped nations has intensified. Theyencounter numerous problems adjusting to a hostof cultural differences. Westernpsychotherapeutic professionals are challengedin their interventions with the increasinglylarge clientele. This article defines thenature and scope of the problem and suggestsways that modern counselors can integratetraditional healing styles and techniques withthose they normally use. 相似文献
17.
杜宝娟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2,12(2):46-48
分析了21世纪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从新世纪文献信息资源的发展、文献信息服务手段的转变、不断培养提高文献信息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Jane Grimson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2,27(1):31-37
Engineering lie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cience on the one hand and society on the other.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systematic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towards practical ends for the benefit of people. Traditionally the emphasi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been on the scientific side, with students given a thorough grounding in the basic scientific and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underpinning their discipline. However, the constraints on engineering problem-solving today are increasingly not technical, but rather lie on the societal and human sid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se changes require new approaches within the curriculum and by promoting active learning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experiment and be more creative, eLearning is one of an important number of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the paradigm shift that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英语》2015,(19)
<正>Lif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ill be different from now.Many changes will take place in the new century.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world.There will be more pollution.Computers will be much smaller and more useful.People will work fewer hours than now.And they will have more free time.They can do exercise,watch TV and so on.Traveling will be cheaper.Peo-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