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欢 《新闻世界》2011,(4):108-109
范长江是历史贡献给那个时代的为数不多的最优秀的记者之一。他在《大公报》上发表的一系列的西北旅行通讯则是初期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新闻舞台上卓越地位的重要基石。本文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切入点分析范长江西北通讯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文汇报》2011年11月20日第8版《笔会》刊登孟建英先生所写《"记者的道德"》一文,文中提出:"1935年,孟秋江遇到了范长江,两人志同道合,相约做旅行记者。1936年夏天,孟秋江整理了考察西北的全部旅行通讯,和范长江合作出版《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就笔者所知,《中国的西北角》作者只有范长江一  相似文献   

3.
蒋忠波 《编辑之友》2011,(12):129-131
自1935年7月至1936年5月间,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踏上了西北之旅,写下了大量关于西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通讯作品。这些作品发表在当时的《大公报》上,产生了极大反响。随后,天津大公报决定将这些通讯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名结集出版。1936年8月,《中国的西北角》首次由天津大公报馆  相似文献   

4.
刘霞 《东南传播》2010,(3):79-81
范长江是新闻记者的一代楷模。他的西北采访报道,奠定了他在新闻界的地位,使他成为久负盛名的记者和新闻工作的领导者。从范长江的西北采访报道可以看到要想成长为一名成功的新闻记者,应当具备三识:见识、胆识与学识。  相似文献   

5.
孟秋江(1910-1967),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教育家。江苏省常州人。抗日战争开始前后,他驰骋西北、华北战场,写出大量出色的战地通讯。1935年冬,和范长江在西北地区采访,发表过大量旅行通讯。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大公报》记者,参加南口、平型关、徐州、中条山等战役的报道,所写《在南口迂回线上》、《大战平型关》等战地通讯,提供了不少有关抗日将士浴血奋战的第一手材料,给读者以很大激励。他的这些通讯与范长江当时写的《可杀的刘汝明》、《南口之战》等都是针砭时弊、震动全国、脍炙人口的好通讯。  相似文献   

6.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著名记者孙世恺在《新闻记者入门》一书中,记述了范长江、邹韬奋、邓拓等老记者献身于祖国新闻事业的感人事迹,兹录于下,以飨读者。行万里路的范长江不少同志谈起新闻界前辈范长江同志,都十分钦佩他20多岁就写出《中国西北角》、《塞上行》和《陕北纪行》等通讯集。那时,范长江还在大  相似文献   

7.
在范长江逝世20周年的时候,《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两部书出版了。9月21日,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全国记协会议室召开了这两部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记者和我国新闻事业的优秀领导人。他20多岁时就以《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为题的大量通讯闻名全国。他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当时神秘的西北的黑暗和危机,引起了全国的震动。后来他在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中担任过重要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一版再版,连续出版8版,产生巨大反响。《中国的西北角》获得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范长江积极响应时代的呼唤,以新闻记者特有的视角,投身"西北开发"。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危机与国内阶级矛盾,引发了"西北开发"热潮,而范长江洞悉"西北开发"的要义,并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以"西北开发"为宣传主旨的《大公报》的报道实践中。《中国的西北角》与《大公报》有关"西北开发"的宣传策略全面契合,成为《大公报》"西北开发"宣传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正是范长江西北采访能够顺利成行以及《中国的西北角》取得重大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后.范长江深入西北.通过旅行考察,以《大公报》显著位置一篇“旅行通讯”《动荡中之西北大局》,揭露“西安事变”发生与和平解决的真相,引起轰动。《救国时报》在转载该文时.为其加上了一个“一针见血”的标题:《西安事变时(引题)/红军坚决主张释蒋(主题)/并曾首先履行撤兵计划(副题)——摘录大公报二月十四日长江通讯》。周恩来曾称赞范长江:“你和我们党和红军都没有关系.我们很惊异你对于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熟悉范长江的人都知道,这入木三分的洞察力.来自于那次长达数干公里的西北行.来自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10.
知识之窗     
类别:中国新闻史人物编号: 范长江范长江(1909—1970),四川内江人,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1933年下半年,他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写稿,一年之后,成为《大公报》撰稿人。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写了大量的游记,后汇编成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1936年8月去内蒙古采访,所写通讯汇编成《塞上行》一书。  相似文献   

11.
范长江     
《新闻记者》2012,(10):98
范长江,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内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社会活动家。范长江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代表作为其担任《大公报》通讯记者时所著《中国的西北角》。他还曾担任过《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  相似文献   

12.
历时五天的范长江新闻思想与实践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范长江同志的家乡——四川內江结束。范长江同志一九一○年生于内江县田家区。他是我国著名记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写出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优秀通讯,受到国内外重视。建国以后曾担任新华社  相似文献   

13.
吴加峰 《今传媒》2016,(3):43-4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内地虎视眈眈,预示着对日战争将非一时之计.为使抗日战争有稳定战略后方,国内出现了"开发西部热".政府要员、实业家、专家学者纷纷赴西北地区考察.新闻界先后也有数十名记者到西北进行考察并发表大量的新闻作品,形成了中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西北记者群".《新闻报》的顾执中和《大公报》的范长江是当时"西北记者群"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新闻记者,他们的西北之行考察和新闻作品各具特定代表性.分析顾、范二人西北行在代表利益立足点、采访路线与对象、考察重点、表现手法及社会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可以窥视民国期间官民"上、下"两个舆论场域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不是范长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旧《大公报》的大量报道 ,论证了为什么范长江不是“第一个公开如实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 ,认为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失公失实原因 ,主要在于世界观、对我党缺乏了解和采访作风不深入等三方面所致。对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第一个目的以及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影响 ,也作了必要的考证和分析 ,同时还澄清了范长江西北采访研究中的一些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15.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优秀的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残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派通讯员身份从北平赴成都,开始了赴西北考察采访。他以惊人的勇气,深入实际的精神,走遍川、陕、青、甘、宁等地区,历时十个月,写下大量旅途通讯,连续在《大公报》上发表,轰动全国,随即成为《大公报》特派记者。这个时期的作品,汇集在流传久远的《中国西北角》。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只身进入西安采访,后转赴延安,报道了事变真象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经中宣部新闻局同意,中国记协主席团、书记处联席会审议决定成立范长江新闻基金会。基金会将颁发的范长江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中青年新闻最高奖。目前。范长江新闻基金会筹备组正在抓紧筹备工作。范长江同志是新闻界的一面旗帜,是我国杰出的新闻战士。他在青年时代采访西北,写成了新闻杰作《中国西北角》成为闻名全国的进步新闻记者。他是中国记协前身——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为创造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范长江新闻基金会旨在继承和发扬范长江献身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是三十年代我国新闻通讯中的名作。在这些西北通讯中,范长江同志第一次在国内报纸上公开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后,又第一次报道了毛主席、周副主席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问题的真象;报道了党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政策。他的这些通讯,以身历其境的见闻,真实确切的事实,使生活  相似文献   

18.
金石 《今传媒》2010,(11):88-89
民族问题是《中国的西北角》中着重探讨的问题之一,范长江以高屋建瓴的敏锐观察力,痛陈了西北民族关系中的不合理现象,并构想了合理的民族政策。范长江的通讯之所以能超越时人,在于他精湛的写作技巧和富有深度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范长江前的几位西北考察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我和许多人一样,认为范长江是“第一个只身独闯充满神秘感的西北地区的中国新闻记者”。前些日子,我在图书馆偶然翻到几本有关西北的旅途通讯,才发现以前的认识是不对的。因为这几本书明白无误地说明:在范长江去西北采访之前,至少有七名爱国志士有过西北考察的壮举。  相似文献   

20.
范长江是靠在《大公报》上发表西北系列通讯开始在新闻界崭露头角的,一方面《大公报》于他有恩,另一方面他对《大公报》也是做出贡献的。但在武汉《大公报》时期,他却离开,是主动还是被迫,其中的原因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谜案。以前大家多认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