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度滑冰是一项以运动员有氧和无氧混合能力为主的竞赛项目.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和维持体内酸硷平衡的作用.Ekblom等指出:循环血液中总的血红蛋白的数量与最大吸氧量紧密相关.许多实验表明:剧烈运动将引起人、狗和大白鼠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减少,所以研究速滑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在比赛前后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是报告黑龙江省运动员在平原和高原冰场比赛时血红蛋白在比赛前后的变化情况,血红蛋白在平原冰场比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训练、比赛以及集训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足球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机体内睾酮和肌酸肌酶的变化幅度最大,可以作为足球比赛训练的监控指标;在整个足球主客场的比赛期间,运动员机能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比赛期间运动员会出现机体机能的低潮期,需要教练员注意观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运动员出现竞技状态的变化;在国家队集训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肌酸激酶、睾酮、血尿素离散程度较大;集训后国家队男子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肌酸肌酶均值明显高于集训前。  相似文献   

3.
血清前白蛋白(P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视黄醇结合成三元复合物,在机体内运送视黄醇到特定靶组织.对射击大项手枪运动员体内PA、RBP和血红蛋白(Hb)水平进行了测试与对比,结果表明:男女手枪运动员体内Hb处于较高水平时,均存在PA和RBP降低的情况,且女运动员PA和RBP水平整体偏低,PA和RBP水平显著相关.射击运动员PA和RBP水平降低将直接影响视黄醇的转运,这二项指标由于体内代谢时间短,与Hb相比对机体近期营养状况的反应更为灵敏.因此定期测试PA和RBP含量,可以为射击运动员营养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对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铁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动态测定2个月训练内蒙古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含量、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结果: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期血红蛋白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血清铁含量具有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不显著;铁蛋白含量未见明显改变;转铁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转铁蛋白受体含量在训练中变化不明显;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先升高后下降,EPO水平先升后降;结论:在训练初期,由于运动训练,机体铁代谢出现紊乱,而后通过调整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最大吸氧量与其他有氧耐力相关因素的关系,评估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作者测量了包括国家队队员在内的46名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身体成分和血红蛋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1)绝对最大吸氧量与身高、体重和脂肪含量成中度正相关关系,相关度均无显著意义,相对最大吸氧量与上述身体成分指标成显著负相关关系;(2)我国优秀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偏低,女子正常。最大摄氧量与血红蛋白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度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索我国优秀速滑长距离运动员的评价的生化指标和方法,为运动训练科学化提供理论基础支撑.以黑龙江省速滑队中最优秀的16名长距离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训练实践与生化监测的方法对夏训期间他们的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三项指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三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训练监控具有较好的实效性、科学性,体现了夏训期间训练效果和运动员机体对训练的反应,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机能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女子自行车运动员实施综合的营养补充方案,对比运动员在冬训期间实施综合的营养方案前后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方法:抽取早晨静脉血与RPE量表结合.结果:随着训练的进行,没有进行营养补充期间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实施营养方案后,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没有明显的下降;降负荷后,血红蛋白逐渐升高,运动员机体得到快速恢复.结论:冬训期间对运动员实施综合的营养方案能有效提高血红蛋白值,及时消除运动性疲劳、促进身体机能状态快速恢复从而间接促进其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心脏标志物、血清铁、血红蛋白、白介素-6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名男性学生运动员,在100 min内完成20 000m长跑和哈佛台阶试验,心率控制在180~200次/min.在运动前(T1)、运动后即刻(T2)和运动后3 h(T3)测定运动员的心率、血压、血浆NT-proBNP、血清铁、血红蛋白以及白介素-6的表达.结果: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NT-proBNP含量较运动前显著增加(P<0.05),血清铁和白介素-6含量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运动后3h,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浆NT- proBNP、血清铁、血红蛋白以及白介素-6的表达均与运动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强度耐力训练后心脏损伤标志物NT- proBNP含量显著性增高,应该是对运动刺激的一种生理适应,不具有病理性改变意义.白介素-6浓度发生显著性上升,并不能表明发生运动性炎性反应,并未对心功能造成伤害.血清铁含量的下降,表明运动并未过量,没有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9.
国际田径统计协会在年鉴上刊登了一篇题目为“血氧与长跑比赛”的文章。作者戴维·马尔金是美国田径代表大会运动科学处负责人,他研究了提高长跑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的三种方法。众所周知,增加血红蛋白能使机体的氧供应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从而提高运动员承受长时期负荷的能力。第一种方法是在海拔6000英尺(1828米)以上的贵原训练,这是当今大多数著名长跑运动员采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优秀举重运动员大幅度降低体重导致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后的能力恢复训练的个案进行研究,探索大幅度降低体重对运动员机体的影响和能力恢复期运动员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长期跟踪测试优秀举重运动员降体重后的体重控制与运动能力恢复期间的身体成分、血象(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等)、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的变化及营养情况调查.结果:运动员体重在降体重后控制良好,运动能力逐步恢复,血清睾酮持续低下.结论:大幅度持续降体重将导致运动能力和血清睾酮大幅度下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随着能力恢复训练的进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逐渐上升,但并未完全恢复;降体重造成的HB等氧运系统指标下降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营养和训练手段的调节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1.
怎样预防运动性贫血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如果生理负担过大,则可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这种因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量降低,称为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青少年在身体迅速发育的这个时期,机体需要大量的铁质,这些铁质对...  相似文献   

12.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衡量人体最大体力工作能力的准备情况。为了使这一指标在速滑项目中得到具体应用,为教练员提供科学训练依据,并  相似文献   

13.
艾灸中药并用对竞走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力性运动由于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极易导致机体血红蛋白下降,引起运动性贫血,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为此,我们试用艾灸中药并用之法,在夏训期间提高竞走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含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血红蛋白除了对机体所产生的酸硷物质起缓冲作用之外,还担负着输送氧气的功能,体内血红蛋白含量高,则供氧充足,运动员成绩就容易提高。贫血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少,不利于氧的输送,易造成组织缺氧,有损于健康。对于运动员来说,供氧不足,将大大影响运动潜力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有人观察汉城奥运会前。进行强化训练1个月的运动员,发现贫血的发生率男性为7.5%,女性达22.5%,笔者测定了从事系统训练的校田径队员,发现男女生的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数值,称为 贫血。贫血可由各种病因引起,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 成熟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红细胞新生与衰亡,两者之间维持着动态平衡,使血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一旦这种平衡受到病理因素的破坏,即能引起贫血。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如果生理负担量过大,则可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这种因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量降低,称为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男运动员的血红蛋白低于12克%,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低于 10.…  相似文献   

16.
研究优秀运动员一年训练周期中血睾酮的变化规律,分析运动性低血睾酮的发生与训练周期安排的关系;总结优秀运动员一年训练周期中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在不同训练周期的表现特点。研究方法:以一年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周期,分为春季赛前(3-5月份),赛季(6-10月份),赛后与冬训期(11-1月份),测试江苏省田径、游泳、体操、划船、自行车、篮球、排球、柔道、手球、现代五项等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血睾酮、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运动员血睾酮值均表现出明显的训练与比赛周期特点,冬训后和大赛后较低,赛前较高或一般,出现低血睾酮的运动员不少,且所有项目中都有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低血睾酮,恢复较慢。同样证明了训练周期安排是影响血睾酮的最重要因素;运动员训练中血红蛋白的降低与训练周期无明显相关,在春季赛前血红蛋白低于13g/dl的女运动员比例较其它训练阶段多,达到20%,其它阶段低于10%;在春季赛前血红蛋白低于14g/dl的男运动员比例较其它训练阶段多,达到11%,其它阶段比例较小;除个别女运动员外,未发现发生贫血的运动员;除个别女运动员外,未发现运动员铁营养缺乏;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 ,测量了国家女子篮球队 16名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身体成分、血红蛋白和 12 min跑距 ,并对其中 10名运动员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绝对最大耗氧量 (L / m in)与身高 (cm )、体重 (kg)、去脂体重 (kg)、脂肪含量 (kg)成中度正相关 ,相关度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而相对耗氧量 (ml/ min· kg)与这些身体成分指标成负相关 ;绝对最大耗氧量与血红蛋白值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达 0 .6 8(P<0 .0 5 ) ;绝对最大耗氧量与 12min跑成绩相关系数为 0 .74,有显著意义 (P<0 .0 5 )。利用本实验数据建立了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员最大耗氧量与 12 min跑距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对低氧运动与促红细胞生成素间关系十分关注。在海平面常用低氧训练方法使机体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其目的是提高运动员耐力,提高运动员机能能力,获得良好的训练比赛效果;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红蛋白合成,血液携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低氧和高原训练中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又讨论了检测滥用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测量了国家女子篮球队16名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身体成分、血红蛋白和12min跑距,并对其中10名运动员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绝对最大耗氧量(L/min)与身高(cm)、体重(kg)、去脂体重(kg)、脂肪含量(kg)成中度正相关,相关度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相对耗氧量(ml/min@kg)与这些身体成分指标成负相关;绝对最大耗氧量与血红蛋白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68(P<0.05);绝对最大耗氧量与12 min跑成绩相关系数为0.74,有显著意义(P<0.05).利用本实验数据建立了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员最大耗氧量与12 min跑距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20.
申淳  何琳 《西藏体育》2006,(2):10-11
本文通过对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学生为实验对象,研究红景天对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研究表明红景天能在整体水平上提高机体在低氧条件下的有氧运动能力,能有效改善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