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注重数学学习迁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有意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迁移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指标,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新知的学习和领会,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助推学生形成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本领。初中数学学科,需要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强化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不可缺失了“迁移”,“正迁移”将学生掌握的碎片化的数学能够以特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综合性、复杂数学问题。当然,提升学生数学正迁移能力的策略是多渠道的。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A3):101-102
迁移是学习中普遍的现象,培养学生思想方法迁移能力,是学科教学、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创新意识的需要。培养学生思想方法迁移能力,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有意识地运用迁移规律,创设迁移情境,设计迁移活动,激活已有经验,组织回顾反思,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能力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迁移广泛存在于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是学生展开有意义学习的重要因素。基于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提出培养小学生数学迁移能力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实现知识、方法和思想正向迁移,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既形成了知识基础,也形成了能力基础,以后的学习就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如果迁移过程顺利,学习就发生了。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知识的建构,使数学迁移能力得到培养,尤其是教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正迁移,将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潘龙捷 《广西教育》2014,(21):109-109
所谓"学习迁移"是指学生先前学习的知识在后继学习中的运用,分为正面迁移和负面迁移两种。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正面迁移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全面吸收新知识,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创新能力等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例,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正迁移能力谈三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揭示中小学教材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优势,掌握数学思考方法,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习迁移,有目的地利用渗透迁移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从而培养对他们的分析能力、解题技巧及逻辑思维能力,使连续性思维和跳跃性思维达到和谐的统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迁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还应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即迁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类比联想,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由记忆向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好像掌握了,面对较复杂的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这是因为学生孤立了单个知识,机械地记忆某一知识本身,体现出其知识迁移能力的不足。要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沙志宁 《广西教育》2013,(42):27-28
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习迁移的现象。学习迁移的能力对学习很有帮助,但却没能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创新思维,提高数学成绩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马翠云 《考试周刊》2013,(59):64-65
本文结合线性代数的教学,讨论了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阐明了迁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初始学习,有利于培养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研可知,中学生的数学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可将协同阅读运用到数学阅读中来,从激活相关信息、加强迁移能力和注重整体协同三个方面定义了数学协同阅读学习策略,然后通过实验,分阶段让学生进行协同阅读的运用,由此学生学会了运用数学协同阅读,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迁移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与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学生课内迁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活动中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文章论述了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学习迁移能力在教学中的应用和达到的目的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燕凯 《教师》2023,(11):48-50
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将一个领域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领域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提升其学习深度、促进其综合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对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展开研究,说明该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很重要。同时,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展开研究,指出教师可以通过设定迁移教学目标、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创新课堂教学环节、组织实践应用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期为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技能的任务,更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运用迁移规律,尽量扩大正迁移的有利影响,防止和减少负迁移的干扰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有效利用迁移能力的特性,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注意迁移规律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勇 《化学教学》2012,(5):66-68
将数学工具坐标系巧妙地迁移到化学教学中,利用坐标系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整合已学知识和新授知识、构建相似问题的思维模型,把化学知识系统化,化学问题模型化,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任何学习过程本身都可看成是一个迁移过程,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若迁移理论切实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迁移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重点讲述在数学教学中迁移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共分两个部分:1.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1)避免机械性学习,(2)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3)将问题进行"类化,(4)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2.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申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1)在知识整理中迁移,(2)在知识比较中迁移,(3)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策略,实现规律性知识之间的迁移,(4)在课堂创设积极的情境中迁移,(5)采用变式练习,提高知识迁移能力,(6)培养元认知能力,促进思维方法的迁移.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是一个原则、无数内容;一个方法到处有用."我们若抓住一个技能、方法的实质,经思维敛聚、迁移,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其威力,那么它将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迁移是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迁移训练才能使已有的知识、技能得以进一步检验、充实和熟练.可以说增强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之一.为此,本文就加强迁移能力训练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同仁商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