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波  孙晋海 《体育学刊》2005,12(3):17-20
依照儒家哲学的思想原则、文化理想和基本观念,讨论儒家精神视野中的人文奥运的可能意义。认为中和、中庸等儒家哲学的观念和原则可以成为人文奥运体育之道的支撑性观念,而仁、忠恕之道,和为贵等思想和原则对于构建人文奥运的相与之道则颇具启示性。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长沙市实验中学)作为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长沙市七大原生教育集团学校之一,始建于1918年,创校之初,创办人曾宝荪以“忠恕”为校训、以“培养完全人格”为办学理念,强调以德修身和全面发展。历经百年时光的洗礼和几代教育家的耕耘,“忠以持己、恕以待人、健全人格”的育人思想在学校传承与发展,“健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学校在办学中以足球为特色,以校园足球活动为载体,通过课程改革、活动实施等方式,逐步丰富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照儒家伦理的思想原则和基本观念,讨论儒家精神视野中的人文奥运的可能意义.文章认为,仁、忠恕之道、和为贵等思想和原则对于构建人文奥运的相与之道则颇具启示性,而仁、义、礼、智、信等普遍道德准则对于奥林匹克竞技也能发生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伦理思想对传统武术道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家伦理思想对传统武术道德的影响毛勇1)吴光远2)从根本上讲,儒家学说是一种道德学说。在孔子开创儒术之始,对体育教育相当重视,“六艺”中就有“射”、“御”、“乐”,孔子本人则喜欢登山、郊游等体育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身心关系上,儒家继承者更关注的...  相似文献   

5.
"人文"释义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炳南 《体育学刊》2007,14(4):54-57
“礼乐诗书”之教,是我国西周时期改造社会、教化民众的圣王之道。孔子全面继承了周代的“六艺”教育,成为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教育实践影响远巨。我国古代的“礼射”蕴藏着深厚的儒家精神文化内涵,彰显了卓越的体育人文精神。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深厚人文价值,表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对自身美的认识和追求,对提高我国各民族人民健康水平、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怀信 《武当》2004,(12):30-31
两干多年来,有关“道”的本来面目,“道”的实义,诸子百家,各有界说,道家有道家的“道”,儒家有儒家的“道”,释家有释家的“道”,法家有法家的“道”……有众论各异处,有众说相叠处,实无一本之定论。要正确把握“道”这一范畴的实义,就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作三层解释。方可使“道”的实义,由含混而明确,拨开那遮掩的绸纱,看清楚“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武术有“四美”形、神、德、道。“形美”为习武之第一重境界,所谓“外练筋骨皮”;“神美”为习武之第二重境界,所谓“内炼精气神”;“德美”为习武之第三重境界,所谓“尚武崇德,以德服人”;“道美”为习武之第四重境界,所谓“以术求道”,“道”正是中国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习武之人由“形”之外练,到“神”之内修,进而到“德”之培育,最后到“道”之升华,才可以说是完成了整个武术的修炼过程。但事实上,对“道”的追求永无止境,因此,武术修炼的境界也一定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相似文献   

8.
化用修辞是传统文学中一常用、大修辞。它的本质意义和使用的妙处,可从“师”、“造”、“新”三个层面来界定和把握。从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看,它的结构意义和功用模式与孔子缔造的中国文化承传大法——“述作”法深相契合;从个体创作心理结构的角度而言,它又是跨越时空艺术生命延续、文人实现精神对接的最佳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人与习武任海春秋战国时,“文武分途”之初,不少土人,如儒家的祖师爷孔子及其弟子子路、冉求、樊返及稍后的墨子等,都是文武兼能的。孔子有一句名言:“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仅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做。他精于射、...  相似文献   

10.
武术与儒家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冰 《武当》2003,(2):22-23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念之后,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因此,作为一脉文化,武术必然会受到儒家主流文化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儒家与武术 儒学是我国思想发展史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仅是儒学的创始人,还是将原属于“王官之学”的武学传播到民间的有功之士。  相似文献   

11.
休闲体育由于受特定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着儒、道、禅文化的特色。儒家的刚健有为和忠恕之道,道家的顺任自然和天人合一,禅宗的平常心,以及中医的阴阳调和理论,均在休闲体育中得到了深刻的彰显。因此休闲体育不仅是一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更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养生保健理论。本文在对养生进行简要概述的前提下,对孔子“以仁为本”的养生之道、孔予的运用“中庸”的养生之道、孔子的追求“身心并修”的思想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简要论述。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及实践对现代人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炳南 《体育学刊》2007,14(4):54-57
“礼乐诗书”之教,是我国西周时期改造社会、教化民众的圣王之道。孔子全面继承了周代的“六艺”教育,成为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教育实践影响远巨。我国古代的“礼射”蕴藏着深厚的儒家精神文化内涵,彰显了卓越的体育人文精神。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深厚人文价值,表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对自身美的认识和追求,对提高我国各民族人民健康水平、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学说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孔子的“以德治民”、孟子的“民为贵”、老子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都充满了和谐思想。儒家道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今天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太极推手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文化学角度探求太极推手的文化内涵,从其哲学内涵、伦理、兵法、医学等方面作一尝试性研究。结论认为:推手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以及相契合的时间、载体和途径;“以柔克刚”的特点反映了“反者道之动”的哲学内涵;“后发制人”战略体现了儒家“仁义”伦理思想,还包含有兵法思想等。  相似文献   

16.
那秋生 《健身科学》2010,(12):16-17
忠骨仙脉 陆游有两个自喻:梅花与野鹤。象征着诗人具有独特的精神:儒家之忠贞与道家之放逸合为一体。 儒学之本,曰忠曰敬曰尽心。这是陆游基本的品德与行为准则,同梅花一般“只有香如故”。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捆在一起,献计献策,尽职尽心。直到临终还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身忠骨,铮然作响。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一代先师,垂范百世,将人师之道,演绎得淋漓尽致,今后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8.
析武术理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理论的哲学基础进行探讨。认为,武术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自然地融合了中国哲学的思想观念。武术理论的哲学基础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易经哲学,即“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辩证观、八卦哲学;道家哲学,即“道生万物”观、“反者道之动”辩证法、“气论”;儒家哲学,即“爱人”与“知天”。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育人思想。为了更好地对新时期的运动员进行培养教育,从3个方面对儒家人格理想与运动员的培养教育二者的关系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儒家人格理想的现实性、人格的层次性、儒家仁义、忠恕的行为规范对当代运动员的人格塑造、人格完善和行为调节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名丘,字仲尼。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著名的养生“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而载于《论语·雍也》中的“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十二个字,是孔子养生学说的精髓所在,其影响更加深远,一直流传到现在。此语其意思是说:聪明的人爱动,仁厚的人爱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厚的人长寿。动、静、乐、寿是聪明、仁厚之人养生的四大特征。如果用一个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