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湘南学院学报》2019,(1):35-39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达成了第一次合作,促进了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然而,1927年原本积极联合苏俄、共产党的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却突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大批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分析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政治立场和思想转变的原因,对进一步了解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历史以及加深对蒋介石的认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片国土迅速沦陷,东北军大部撤到锦州地区,锦州成为张学良在东北的政治、军事中心。在解决锦州危机的问题上,蒋张的态度出现了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日妥协是建立在对当时国际形势分析、预测基础上的对日战略总构想的组成部分 ,战前的对日妥协与全面抗战后的“苦撑待变”本质上是一致的 ;对日妥协是基于当时中国国情与悬殊的中日力量对比考虑的权宜之计和拖延战术 ,其目的是“以妥协换时间准备抗日” ,本质是立足于最后的“打”的妥协 ,它与以往历届中国政府的对外妥协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尽管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使蒋介石及南京政府具有独裁、反民主、反共反人民的倾向 ,但鲜明的民族主义立场会使他最终走上全面抗日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蒋介石日记所展示的抗战后期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严重性大大超过人们以往的认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欧亚战略优先选择等问题上的举措,引起蒋的严重不满。蒋对罗斯福支持中国的诚意、魄力及动机逐渐产生了怀疑,认为美国有称霸远东的企图,担心日后中国将与其争夺亚洲领导权。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都会有一个基本的理论预设,即"语文是什么"的个人理解。"语文是什么"这一问题被认为是语文教育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6.
用小棒围三角形,探索“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正好等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能否围成三角形”,由于小棒本身的粗细,易导致接头处产生错觉,。研究这一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往往认为可以围成,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不能围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父母与法国父母不同的大小便训练过程,带给你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感受。《父母必读》杂志保健专家与法国Enfant杂志儿科、心理专家跨越国界的解答,让你不再为宝宝"嗯嗯"和"嘘嘘"烦恼。从在羊水里毫无顾忌地尿尿,到能坐在便盆上自己大小便,这期间要经过四五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取决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取决于你们的态度。甚至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影响着孩子嘘嘘和嗯嗯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滑稽是早期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原本为一种酒器,又用来指称人物的表演和言谈。这种状态的形成,与早期合语仪式有着密切联系。合语是人们在乡射、乡饮酒等旅酬之际有关礼义的言说,这种言说通常以"举觯"的方式进行,因此,"觯"这一酒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一仪式的象征。在这个意义上,合语也就可以称为"觯言"。由于"卮"与"觯"相通,"卮言"其实就是"觯言"。在这种背景下,酒器"滑稽"到人物"滑稽"的转化得以完成。滑稽原本是俳优的职业,在早期社会,俳优通常在取悦搞笑之际对社会现象进行反讽,有匡补之效;后来滑稽的娱乐性凸显,取乐成为滑稽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目标。伴随这些过程,衍生出丰富的滑稽文献,这些文献包括从乐语到卮言、再到谐隐,其文体形态是多样的。整体上来看,滑稽风尚在早期文体生成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社会,审美不再拘囿于传统抽象思辨的藩篱,开始广泛介入人们的生活和世界,呈现出审美化从经济、文化到生活的一体化转变的面貌。具体表现在:⑴经济审美化⑵文化转向⑶日常生活审美化。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反思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意义,前者指对教学活动的回顾、评价、重构和升华,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形成的对教学有指导价值的结论或意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实践证明此言不虚。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课堂秩序是封闭的,具有机械与僵硬的特性;现代的课堂秩序是开放的,秩序与混乱可以相互转换、循环上升。干扰甚至是受欢迎的。从封闭向开放的课堂秩序转型,应正视出现的问题并促进干扰向建设性向度转化。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主体性问题逐步进入西方哲学家们的视野并成为他们关注和思考的核心问题。近现代哲学家围绕着人的主体性问题,就哲学的基本原则、个体性的意义、自我和自我意识的本体论地位等诸多方面展开了长期的思考与探究,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在中国农政管理系统中是治国之本,该系统兼容地方文化多样性,扎根社会网络,对科学、技艺、技术的知识与实践产生了积极作用。在19世纪之前,几乎没有任何西方国家在促进农业生产和传播农业知识方面有所作为,中国却从宋代开始已经全面着手,政府发挥各级官员、文人学士、地主作者、农民和工匠的综合作用,鼓励官民合作,发展先秦以来的儒家伦理政治、伦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民俗,更新了中国农业国家的知识系统与宇宙观。发展这一方向的研究成果,能够增加我们对科学与规律的理解,而它不仅存在于中国,也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前现代时期之中。  相似文献   

14.
王瑞芳 《红领巾》2004,(5):10-13,100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富农成为农村最有经济势力的阶层,并日益成为限制和斗争的主要对象.对土改后农村富农及其经济状况作系统考察,分析中共对待富农政策的转变及其内外原因,并着力考察富农在土地改革及合作化运动中的复杂心态,借以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共限制、消灭富农政策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5.
总体性思想构成了黑格尔、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考察社会历史的重要方法.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代学者卢卡奇、柯尔施与葛兰西,为了走出第二国际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重新回到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内在联系,将总体性作为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卢卡奇从总体性出发,形成了对现存资本主义物化社会及其思想上的二律背反的批判;柯尔施则重新回到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力图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葛兰西则将总体性作为领导权理论的重要规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和赫斯行动哲学对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思维性引领,意欲展示青年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曲线性生成图谱及其内在的逻辑指认。  相似文献   

17.
1960年日本"安保危机"之后的困局促使美国对日政策从"占领者"心态向"平等伙伴关系"心态转变。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日关系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但是,美国对日政策仍带有很强的"占领者"色彩。肯尼迪时期,美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着手调整对日政策,采取了"单边"贸易自由化、美日事前协商框架等政策,开始向"平等伙伴关系"转变,试图重构美日关系。  相似文献   

18.
蔡春 《中国教师》2010,(4):33-36
<正>目前,在一些教师心目中和课堂教学评价中,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但就真实的课堂教学而言,评价的标准看形式还是本真,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表演"还是"表现",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产义的基本矛盾中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并勾画了未来社会的基本轮廓和基本特征;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思想,但仍然没有达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飞跃,是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赫尔巴特的统觉理论与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有共通之处,都对我国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分析赫尔巴特的统觉理论和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以及它们的教学思想,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再结合我国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对我国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