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迅 《新闻三昧》2003,(12):46-47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将采访报道的触角伸向法庭。我曾经在首都搞过一个问卷调查,法官、律师、记者各一百人,问他们“媒介关心法庭新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在知情、监督、普法及故事这四个选项中,有53%的答问者认为,媒介所以关注法庭新  相似文献   

2.
赵双远 《传媒观察》2007,(11):23-24
近年来媒体竞争激烈,各家新闻单位在抢抓新闻,强化舆论监督的同时,侵权案件也在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困扰了众多新闻单位及其采编人员,特别是相对弱势的地市媒体。  相似文献   

3.
李云峰 《新闻三昧》2003,(11):31-31
据新华社9月15日电,山西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6·22”特大爆炸事故责任人,因隐瞒伤亡事故真相而受到查处,其中有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对他们存在的严重经济违纪行为,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4.
2003年9月26日新华社发出两条电讯,报道了该社四名记者在山西繁峙“6.22”特大矿难事故报道中接受当地负责人和矿主钱财的事实,并公布了对他们的处分决定。这类事情的发生给新闻界造成了极坏影响,新华社对此事进行的及时严肃处理,自我曝光,并向社会作出恪守职业道德的承诺,这一举动成为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初稿)中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权用专门条款明确规定:“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赋予了新闻记者掌握事件真相所必需的四个方面的权利。这个规定,保证了新闻舆论这一重要监督形式监督功能的发  相似文献   

6.
所谓新闻批评,就是采用新闻报道的独特手段,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活动。新闻批评是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国技术市场报》专刊聘用人员利用批评报道要挟企业,强拉广告的错误行为,受到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报批评。这虽是个案,但并非鲜闻。以曝光要挟索钱要物,变相拉广告,更有以此作交换条件拉关系、办私事者等,不一而论。其实,这种“有偿不闻”实际上就是“有偿新闻”,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警惕。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民主权利,开展舆论监督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级媒体相继推出的民生报道,舆论监督的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好,舆论监督民生化的趋势为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带来了全新的气象。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县级媒体受制于社会环境,舆论监督的范围狭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深入的调查分析,以至针砭时弊和硬性批评的报道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胡耕 《新闻前哨》2003,(7):54-55
一、地方广播电视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分析 近年来,我国传媒舆论监督工作在数量上呈加强趋势,舆论监督的质量也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地、市一级电台、电视台均设有舆论监督类节目和栏目。但毋庸讳言,人们对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还不甚满意。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媒体点评     
江宁 《传媒》2002,(8):12-12
不应鼓动受众的非理性情绪 6月25日,某报世界杯特刊刊登题为《韩德裁判昨晚干了什么》的文章,文章说,“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执法韩国队对德国队比赛的那名瑞士裁判此刻在干什么?有没有在一个灯光灰暗的地方,干一些天知地知、他知她知、但我们不知的事情?有没有黑幕?有没有交易?有没有接到什么指示?有没有受到什么威胁……”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哈尔滨市日前出台规定,新闻媒体曝光等8种情况成为行政问责公务人员的案件来源。而且按照规定,除领导干部外,哈尔滨市的一般工作人员也被纳为行政问责对象。  相似文献   

13.
谢玉盛 《视听界》2006,(2):92-93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全国的媒体侵权案件数量已达5000多起,而且还在逐年上升;在这些侵权案件中,记者或媒体的败诉率达70%以上。这是一组令人警醒的数字。新闻媒体如何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过程中避免新闻侵权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逐一探讨。“内容”侵权舆论监督如果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权威性。在舆论监督中,新闻报道一定要公正、客观、真实、准确,要用无可辩驳、无可非议的事实来说话。然而,从已发生的新闻侵权案件看,绝大多数案件都是由于虚假的新闻报道引发的。虚假的新闻分两种情况:一是主观上的故意,是作者为了获…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有报纸2000多种,广播电台120多座(不包括母台兴办的系列子台),电视台1000多家(不包括母台的系列频道)。但仔细观察和比较就会发现: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那样,具有媒体特色的优秀舆论监督栏(节)目还相当少,有些媒体尤其是报纸的舆论监督栏(节)目,甚至长期靠自由撰稿人“满天飞”式的文章“维持生计”。 与此同时,广大群众出于对舆论监督的强烈要求,常以“你看看别人《焦点访谈》!”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其他媒体尤其是报纸的失望;一些媒体特别是报纸纷纷效仿《焦点访谈》但成效不大。有些报纸负责…  相似文献   

15.
媒体,究竟和谁穿一条裤子?书本里说,媒体,具有监督社会的责任;而记,则是无冕之王。所以,执地认为,媒体应该向着百姓,和百姓穿一条裤子。  相似文献   

16.
读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惜,有的媒体看不到、瞧不见、瞅不着这点。尽管自己是大牌媒体。  相似文献   

17.
媒体审判与舆论监督是一对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概念,二者在内涵和外延都有厘清的必要。本文尝试从二者的概念出发,以法律为准绳,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明晰二者之间界限,探求舆论监督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提升舆论监督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严平 《新闻三昧》2003,(11):30-30
多家媒体报道,9月9日早晨,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市长曹莉莉等14人在乘坐冲锋舟前往罗纹河入渭处决堤现场指挥抢险途中,由于水流湍急,巨浪将船掀翻,14人全部落水,被洪水冲到1到1.5公里外。抢险部队官兵火速赶去营救。获救后,刘新文与曹莉莉等仅作了简单  相似文献   

19.
李湖 《记者摇篮》2004,(9):26-26
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的新闻监督,不同于行政、司法等公权部门具有强制力.它主要是通过媒体曝光反映公众诉求.影响社会舆论。对被批评者产生社会压力.达到促进问题解决,推动行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地市级媒体是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官方新闻传播平台。地方媒体公信力主要体现为立足本土的地域定位,讲老百姓故事的内容定位和"说"新闻的风格定位。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地方保护主义会制约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施压导致虚假新闻频出,但新媒体技术为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带来机遇。地方媒体要积极改革以符合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以及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积极拓展信息资源,敢于创新,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地方媒体的舆论宣传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