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既让数学教学亲近生活,又让教学真正服务于生活,真正实现“数学”的生活化.笔者认为:创设生活情境应着眼数学问题,组织生活化活动应着重构建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应着力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很有必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充满生活的味道,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教师,课程改革让我亦喜亦忧。喜的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服务于生活。忧的是如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数学知识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生活的数学魅力。我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学”数学、“用”数学,在“学”与“用”中“爱”数学,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小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命题。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数学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让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练习课给人的第一感觉...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现将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7.
"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是数学学习的宗旨.数学教师要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的味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习惯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生大都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使得中职数学教学举步维艰.本文主要通过“做乐赛”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该教学模式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浓郁的数学氛围中接受学习,进而主动学习,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霞 《甘肃教育》2008,(7):49-49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数学教育理念:“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使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校”,这是匠心独具的论断。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完全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在竞争日益剧烈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鼓励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生活、理解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把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快乐。要让数学学习真正地“活”起来,必须努力让数学走进生活,焕发出数学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正因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数学课程标准》在制定时就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生活工具”的理念,并在实施纲要里指出:“数学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努力地营造一种让他们感到‘似曾相识’的情景,最终还将他们带人生活。”从《课标》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数学教学应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他们在这样的情景里习得知识,掌握能力、获得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真正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触生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数学作业应该给学生提供了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应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谈谈有效课堂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观。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句话说明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实践教学与综合运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要求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规律,并根据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有效沟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就是要让数学回到真实的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除了注重“理论”外,还应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小学数学教学只有植根于生活的肥沃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小学数学教学只有植根于生活的肥沃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