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祝钦芳  周静 《文教资料》2009,(13):57-59
儿童艺术教育是将音乐、美术、文学作为教育手段和内容的教育活动.鉴于儿童的特殊性,要丰富儿童的美感知识,培养儿童的美感能力,应从发展儿童敏锐的感知入手.通感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感觉方式,是发现美、体验美、表达美的重要元素.本文通过对儿童通感现象的表述和儿童艺术教育特点的分析,阐述了通感在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艺术通感是一种感觉反应到另一种感觉反应的直接转移,可以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接收到的艺术感受进行自我融合并转换,可以说艺术通感是形成并传达自身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词很有魅力,但是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却还存在着相应的难度。如果能在古诗词教学中结合艺术通感体验,通过颜色激发想象,通过音乐感知情绪,就可以让学生的多元感官联动起来,形成一把古诗词欣赏的"扶梯",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美和情境美。  相似文献   

3.
在通感视野下进行审美阅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表现力,通过体验情感美,拓展想像力,徜徉意境美中去倾听人的生命、关注人主体,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进而丰富、健全人的感觉,使生命在通感审美中诗化,使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相似文献   

4.
徐雪勤 《考试周刊》2014,(58):186-186
<正>感知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美育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感知和领会美的能力。他说:"感知和领会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是审美素养的核心。"一、情境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只重视培养幼儿的美术技能,重视活动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体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通感",就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沟通交融。艺术通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艺术思维上的一种幻觉,是人们借助艺术联想而产生的不同感官在心理上的彼此作用和相互沟通。艺术通感又称通觉、联觉、移觉或连带感觉,是指在各种艺术符号的流动中,从感知、表象到意象的各种感觉挪移、转化、渗透、互通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它是不同感觉的相通与挪借,是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6.
<正>一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能促成一个人完美人格的形成。幼儿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其目的一方面是为培养未来的专业艺术家进行启蒙,但更重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能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为生活带来美的未来的生活艺术家。我们认为挖掘审美对象的真与善的内涵,重视审美教育自身的独特价值,重视幼儿与艺术文本所进行的平等的心灵对话,幼儿才能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产生审美愉悦,才能  相似文献   

7.
《荷塘月色》以艺术的笔法,用通感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绿叶、荷花、清香及月色,给人以惊异的美。通感手法的运用,调动了人的一系列感官,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增强了事物的形象感,生发出审美愉悦的空间,给人以多重而交叉的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通感意象由于其具有的流通性、创造性、超越性特质而成为了艺术通感的灵魂。它具有创造功能,可以根据接近性、特征性原则创造新的意象,它所创造的超现实性变形意象开拓了人的心灵世界。在艺术活动中,通感意象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艺术作品的现实规定,为人们提供了超越现实的可能,这种超越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人对生存世界的审美感受。对通感意象的分析使我们更加明晰艺术通感的本质,也使艺术通感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凸显出来。充分地认识并且重视这些价值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审美"作为音乐新课改的第一理念。为了让儿童在音乐课堂"聆听入神",深度感知"音乐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从聆听的"入耳""入心""入神"三种境界,通过由浅入深、多元通感、触发联想等方式,在聆听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个性美,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美,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从内心喜爱音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建筑艺术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和各门艺术的综合,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的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表演艺术的音乐,表面上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由于建筑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而且可以相互得到启发。从两者的审美通感上对它们进行分析,得出建筑与音乐的审美特征的共同点为抒情性、表现性、过程性、流动性、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对审美通感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及应用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学内容,对学生审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审美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审美教育是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等相关美学的运用,实现对人的正确审美观点的培养;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由于教育的对象是少年,因此,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美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在艺术上追求对美的感知,平面设计作为美术学科,已逐渐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中。它主要是以人们对美的追求为构图方向,充分地阐述出美的内涵。文章简要地从平面设计的各种特性对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社会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审美对象.因此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迅速感知事物,唤起想象,调动情感实现审美”这一问题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运用通感,获得美的整体感受美感产生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心理因素——通感,通过一种感觉去唤起另一种感觉的产  相似文献   

14.
<正>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心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能够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发表一些拙见,盼共同探讨。一、加强朗读,诱发通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审美接受过程。从接受美学观点来看,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审美直觉。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首先就是通过各种手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音乐美的表现存在于音乐艺术形象中,没有美的形象就没有艺术,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没有音乐艺术实践,就没有了音乐,没有对音乐艺术实践中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就无法实施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必须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不能推脱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何处着手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呢?一、重视语感训练感知美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能力,语感训练是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的重要方式。美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没有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就谈不上审美活动。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见之于文章,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要领悟作者的情感就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知,也…  相似文献   

17.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相似文献   

18.
审美体验是由感官直接反映审美对象个别特征和整体面貌的审美活动,又称"审美感知",它是审美心理的基础。即人要感受到对象的美,就必须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接触对象,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人们的意识中往往将审美与艺术相联系,一段悠扬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一幅优美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说到科学,人们往往会与实验、发明和创造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通识价值不仅在于弥补审美之维的缺失,恢复人的完整性,而且奠定了新时代创新性人才必备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针对大学生的审美困境以及时代发展需要,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培养目标是发展审美感知,提升审美通感和想象能力;丰富深层审美经验,培养审美反思理解力和积极的审美价值观;提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法则进行创意实践的能力。由此,高校美育课程建构需从学科逻辑转向人的发展逻辑,突破艺术学科知识观,围绕审美大观念重构传统美育课程的内容体系;遵循审美学习规律,开展身心一体的美育课程教学;关注审美素养的形成,强化情境式、嵌入式的学习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0.
灵心妙悟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感是多种感觉经验综合的心理现象,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产物。要坚持唯物的反映论,反对通感阐释的唯心主义、神秘主义。通感可分三种类型-感觉挪移、多觉应和、意象互通。通过感有着特殊的审美效应,对于形成整体的审美体验、创造虚实相生、无理而妙的艺术境界以及各类艺术之间的融通、互用起着重要作用。艺术家丰夏的生活积累和多种感觉能力的和谐发展,是发挥通感审美效应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