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您所在的报纸国际版编辑有多少人,是否有自己的驻外记者?分管多少版面?与国内记者、编辑相比比例是多少? 2、作为国际版编辑,您是否有驻外工作的经验?如果有,是否对您的编辑工作有帮助? 3、您平均每周的发稿量是多少?请举例说明所发排稿件的时效性和版面的安排。 4、作为国际版编辑,您如何与驻外记者或特约记者、撰稿人取得联系并预约稿件?您从哪几个方面将国际报道与国内新闻报道建立有机联系? 5、在运用好新华社通稿的同时,贵报怎样努力办出自己  相似文献   

2.
1、您从哪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从事过哪几个领域的报道?平均一年有多少篇稿件见报? 2、平均一年有多少时间下基层采访?下基层时在交通、食宿、新闻传送等方面遇到哪些问题?你认为怎样解决? 3、您在采写报道时查找参考资料是否方便?您周围有些什么样的图书馆和资料室?其中的资料对新闻报道来说是否丰富、成系统? 4、您在采访中获取的材料事后怎么处理?是否整理建档以便更充分地利用?您对目前资料工作的改革有何建议? 5、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进修提高?您对此有何希望或看法? 6、您是否使用电脑写作?如有,您使用的电脑是否与资料库相连? 7、您及您的同事目前在工作、生活条件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三、关于审稿和改稿期刊编辑部的稿件,基本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自发投稿,一是编辑人员组织回来的稿件。不论是自投稿还是组织来的稿件,编辑人员要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稿件的登记和管理。稿件的登记和管理看来是一件小事,其  相似文献   

4.
让旗帜更鲜明———报纸理论版编辑工作情况调查(下)编者按:搞好理论宣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新闻工作者重要而又光荣的职责。为了加强对党报理论宣传重要性的认识,交流新鲜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促进党报理论版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设计、组织了这次调查。现将调...  相似文献   

5.
关于编辑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对报酬和福利的满意度这里,我们将薪资报酬与福利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就报酬而言,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后我们发现,有59%的被访者不同程度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应得的报酬;85%的被访者不同程度地认为加工资的间隙很长;65%的被访者不同程度地认为从工资状况上看,其工  相似文献   

6.
第二讲期刊编辑(上) 一、关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期刊编辑自始至终需要进行的工作。不仅在办刊之前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就是在期刊编辑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这时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搞好编辑工作,出好刊物。前面已经说过,我们的出版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而我们的这种服务,是通过出好刊来实现的。要想办好刊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张安塞同志现任山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书海出版社总编辑和本刊主编。这是去年夏季他在青岛一个全国性的期刊编辑业务讲习班上的授课内容。发表前,作者对原讲稿做了适当的修订补充。讲稿包括:总论;第一讲编前准备;第二讲期刊编辑;第三讲编后活动。我们拟从本期开始,于年内6期连续刊出。  相似文献   

8.
您的姓名、单位、从事夜班工作年限。 1、夜班时您一般几点上班、下班,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夜班、白班多长时间轮换? 2、请详述夜班工作期间一次较难忘的经历。 3、您近来在研究或跟踪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夜班编辑工作以外是否还采访、写稿? 4、是否还有时间读书?读哪些书? 5、长期上夜班您有什么感受?您是否热爱您的工作? 6、时于您的夜班编辑工作而言;哪种技能、修养最重要?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9.
您的姓名、单位、从事夜班工作年限。 1、夜班时您一般几点上班、下班,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夜班、白班多长时间轮换? 2、请详述夜班工作期间一次较难忘的经历。 3、您近来在研究或跟踪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夜班编辑工作以外是否还采访、写稿? 4、是否还有时间读书?读哪些书? 5、您对长期上夜班有什么感受?您是否热爱您的工作? 6、对于您的夜班编辑工作而言;哪种技能、修养最重要?如何提高? 7、长期的夜班工作对您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您采取什么措施来弥补?  相似文献   

10.
“为人作嫁”不得偷人“衣料”编辑这一行被人称之为“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个说法,虽然消极了一点儿,可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行的工作特点。难道不是么?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书籍中,哪一本、哪一册,不曾留下编辑的劳作?在众多的古今著名作家中,哪一个、哪一位,不曾得到过编辑的帮助?可是,人们、包括后世的人们,他们记住了曾经对自己的成长起过作用的书名,记住了曾经在自己心目中产生过影响的作者,可有谁能知道这些书的编辑姓甚名谁? 但是,尽管如此,在我们的出版事业中,在我们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11.
赞“涂涂抹抹”在知识和知识分子被贬斥的那些岁月里,编辑工作——一项与知识、知识分子紧密相关的工作——也遭到了池鱼之殃。把这项工作说成是剪剪贴贴者有之,视之为咬文嚼字者有之,贬之为文字匠者亦有之。更有甚者,曾经有过这样的顺口溜,说编辑的劳作不过是——“一杯茶,一支烟,涂涂抹抹又一天。”说来也真够绝的。虽说编辑工作人员,并非个个喜爱饮茶,也未必人人嗜好吸烟,但是,成日伏案握笔涂涂抹抹,则是一点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与创新——老话絮谈学习与创新,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是为了创新,这个,人人懂得,个个明白。笔者只是想从早些年在编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说点儿感想,发点儿议论,就教于出版界的同行。记得是六十年代初期,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以问答形式编辑出版了一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有人问我:“忙些什么呢”?我将这样作答:“打杂。”对方兴许不以为然。其实在我来说,并非戏言。对编辑工作稍有一点体会的人,恐怕都会以为我的回答是不无道理的。编辑人员有别于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之所在,我以为就是后面这些人员,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研究某个专题或某项工程(如有的人一生只研究古代货币史,有的人一生只研  相似文献   

14.
在比较中“识货”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被人们称之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是广大读者熟悉的。这部作品临面世之前的“难产”,说来异常惊险。据说,这部文稿脱稿以后,凡尔纳曾先后把它投寄到十五家出版社,结果都没被编辑看中,连遭退稿。有一天,凡尔纳一气之下,抓起稿子就往火里扔。他的妻子一看,急了,赶忙把稿子从火里抢救出来。她鼓励凡尔纳再投一家出版社试试。凡尔纳接受了妻子的建议,第十六次把稿子投寄  相似文献   

15.
不该批评王安石不知道是不是从北宋时代开始的,人们就一直流传着一个王安石错改他人诗稿的故事。说是王安石有一回,路过一个小地方。当地一位诗人拿了自己写的一首诗,求教于王安石。诗中有两句是这样的: 明月当空叫, 黄犬卧花心。王安石觉得此两句文理不通:“明月”怎么能“叫”?偌大的“黄犬”  相似文献   

16.
还是提倡两个“家”在当今的年代里,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新的语词应时而生。“T型”编辑这个词汇的出现,便是一例。所谓“T型”编辑,系指编辑知识面的广度和专业知识的深度的结合而言。只具有专业知识深度的“|型”编辑和只具有知识面的广度的“—型”编辑,都不是太适应今天编辑工作的要求。唯有既有各科基础知识的广度,又有专业知识的深度的“T型”编辑,才能真正做好编辑工作。我非常赞同对编辑工作者知识结构的这种认识。以往,人们对编辑的学业要求,说法莫衷一是。有的说编辑  相似文献   

17.
欲识“千里马”,需为“千里牛”华罗庚先生逝世的噩耗传来那天,我在痛惜祖国失去了一位大科学家之余,想起了他最初迈步学者之路的一段历程。 1930年的一天,在上海《科学》杂志编辑部堆放的投稿中,有一篇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来稿。它的作者,就是如今蜚声中外的华罗庚先生。其时,论职位,他不过是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小店员;论年龄,不过二十来岁。可是文章的锋芒所向,竟是鼎鼎大名的教授。这在世俗者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性——出好普及读物的一个“法宝”记得有一年,一家出版社为初中学生出了一本普及读物,向全国发行。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专门,是研究一个特定地区的某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的。征订中,需者寥寥。一了解,人们说:“这样的书,专家不必看(浅了),初中学生看不懂(深了),一般读者不用看(用不上)。”此话可谓一针见血了! 出现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自然同选题和书的内容有关。这种读者对象不明、内容不适合任何读者层的读物,在编辑生活中,并非绝无仅有。人们称之为出书缺少针对性。针对性,我理解,它有多方面的含意。择其要者,可否认为不外乎指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出这本书,二是为谁出这本书。  相似文献   

19.
组稿以前……选题确定以后,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便是组稿。我初做编辑工作的时候,把组稿看得十分简单,心想:不就是找个作者写本书么?后来,从成败当中,才慢慢体会到组稿之不易。做好组稿工作,关键在于组稿以前作好充分准备。组稿前的准备,广而言之,平日读书看报、提高学识、增长才干、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文化学术界的动态、以及具有一些起码的写作知识等等,都可视为组稿前的基本准备。这里探讨的,是就一个  相似文献   

20.
不动笔墨不看稿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有一回,学生们向他求教看书的经验,他回答了七个字:“不动笔墨不看书”。举一反三,我想到,看书与看稿,似有许多相近处。借用徐老看书的七字诀,编辑看稿,能否将“书”字更为“稿”字? 如果说,“不动笔墨不看稿”是被编辑生活的实践证明了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