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学调查,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环节,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并提出针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和检测检验法。结果: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矽尘、石灰石尘、石膏尘、水泥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与辐射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粉尘与噪声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影响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污染不亚于粉尘。结论:原料破碎、水泥磨、水泥包装等环节是粉尘关键控制点,石灰石破碎、生料磨、煤磨、水泥磨岗位是噪声关键控制点。应在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采取除尘、降噪等卫生防护措施保护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矿用输送设备生产制造过程的职业危害程度,评价所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的效果,探讨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和防护要求。方法:对某矿用输送设备生产制造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分析其生产工艺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得出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水平。结果:某矿用输送装备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噪声、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苯,其中对劳动者健康影响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和苯。各接触岗位或工作地点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中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PC-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的卫生限值要求。粉尘接触岗位中1个岗位(区域)粉尘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中粉尘容许浓度,噪声接触区域中9个工作地点超过《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189.8中规定职业接触限值,1个工作地点苯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矿用输送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应重视粉尘、噪声、苯等危害因素的控制。建议加强培训、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向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提供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的参考,通过一例薄膜太阳能电池典型工艺,辨识其存在的化学、物理危险有害因素,结果表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工艺主要的职业危害有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激光辐射等。生产经营单位可通过改革工艺,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体防护用具,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及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等措施防止或减轻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4.
矽尘是造成我国许多行业职业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长期吸入将在人体内造成诸多危害。矽尘暴露除引发矽肺等职业病外还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都可能由矽尘暴露诱发。矽尘暴露诱发自身免疫病的机制尚未明确,但目前主要认为与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改变和矽尘在体内引起的凋亡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型机械养路作业中存在的劳动卫生问题和职业危害因素及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对呼铁局某大型机械养路段进行了全面的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显示:大型机械养路作业同时存在着噪声、振动、粉尘等多种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强度分别为:重力加速度0.18~0.81g,噪声强度Leq(A)为84.5~98.6dB,粉尘浓度为4.76~82.25mg/m~3。调查组的自觉症状、心电图异常、听力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5.60%、60.00%、52.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05)。胸片未见异常。说明此作业多种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损害。胸片未见异常与工人接尘较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液态奶生产工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针对行业特征,分析工艺单元,明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旨在为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本文就针对某液态奶生产工艺进行职业卫生危害因素调查和检测,分析工艺单元,明确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保护生产力,控制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1)
为了对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相关因素状况进行有效的了解,为职业病的相关防控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对某市五家船舶修造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以及作业场所各岗位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检测,对职业病防治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以及控制措施。结论:导致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的主要进行控制的岗位是焊接以及喷漆岗位,所以要运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包钢公司所属的粉尘考核单位(矿山除外)进行了粉尘作业条件分级,计13个生产单位54个车间757个生产岗位(工种)。结果零级率占564%、Ⅰ级率为31.2%、Ⅱ级率为7.3%、Ⅲ级率为2.9%、Ⅳ级率为2.3%。由此掌握了包钢生产单位的作业场所粉尘危害情况,为保护生产力、明确粉尘治理方向;为粉尘作业管理、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公司10万吨/年顺丁橡胶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补充措施,让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贯彻下去,我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其标准。我们采用现场调查、检测后得出检查表后进行分析,最终获得报告的方法,企业在试运行中,各因素导致职业病的作业进行逐一排查,职业病危害及其如何做到相应举措来防范做出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正己烷、1,3-丁二烯、可溶性镍化合物、三氟化硼、乙醚、氢氧化钠、高温、噪声等。经整改复测后各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有效,但在相关措施和管理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尘肺是一种严重危害接尘作业工人的职业病。治疗的有效药物不多。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和浙江医学研究院、浙江医科大学等单位,遵循中医理论,发挥多味中药的联合作用,研制了中药抗矽片,组织了13个省市19个医院、联防所进行临床验证,其中治疗组404例,对照组175例。结果表明,抗矽片能缓解咳嗽、气急、胸闷等自觉症状,减少感冒,降低血清铜兰蛋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MH采石场为例,研究采石场生产安全与职业健康技术及管理对策。本文首先对MH采石场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然后对开采方法和采矿工艺安全对策、爆破安全对策、边坡稳定对策、机电安全对策进行了研究,并且对采石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检测,针对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职业健康对策。本文从技术及管理两方面对采石场提出职业安全健康对策措施,保证矿山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控制水泥制造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本文通过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结合职业卫生调查,对其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梳理,通过对检测采样点进行分析,以期使检测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职业卫生检测工作能有效为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电焊作业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等焊接优势,有效节约了作业时间,降低作业成本,在我国电焊作业应用领域已日益广泛。但就电焊作业安全性来看,对作业人员产生的危害因素较多,给人们带来的威胁较严重,因此,加强电焊作业安全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将以电焊作业中存在的事故及原因为切入点,着重探讨电焊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 LED支架电镀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和职业健康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化学毒物浓度、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结论该电镀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可行。  相似文献   

15.
张幸 《科技通报》2000,16(Z1):136-139
综述了疲劳性变化的特征、形式及过劳的特征和状态。职业性疲劳可由过长的工作时间,过重的劳动强度以及生产环境中的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等引起。近年,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化产业中精神性紧张因素的危害性。日本劳动省的法律文件中已有关于过劳死的定义及分类方法。提出了职业性疲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进行识别,对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提出管理措施和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关系着职工的生命与健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总体趋于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煤矿企业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明显重视不够,特别是衰老矿井资源枯竭、经营困难、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在职职工年龄偏大,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粉尘、噪声、振动、有毒有害气体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更加突出,职业健康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依据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结合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检测结果表明该事故为燃气锅炉老化燃烧不充分导致CO中毒事故。该锅炉房存在CO中毒的危害,在锅炉房可行性论证阶段应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用人单位应加强管理,以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矿山、冶金、建筑、机械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仅引起我国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尘肺等高发,而且是危害大众健康的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尘肺以肺组织渐进性纤维化为特征,致使呼吸功能严重下降,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因此,不仅造成劳动力大量丧失,而且还带来巨大疾病负担,仅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280多亿元。生产性粉尘中矽尘分布最为广泛,不仅导致矽肺,还可引起肺癌,特别是矽肺与肺癌关系,学界一直以来争论不  相似文献   

20.
王希 《中国科技信息》2010,(15):184-185
随着我国印刷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工艺的革新,印刷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铅与火的时代走进了光与电的时代,印刷过程的工艺流程、物料使用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印刷作业中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印刷作业人员健康的尘毒职业危害因素,指出了尘毒职业危害的分布情况,并且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提出了适宜的防治措施,以期达到在实际中能切实降低或消除印刷行业尘毒职业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