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多年前,针对功利性的应试思维造成历史课堂教学中“人”的缺失现象,历史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曾提出了构建旨在能够促进学生生命获得全面发展的历史“生命课堂”理念。其内涵之一,便是强调要关注历史中的“人”,即主张教给学生的历史不应当“大而空”,缺少生命气息,而应当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和“有温度”的历史,这才会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人”在历史之中跃动着的生命力。不仅如此,历史生命课堂观还主张要特别关注课堂中的“人”,即历史课堂只有真正成为促使学生生命质量获得全面提升的“思维场”“情感场”和“生活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下,伴随着消费对象的不断“越界”,历史消费主义影视思潮呈现出日渐明显的泛化态势。从历史消费主义影视剧的内部配方机理入手,可以把历史消费主义影视剧归纳为“配方”、“怀旧”、“噱头”、“小历史”、“游戏”、“反历史”等文化模式。历史在历史消费主义的尽情游戏中“迷失”了。无论历史消费主义影视剧走着怎样的路线,始终不变的是“消解-确立”模式。  相似文献   

3.
“少陵翰墨无形画‘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句,不仅能使人想到“诗中有画”,还可以想象“尺幅千里”的胜境:“时空”在此交错、纠结、凝动,一旦“神游冥想”,身临其境,仿佛又徜徉在历史时光的缓缓流淌之中,沉潜往复、细细体味,徐徐舒展、渐渐浮现出来的是一幅幅色彩斑斓而又鲜活灵动的“历史图景”。下面就“太平天国运动”为例,在学术阅读、参考新知的基础上“重访过去”,引领学生“回到”历史时空,捕捉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历史镜像”,最大限度地还原并立体呈现那个时代、社会宏观的“历史图像”,透视特定的历史景观的意蕴和内涵,  相似文献   

4.
历史犹如一个大舞台,演绎了多少幕生动的历史活剧;历史犹如一幅长卷,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画面。历史教学应“再现”人物的形象,反映历史的画卷。作为历史教师,应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达到“江山如此多娇”的境界,“惜秦皇汉武”的感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立足于“世界历史”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广阔的新视野、新方法,分析研究处在“世界历史”下的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第一次科学和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人与历史是有机的统一体,历史发展的过程离不开人的活动。历史教学中“人”不能缺席,历史教育最终的指向还是“人”。人物对历史教学的价值在于读“人事”、懂“人性”、通“人心”。教师要以人物作为教学主线,从史实入手统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人物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心路历程来了解历史人物,在人物所塑造的历史情境中体悟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在党历经挫折、不断开拓中孕育而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中汲取育人的原动力,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引领、情感凝结、精神激发和行为导向方面的功能。在实践中,高校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依托思政课“主渠道”,以历史主动精神“导人”;运用大众传播“主引擎”,以历史主动精神“引人”;构建校园文化环境“主旋律”,以历史主动精神“化人”;夯实社会实践“主场地”,以历史主动精神“塑人”。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非常重视历史,视历史为“宝贵财富”和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强调总结历史是为了认识现实和“开辟未来”;认为当今时代“历史教育”不可或缺。邓小平的历史价值观对于两个文明建设,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体系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9.
董育勇 《江西教育》2023,(35):22-23
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教师要丰富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辨,让学生感知历史、认识历史、探究历史、反思历史,进而借助历史丰盈学生的精神,润泽学生的生命;要引导学生从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多个视角理解历史和表达历史,让学生认识“感性的历史“”理性的历史“”诗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乔金霞 《辅导员》2010,(12):18-19
“历史是一条线,地理是一个面。”这是前人的学习经验。其实历史不仅有时间之“线”,它也有地理之“面”,人物之“点”,系统之“体”。因此,历史教学须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灵活、恰当,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就必须认真搞好历史教学,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史德”、高超的“史才”和渊博的“史识”。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中的“结网”黄晔所谓“结网”,是指在历史教学、历史复习中把古今中外众多、纷杂的历史知识按一定纲目、经纬编成知识网,使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概念分明,条理清楚,心中有数。这里的“历史知识”主要指教材中的显性问题,显性知识的“结网”工作,可以说是历史...  相似文献   

13.
张小莉 《青海教育》2013,(11):55-56
课改推行到今天,取得了很多成果,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历史教学方法,各家均有所长。而我则钟情于给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可以让过去的历史“活”过来,安静的历史“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图像就是形象的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多媒体技术使我国古代“左图右史”的优良史学传统得到发扬光大。历史图像作为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应该在历史“课程整合”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是历史,“温”对冷,不要冷落了历史,但也不能太热,太热心于历史,就会执着于历史;不能放下历史,历史就成为负担,成为模仿,而历史是不能重复的。温习历史的目的在于“知新”,即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找到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由此发现历史发展的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曾彦锦 《成才之路》2023,(24):129-132
培养大学生历史整体性思维,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从教学内容而言,首先可从历史纵向视角理解“四个选择”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整体性思维;其次,可从历史横向视角理解“三个为什么”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整体性思维。从教学方法而言,可通过运用“凝练主题,多元整合”和“凝练教学视域,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整体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是一种“死的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效率低下。本文阐述历史“生命”课堂构建的途径,渗透新课程理念,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历史教材学”)表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2000年3月,教育部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修订版)》中,列出了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22个研究性课题,这喻示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将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目前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步履艰难,文章从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说明其重要性。并从当前历史教育的危机、历史教师素质、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历史教学设备和资源短缺、学校历史教学存在问题以及教科书编写等因素,分析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困难的原因,以期历史教育工作者合理调整“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因地制宜开展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迎来历史教改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龙三平 《科学教育》2005,11(2):26-27
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历史知识的功能性,认为历史观念源于对历史知识的定性,因此,较为注重历史教学的传承性。这种观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知识言知识,或是将静态的历史知识生搬硬套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这样做的结果是“教”与“学”的严重脱节。同时,由于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以及历史知识特点的不同,若教学方式不当,则势必会加重“教”与“学”的这种脱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